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
摘要:英語是一門重要學科,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們在英語學習上遇到了很多的困難,隨著學習的深入,英語學困生的出現在所難免。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幫助學困生走出英語學習的困境。本文從高中生英語學困生形成的原因以及轉化對策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學困生;學習方法;基礎
英語是各個教育階段的基礎性課程之一,在當今社會中英語的使用頻率增多,英語學習也越來越受到了重視。但是,由于英語在我國是第二語言的學習,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聽到最多的是學生抱怨英語難學、難懂。尤其是高中的學生,由于高中的英語詞匯增多、難度加大,英語文章也越來越復雜,許多在初中時期英語成績不錯的學生面對高中的英語學習也面露難色。一部分學生在進入高中之后,希望自己的英語成績有所提高,在英語學習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之后,他們感受不到努力的效果,學習的信心受挫,在英語學習上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積極。因此,高中階段的英語學困生越來越多,導致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英語教學的進度緩慢。面對高中英語教學的現狀,作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應該認識到幫助英語學困生走出學習困境的重要性。只有讓英語學困生走出學習的困境,激發他們的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課堂參與性,提高他們英語學習的效率,幫助他們重塑英語學習的信心,才能夠改變英語教學的現狀,從而從根本上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
筆者在從事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對任何幫助英語學困生的問題進行了探索,并付諸于實踐取得了一些成效。現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活動,談談自己在幫助英語學困生走出學習困境方面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以供同行借鑒。
一、高中英語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學生的學習方法不當。
高中階段的教學和初中階段有著明顯的區別。在初中時期,由于教學內容簡單,課程設置較少,因此,教師對學生進行督促的較多,學生對教師形成了嚴重的依賴心理。學生一般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和目的性。進入高中之后,教學內容增多、難度增加,課程設置也有所變化,教師沒有太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督促。由于學生進入高中之后沒有很快的適應高中生活,不知道如何去面對高中的學習。他們不知道去怎樣制定學習計劃,不懂得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在課上也不能夠抓住教學的重點內容,在加上課下自己不能及時對知識進行復習鞏固,導致他們英語成績越來越差,最終成為英語學困生。
(二)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
高中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初中學校,由于各個初中的師資力量、辦學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導致學生的英語成績也存在著差異。在初中時期,每個學生的努力程度不同,也使學生的英語水平有著明顯的不同。有些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他們在英語的理解、記憶等方面有著一定的困難,在知識的運用上更是不知從何入手。這些學生一般存在著自卑的心理,他們不敢發言、不敢質疑,結果導致惡性循環,英語成績逐步下降。
(三)教師教學方面的影響。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教師把高考作為教學的指揮棒。在進行英語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點,在課堂上以自己的講授為主,很少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在英語教學時,教師往往以英語詞匯、語法等知識的講解為主,沒有注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由于枯燥乏味的知識學習和單一教學模式的采用,致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越來越弱。
二、幫高中英語學困生走出困境的策略。
(一)教給學困生英語學習的方法,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可見,學習方法的傳授十分重要。許多英語學困生英語成績較差,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不僅要注重英語知識的講授,英語學習方法的傳授更加重要。
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教師要督促英語學困生進行課前預習,讓他們對本部分當中將要學習的詞匯知識進行熟悉,對涉及到已經講過的內容做好復習。同時,在預習時,發現自己所存在的問題。在聽課時,要求學困生緊跟教師的思路做好英語筆記,對仍然有問題的內容做好標記,以便于向教師和其他學生請教。在課下,要對學困生多加督促,讓他們及時復習課上所學知識,做到知識的鞏固和提高。只有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生才會在學習中取得一定的成效,學生在學習中才會更加積極。
(二)從基礎抓起,幫學困生打好英語學習的基礎。
由于學困生的英語基礎較差,因此在學困生的轉化上,應該從基礎知識抓起。在英語學習中,詞匯是英語的最基本單位,許多學生感到英語學習最大的障礙也是詞匯。學困生們普遍反映英語詞匯太多,記不住,即使記住了也很快就會忘記。幫學困生克服詞匯學習的障礙是英語教師的第一任務。在進行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按照單詞表進行詞匯講解的教學模式,要善于運用直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詞匯,并且教給學困生英語詞匯的記憶技巧。例如:運用構詞法、比較法、分類法等方法記憶單詞。并且讓他們經常對所記憶的單詞進行復習,以避免遺忘。
(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學方法的單一,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不高。尤其是學困生,本來英語就是他們的弱科,在單一的教學方法下,他們對英語學習僅有的一點興趣也會消失殆盡。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要努力尋找適合學困生的教學方法,調動學困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課堂參與性。讓他們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并且通過學習能夠有所收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增強課堂的視聽效果,讓學困生受到感染。教師還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讓學生獲得切實的體驗,激發學困生的求知欲和參與性。例如:在學習《Healthy eating》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食物或者相關的圖片,讓學生進行討論,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或者平時的飲食習慣發表自己的見解。由于和自身相聯系,學困生也能夠參與到教學中。
參考文獻:
[1]楊晶.淺析初中英語學困生的轉化問題[J].神州,2013(25):127-127
[2]祁立兵.淺析農村英語學困生的轉化[J].新校園:中旬刊,2013(11):201-201
[3]甘麗華.淺議英語學困生轉化的策略[J].亞太教育,2015(2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