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燕
摘要: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基礎自然學科。生物科學與人類有著這樣密切的關系,所以生物學被列為中學階段必修課之一。所以掌握好學習高中生物的方法技巧和應試策略,不僅對高考成績的提高有所貢獻,也能對學生認識世界、觀察世界、科學世界觀的形成的幫助,還能對社會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好;技巧;實驗
生命科學是二十一世紀發展最快的科學,而且生命科學將成為決定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最為重要的科學制高點。學好生命科學,對于學生將來為祖國作出更大貢獻和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有重要意義。因此,對高中學生來說,如何學好生物學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學好高中生物學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方面努力。
一、掌握學習的方法技巧
(一)“先記憶,后理解”
做到掌握好知識的基本要點 :正如“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而言,它不僅需要對知識的理解,還需要對知識的記憶。雖然生物學的學習也必須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但是,在理解知識之前它還需要同學們對一些基本的名詞和特定的術語進行一定的背誦和記憶,即所謂的“先記憶,后理解”。也只有通過這種方法,才能讓學生掌握生物學的一般邏輯規律。
(二)“瞻前顧后,左顧右盼”
做到理清知識的內在聯系:在記住了專有名詞、特定術語和概念之后,就需要同學們把學習生物學的規律作為主要任務來學習。這時作為教師的我們應領著學生在學習時著重對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系進行理解,也就是注意對相關知識進行橫向拓寬和縱向加深。 比如說關于DNA,我們會分別在“緒論”、“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這三個地方學到,但課本中在三個地方的論述都各有側重,這就需要同學們“瞻前顧后”,既要前后聯系起來理解和記憶。又比如說在學習細胞的結構時,我們會學習到很多細胞器,那么這些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有何異同呢?這就需要同學們“左顧右盼”,既做出一定的比較。
二、明確生物學習的側重點
高中生物學習的精髓在于“記憶”和“理解”,有人會問,這兩點也同樣適用于其他學科呀,有什么區別么?當然有區別了,這兩點孰先孰后是很有講究的,對于數理化這一類的理解能力偏強的學科,我們要先理解,后記憶,因為他們的研究對象是公式,定理,結構分析等等,對于這些比較抽象的東西自然是要先理解透他們的原理,由來以及發展規律等等,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記憶;然而生物學科研究的是細胞,組織,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遺傳因子,生物個體等等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卻又很陌生的東西,以及他們之間獨特的轉化關系,所以這就需要同學們先花功夫去把這些名詞術語,以及各知識點之間的轉換關系都記住,然后再通過老師講解,例題分析的過程加以理解,從而達到熟練掌握的程度。
三、注重預習與復習
在老師講授新課時,先瀏覽一遍講課內容,用筆將自己認為是重點的內容劃出來,將自己看不懂的內容標出來。到了課堂上,就能使自己的聽講更加有的放矢,聽講時就可以對自己已經弄懂的或重點知識重新加深印象,并比較一下老師的理解與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則可以進一步加深理解。課后的復習可以加強記憶,克服遺忘。心理學家對遺忘和記憶都進行過實驗和研究,德國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實驗研究成果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遺忘曲線”表明了遺忘發展的一條規律,即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就是說,剛剛學習完知識后,遺忘很快就開始,而且一開始遺忘得較多,過一段時間間隔之后,遺忘的發展越來越慢,遺忘得也就慢了。根據這一遺忘規律,我們應該進行及時的復習,不要等到遺忘得差不多時,再進行復習,那樣,學習效果是不會好的。要想做好學習的記憶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單純的注重當時的記憶效果,而忽視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認,同樣是達不到良好的效果的。
四、從實驗過程入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來激發學習興趣
我們教材上的實驗無論從實驗材料的選擇,實驗器材的使用,實驗藥品的配置使用,實驗的方法和步驟等都有較為合理完善的安排,是眾多專家智慧的結晶。但我們要告訴學生,這不是唯一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這恰好為我們的創新提供了條件,因此我們要鼓勵學生不斷創新,不要把生物實驗課上成實驗驗證課,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了以往傳統的學習難的痛苦思維。
五、恰當地選擇練習題加深記憶,提高能力
高中生物知識點繁多,生物作為一門理科,免不了要做大量練習。生物除了要求基本知識扎實外,多做題也是很必要的。一定量的練習對提高生物的學習成績很關鍵。首先老師講課的時候要認真聽;其次,要理解書上的內容,重點的要多看幾遍,然后結合自己的理解做幾道相關習題,這樣就會理解得更透徹;最后,把理解的東西記下來。課后練習很重要,課后一定要多看資料,多做習題,生物練習題與物理化學相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而且練習做多了,能夠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六、注意知識點的積累
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生物的知識點比較雜,比較碎,因此,要注意積累。指導學生學會依靠邏輯思維用學過的知識點推題,而不是僵化地記憶。花時間把散碎的知識點整理出來,將主要的大綱寫出來,當你能把書里的東西都在頭腦中有序地儲存起來自由調取的時候,就是把書吃透了。平時做選擇的時候不要只看對的,要把每個選項的知識點調取出來,找出錯在哪,涉及哪些知識點,有時候做卷子僅前面的選擇題就能幫助把一大塊知識復習一遍,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總結
總之,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改變生物實驗教學的觀念,改變過去以驗證為主的實驗教學方法,倡導學生注重過程并積極地參與,倡導學生創新,倡導學生質疑,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嘗試和實踐。讓學生既學到了生物科學知識、學會了基本技能,又培養了探究新知識的科學求索精神。
參考文獻:
[1]黃小燕.探究性學習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四川教育,2011(09)
[2]梁松濤.淺談生物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習興趣[J].教育研究,2010(12)
[3]劉艷燕,崔鴻.生物教學導入的方法[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07,(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