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蘭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學校為了更好的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采取了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其中陶冶性教學就是其中之一。事實證明,小學語文的陶冶性教學要是運用得好可以起到非常顯著的效果。本文將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對于如何有效進行小學語文陶冶性教學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得到廣大教學工作者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小學語文;陶冶性教學;效果
正文:小學語文陶冶性教學的宗旨是讓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獲得生命的喜悅和精神上的滋養,是通過具有陶冶價值的文字和語言作為媒介完成教學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深層挖掘語文課程中文化和語言,使學生不僅能夠獲得身心愉悅,還可以提高文化素養和語文能力,進而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個性。鑒于此,語文教師必須精心的選擇所教材料并深入地挖掘,讓學生獲得情感、語言、文化等多方面的陶冶。
一、小學語文陶冶性教學的主要內容包含情深、形真、溝通、使學生獲得體驗、具有審美價值這五個方面,下面分別進行闡述:
(一)語文教學要真正做到以情感人
語文教師需要通過真摯的情感讓學生們產生共鳴,使他們性情得到陶冶;
(二)形真是外在形式基礎,同時也是小學語文陶冶性教學的基本要求之一
小學語文教學一定要具有形象性,使學生從中獲得情感的陶冶和語言的滋潤;
(三)是師生和文本相互溝通的過程。溝通是展開小學語文陶冶性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學生和教師可以將自己的體驗與感情折射到文本當中,從而實現語文陶冶性教學的效果;
(四)體現審美教育。眾所周知,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無窮無盡的美,教師應該把這些美的因素在教學中傳達給學生,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創造力和語文審美感受力,使他們能夠感受到美并通過自己的努力進行審美;
(五)體驗是小學語文教學實施的途徑,能夠使學生能夠領悟與體味
鑒于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運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得到獨特體驗,比方說想象、誦讀、角色朗讀等引導學生進行體驗,使學生能夠完全融入教學之中。
二、進行小學語文陶冶性教學的有效方式
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和,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學方法進行。
(一)巧妙利用情境法
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創設特定的場景.讓學生可以身臨其境的獲得親身的體驗,并且采取各種方式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從而使他們能夠準確的理解課文內容。比方說在《我的戰友邱少云》一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呈現課文題目和一些豐碑的畫面??赐暌院蠼處熢傧驅W生進行聲情并茂的講述,讓學生在教師動情的引導下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課文的情境中去;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還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探索過程中碰撞出智慧與情感的火花。比方說在《草船借箭》一文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來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達到共鳴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游戲法
眾所周知,小學生大多都喜歡玩各種各樣的游戲,這也是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共性特征。鑒于此,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游戲來進行陶冶性教學。事實表明,通過這種游戲式教學,學生可以充分發揮其主動能動性,同時可以讓自己的角色實現快速轉換而獲得深刻的體驗。比方說在團體游戲過程中,學生可以很快實現角色的轉換,全身心地投入進去,這正是陶冶性教學的要求。實踐結果表明,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游戲的方法能夠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方說在《田忌賽馬》這一課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游戲巧妙地將學生引入到本課的學習中去,使學生在游戲中透徹理解課文內容,并在完成游戲的同時,心靈上也得到了陶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運用游戲時需耍注意以下幾點:(1)巧妙設置游戲情境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能夠完全沉浸其中;(2)教師在游戲中是引導者和組織者,但并不是絕對真理的持有者,所以在師生對話時一定要保持地位的平等;(3)切忌急功近利,避免游戲的功利性,換言之,就是不要讓學生完全是為了教師的表揚或者實質獎勵而參與游戲。
(三)適當運用暗示法
這就需要語文教師運用隱晦和含蓄的方式來表達愿望、需要與意志,它具有啟發性、含蓄性、滲透性、情境性等特點。其中暗示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用音樂、環境等來暗示學生。比方說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合理的布置教室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而輕松的氛圍,也可以在教學中合理的發揮音樂的暗示作用。比方說在《游子吟》一文教學時,語文教師可配以琵琶曲《泣》滲透其中,使音樂與課文內容實現融合,從而使學生在情感上得到陶冶,提高教學質量。
三、總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在小學語文課程中中有效應用陶冶性教學,就需要巧妙利用情境法;充分利用游戲法;適當運用暗示法。當然了,具體采取什么教學方式還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的課文的實際需要而定,并非千篇一律。同時也希望這些方式可以得到廣大教學工作者的采納的使用,從而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謝裕瓊.淺談小學語文陶冶性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2,(12)
[2]趙海霞.小學語文陶冶性教學探索[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3,(05)
[3]呂立新.理想與突圍:小學語文陶冶性教學探索[J].才智.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