劉江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信、微小說和微視頻等事物的興起,預示著微時代已成為當前社會的潮流。而微課是“微”技術與教育相結合所產生出的一種新型教學形式,其具有內容量大、短小生動和交互性強等特點。微課教學在語文教學課程中,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果,不但能夠提高教學效率,還能夠更好地促進教學發展。因此,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實際,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職業素質,充分發揮微課在幼師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微課;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應用
微課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現已廣泛運用到教學過程當中。微課教學具有教學時間段、教學內容精練、教學方式簡單等特點,運用直觀的圖像、視頻,以及富有感染力的音效,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要轉變觀念,與時俱進,通過制作“微課”來探索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提高自己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能力。
一、微課的概述
微課即微課程,它是一種以微視頻為載體,時間很短、內容短小、目標單一、結構良好的一種教學課程,它具有相對完整的課程開發、課程設計、課程進行和課程測評等環節,它綜合了微教學目標、微教學教案以及微教學練習等課程要素。通過視頻播放和在線討論及師生面對面輔導等形式進行課堂教學內容,實現了師生之間的直接交互,達到了教學目的。微課的特征:首先,教學時間較短,避免了學生在傳統教學中出現的疲困和厭倦心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其次,教學內容較少,能突出中心和重心,方便學生掌握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微課的教學傳播途徑多樣,微課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和電腦等多媒體進行學習和傳播交流。最后,微課還具有高互動性和趣味性,對學生的教學具有針對性,資源使用也比較方便等。
二、微課應用于幼師語文教學的必要性
首先,激發興趣,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幼師學生大多語文基礎較差,很難對枯燥的知識產生興趣。在幼師語文課堂教學中,利用微課創設趣味的情境可以活躍教學氛圍,通過有趣的微課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其次,翻轉課堂,有利于教師有效地開展教學。微課雖小但制作微課的過程并不簡單,教師要把一節課中的重點或者難點,有針對性地講清楚、講明白,并結合課前學案導學,有的放矢地指導學生課前預習或課前小組學習,從而實現課堂的翻轉。通過微課這個平臺,提供了教學資源,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再次,優化資源,有利于課程體系的建設。微課只是教學資源的一小部分,還有與課程相關的教學設計、視頻、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等教學資源。微課可以通過視頻將大多數語文知識的重難點進行整合,而且學生可以不受學習時間、學習場所的限制,反復多次地學習微課的內容,這對學生的系統、綜合學習是非常有利的。
三、微課的設計原則
一是完整性:微課雖然時間短但仍然要表達一個完整的內容,圍繞一個主題,有引入、講解和結論,注意主次分明。二是有序性:微課的各個環節應精心的設計梳理,做到思路清晰,結構緊湊,層層遞進。三是實用性:微課設計要以學科教學要求為原則,在教學過程中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尤其是在翻轉課堂中,它是學生課前學習的重要資料。四是有吸引力:自主學習對學生的約束力較差,制作微課時要注意微課的易學性和趣味性,把控講解內容的難易。五是系統性:微課看似零散的知識點,其實可以串成一門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開發時可有意進行學科教學系統設計。六是美觀性:布局合理,導入PPT的背景盡量素雅,畫面平衡協調。七是簡潔性:簡潔包括微課的課件和語言,課件只是核心內容的說明,切忌堆砌圖片或文字,然后照本宣科。語言也要做到言簡意賅,開門見山。
四、微課在幼師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利用微課創設教學情境。設置情景,進行生動演示,微課在語文課中的運用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情緒,進而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情境中學習語文知識,提高學習效果。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可以提前讓學生進行情景演示,例如《觸龍說趙太后》一文中,教師可以對這個故事進行簡單的改變,然后讓學生把它演示出來,用攝像器材記錄下來,制作成微視頻讓學生觀看學習,這樣既擺脫了教學的枯燥性,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還能得到娛樂,具體的情景演示也會加強學生的記憶和理解。
(二)巧用微課進行教學導入。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注意“入”的結果不能忽視“導”的過程,導入要有針對性,要突出不同專業的特色。(1)由“題”入“文”導入法。這種導入法是語文課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學生讀文章,首先接觸的是文題,而且理解文章的突破口也是弄清題意。圍繞課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思考,直截了當使學生迅速進入對教材中心問題的探求,同時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2)背景知識導入法。對于一些歷史題材的課文,讓學生事先通過各種途徑找到相關的材料或背景知識,采用以類似題材、背景的作品為切入口,把學生引入到真實的情景中去,開拓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對主題的理解層面。(3)直觀導入法?!队肋h的蝴蝶》的“微導入”就可以用直觀導入法,這種導入法是在講授新課題之前,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圖片、簡筆畫、照片、幻燈片、相關視頻等,引起學生的興趣,再從觀察中提出問題,創設研究問題的情境,學生為解決直觀感知中帶來的疑問產生了學習新知識的強烈要求。
(三)利用用微課,精講難點?!峨x太陽最近的樹》的教學重點是記敘文閱讀中的整體感知,理清思路,引導學生關注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把保護環境落實到日常行為中去;教師可根據情況選擇學生課堂接受可能有難度的教學重點,課前精心制成微課,課堂上幫助學生攻克重難點。例如,可以選擇比喻修辭的運用作為一個微課,幫助學生總結比喻的種類,比喻的作用,如何合理恰當運用比喻等。這樣既能幫助學生課堂上理解掌握教學重難點,也可以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課后學習的需求,學生可借助微課程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對已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和補漏,從而實現個性化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蔣成杰.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1)
[2]朱曉玲.探索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及其價值[J].新課程(上),2015.
[4]邢文文.探討微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實際應用[J].職業技術,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