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蕊
摘要:西方古典音樂是世界音樂寶庫之一,也是高中音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高中音樂教師要通過引導學生對西方古典音樂的鑒賞,而幫助學生培養藝術感受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本文將簡述音樂欣賞的三個階段,并對高中西方音樂的鑒賞教學方法進行初探,以期為高中音樂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音樂;西方古典音樂;音樂欣賞;教學方法
前言
對于進入高中的學生來說,已經經歷了九年義務教育的音樂培養,初步具備了音樂基礎知識,也擁有了初步的音樂感受能力。所以,高中階段的音樂教學應將重點放在進一步提升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和音樂欣賞能力上。音樂教師要經過循循善誘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帶入西方音樂的殿堂,并逐漸的提高學習難度,從而達到培養學生體會音樂表現手法,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目的。
一、音樂欣賞的三個階段
音樂欣賞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由淺入深依次為:感官認知階段、情感體驗階段、理性認知階段,通過對三個階段的有差別的教學,既能夠帶領學生順利地進入西方音樂的奇妙世界,又能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一)感官認知
感官認知是鑒賞音樂的最初環節,是通過耳朵和大腦對音樂有了直觀的感受。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學生要達到能夠辨認出音調的高低、音量的強弱(大小)、音色的單一或豐富等內容。這是音樂欣賞的最初階段,也是最基礎的階段,學生只有對以上音樂要素有最清晰的認識和最敏感的捕捉,才能進入接下來的教學。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四小天鵝》和《天鵝之死》進行對比教學,讓學生感受到不同音樂元素的魅力。
(二)情感體驗
情感體驗是音樂欣賞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學以第一階段為基礎。是讓學生將接受到的音樂元素轉化為自己內在的情緒,并能夠適當表達出來的過程。學生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要能夠分辨出音樂歡快與悲傷、沉悶與輕巧、緊張與閑散、宏大與細膩等等不同情感。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糖果仙子之舞》和《圣誕夜進行曲》進行對比教學,讓學生感受不同的情緒。
(三)理性認知
理性認識是第三個教學階段,要求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上升到對音樂的理性認知,能夠做到對音樂進行理性分析的過程。西方古典音樂留下了很多優秀作品,都是具有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的,這就需要人們在鑒賞音樂時能夠深刻的理解音樂。學生需要掌握相關的音樂理論基礎知識來幫助其從整體上理解和把握音樂所達到的思想高度。而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理性思維能力,對他們而言,如何用理性思維來理解音樂是最終要完成的音樂學習任務,也是最困難的一個任務。
二、高中音樂中的西方古典音樂欣賞的教學方法
(一)熟練掌握音樂的基本要素
音樂的基本要素包括旋律、節奏、速度、力度、和聲、音色、曲式、調式等。學生要首先能夠準確的理解和判斷以上這些要素,才能達到理解音樂、欣賞音樂的最終目的。但是,要求高中學生完全掌握以上所有要素是不切實際的。所以,高中音樂教師要有重點地讓學生掌握一些要素。
其一,音色。音色要素是最能夠給人帶來直接的聽覺沖擊的,這也是音樂能夠觸動人感官體驗的最重要手段。一段同樣的旋律在不同的樂器上演奏,就會產生不同的音色。而在西方古典音樂作品中,普遍采用的木管樂器(包括長笛、短笛、英國管、大管、雙簧管等)、弦樂器(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低音提琴等)、銅管樂器(包括圓號、小號、短號、長號、大號等)等音樂合奏形式,是最能夠體現音色這一要素的。其中長笛是主要的高音旋律樂器,音質動感而好聽,聲音婉轉而悠揚;小提琴近于人聲,調高。屬于連續性、歌唱性的音色,聲音有一定延展性,能把發出的每個聲音的基音和泛音都同樣靈敏地傳播出去。欣賞古典音樂,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提高學生對音色的辨別能力。例如:音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不同樂器組別的音色。如,鋼琴、小提琴、管樂器等。
其二,節奏與旋律。節奏是最基本的音樂要素,能夠賦予音樂豐富多變的表現力,也能夠幫助營造出不同的音樂氛圍。而旋律則是表達音樂形象的主要因素,也是音樂的最基本內容。音樂教師要借助一些音樂作品向學生們展示不同的音樂形象是如何通過節奏與旋律表現出來的。例如:音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欣賞《胡桃夾子》中的《糖果仙子之舞》,這個樂章在豎琴的優美伴奏下,鋼片琴演奏出舒緩的旋律,好像美麗的糖果仙子翩翩而來。如此形象生動的刻畫,最能夠表現節奏與旋律之美。
(二)欣賞標題音樂,體會感性表現手法
在古典音樂中,不同的音樂章節有其貼切的標題,而且他們的風格更加突出、主題更加鮮明、音樂手法也比較熟練。音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欣賞這樣的樂章。學生比較容易把握音樂中所表現的戲劇沖突和情感變化。在欣賞之初,教師還可以向學生簡要介紹這段音樂的內涵,幫助學生加深理解。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欣賞柴可夫斯基的《花之圓舞曲》,格里格的《在妖王宮中》以及比才的《卡門》組曲等。
(三)欣賞無標題音樂,培養自主審美能力
無標題音樂,也就是純音樂。因為沒有具體的文字標題,也沒有具體要描寫的戲劇內容,而是為了表現作者的某種精神意境而存在。作者也希望欣賞者能通過自己的感受,去體會作品。而且一首樂曲,并不能用單一的畫面和簡單的某一種情緒來詮釋,這也正是音樂藝術的魅力所在。可以說,要想真正的理解非標題音樂,就需要欣賞者具備更高的音樂文化素養。
但是,對非標題音樂的鑒賞也并非無跡可尋。學生們通過前兩階段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鑒賞能力。在鑒賞非標題音樂時,音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運用各種音樂要素進行分析和鑒賞,并分析作品的細節,理解各個段落的音樂表現手法、音樂情感和音樂主題之間的關聯。音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開啟創造性思維,進行大膽的想象,并結合自身的情感進行獨創性的理解。要注意的是,對于非標題音樂的理解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總結
總而言之,在高中音樂教育中進行西方音樂欣賞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也是幫助學生進入音樂殿堂、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和藝術鑒賞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高中音樂教師要做好西方音樂欣賞教學,并通過一定的方法與技巧提高學生的藝術涵養。
參考文獻:
[1]張寒梅.高中音樂中的西方古典音樂欣賞教學方法初探[J].新課程(下),2016(10):75
[2]王榮艷.高中音樂教學中的西方古典音樂欣賞教學[J].好家長,2015(04):228
[3]王慧敏.高中西方古典音樂欣賞教學模式初探[J].新課程學習(中),2012(07):102-103
[4]徐英.小議高中音樂教學中的西方古典音樂欣賞[J].群文天地,2013(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