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橋彬
摘要:新課改條件下,教學目的發生了全面變革,教育的目的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更加受到重視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在班級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是主要的負責人和帶頭人,因此在重視學生心理的基礎上,從積極心理學研究出發談研究中學生的心理發展,不僅在學習上關愛學生,在生活中也要注意愛護學生,建設良好的校園環境,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和素質教育有著主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中學教育;積極心理學;班主任;工作
一、積極心理學的內涵和特征
積極心理學最早出現于20世紀的西方社會,是當時興起的一個重要心理學潮流,它提倡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積極心理學的主要目的是激發人類的潛能,他認為人類的潛能是無窮的,主張通過心理學來激發那些深藏于人內心深處的潛能。主張每個人要重視自己的品德,強調在研究的過程中以人的美德出出發點,用積極樂觀的心態面臨那些出現的生理問題和心理問題,從而激發人體內無限的力量和品德。積極心理學在教育中的應用不是用來糾正學生的錯誤心理或克服他們的缺點,而是主張研究學生的內在潛能,在實踐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培養和激發這些潛能。人的缺點和優點總是相對應而出現的,所以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只是抓住學生的錯誤和缺點而忽視學生的內在潛力。真正的教育注重學生全面發展。
班主任是中學教育過程中班級的主要負責人,不僅在學習方面起著監督和領導作用,在學生的心理培養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中學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心理水平較低,因此需要班主任積極細致的觀察和培養,對那些學習壓力過大的同學要進行相應的心理梳理,讓他們在快樂的學習環境中學習。積極心理學就是幫助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實現自身的價值,獲得一定的自我認同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重視學生的心理變化,讓每個學生都在快樂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中成長和進步,同時在實踐的過程中積極的表揚學生,讓他們能夠發現自己的價值和自己的力量。因此,在這種良好的學習氛圍里面,學生的身心發展都有極大的保障,學校的教學質量也明顯提高。
二、積極心理學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體應用
1.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
在學校學習過程中,良好的學習環境是極其重要的。因此營造一個積極良好的教學環境就需要班主任老師做到如下方面:在班級學習的過程中,既要強調班級是一個整體,也要強調班級同學之間的競爭關系,這兩種關系的合理培養對學生的健康發展極其重要,如果學生過分的依賴老師和其他的同學,那么必然造成其性格方面的軟弱和過度依賴心理,如果學生過于重視彼此之間的競爭關系,那么他們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意識就會相當薄弱,這對班級的管理工作和他們以后的社會生活都有明顯的不良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雖扮演的是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身份,在授課過程中,老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討論,不同小組之間彼此競爭,大家各自發表各自的意見,老師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出不同的見解。在這種良好的課堂環境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發,他們會自主參與到學習進程中。這是積極心理學所希望達到的目的。其次,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和學生之間保持良好的關系,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是師生關系,在課堂結束之后就是朋友關系,要虛心接受學生的不用意見和相關反饋。在學生學習過程遇到困境的時候,老師要充分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積極引導,幫助他們渡過這一階段,當學生發錯誤的時候,不要急著指責和處罰,在和他們講清楚道理的前提下讓他們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和錯誤在哪里。
2.創建良好的班級管理氛圍。
班級的管理制度是一個班級品德形成的重要力量,在制定班級管理制度的過程中,班主任一定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點,要把握好每一個同學的心理想法。一套良好的班級管理制度應該有著如下幾個特點:第一,班級的思想要是民主開放的,不能完全等同于以往的教學管理模式,在新課改條件下,不能再以老師為主體,要充分發揚民主思想,班級的管理是一個班級所有同學的共同事務,因此重大的班級事務就應該是大家共同決定。第二,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學生的個人情況,不能在忽視學生客觀情況下展開教學工作,我們現在的教育是新時代的教育,它所追求的是人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該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中,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創作積極性,給學生良好的教學環境。第三,班級的作風要民主,老師要善于制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老師和學生之間要進行積極樂觀的交流,班級的作風問題對班級學生的個人以后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有的班級在班級工作中要注重班級的文化教育,名人名言和經典原著都是班級建設過程中所能采用的材料和資源。
3.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學生在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文化和知識,因此,班級的文化建設就是需要引起學生的積極重視的,高中教學過程中對一個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因此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重視社會的熱點惡焦點,把學生的注意力和課本知識結合起來,把知識引入到實際生活之中。這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就不會感到枯燥和無聊,學生在感興趣的前提下就會自主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每個地方、每個學校、每個班級的實際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地區都有著自己的文化特色,在班級建設的過程中就可以充分的利用這些資源。通過經典名著和傳統優秀文化的熏陶。學生的身心發展就會獲得全面的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積極心理學在中學班主任教學過程中發揮著積極地作用,班主任在工作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個人特性,始終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只要采取這種這種教學方法,才能培養積極向上、品德兼優、性格自信的學生。
參考文獻:
[1]楊臻.積極心理學在班主任工作中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5(01).
[2]石猛.積極心理學在中職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03).
[3]李玲.積極心理學在中職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教育:文摘版,2016(03):00248-0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