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靜思
摘要: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語文學科聽、說、讀、寫四部分中寫作雖是高考中占據分值最多的部分,但也是學生反映最難掌握的部分。因此,本文中我將結合教學實踐具體分析學生寫作方面的問題所在,并有針對性談談我關于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探究
語文是一門包語言和文學兩方面的學科,作為一門傳承我國傳統文化和語言的學科,從我國有教育以來語文就一直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占據著絕對主導的地位。以往的私塾時代語文是唯一的一門學科,不論是四書五經還是八股文、科舉制度考察的都是學生的語言和文字運用能力,而到了近代,學校教育體制興起,學生學習的科目逐漸增多,但語文在各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一直屹立不倒保持著三大主科的地位。尤其是隨著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加大對于文化建設的投入,國學復興策略的提出,更加重了語文在學校教育中地位。所以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具備充分的責任感和自豪感,作為文化和學生之間的傳播紐帶,將我國五千年的優秀文明代代傳承下去。
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包含聽說讀寫四個基本方面。其中對于中國學生來說,處于漢語言環境下對于漢語口語方面基本不需要學習,在成長過程中已經具備了聽說的能力,所以學校教育的重點在于書面語言方面的教學,尤其是針對閱讀和寫作兩個部分。而其中寫作是各階段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學生反饋最為難學的內容,因為寫作相對于其他方面來說,不僅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書面語言運用能力,還要保證情感輸出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所以即使其在語文學科考試過程中占據的分值比重最重,但因為學習難度的問題,大部分學生依舊在學習過程中提不起興趣,缺乏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從語文教學實踐來看,教師往往在寫作教學中付出的精力和時間最多,但成效性卻不明顯。因此,本文中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以我所教授的高中語文學科為例,具體談談應該如何調整教學步驟和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寫作課堂教學成效性的不斷提高。
一、寫作素材積累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的首要障礙就是素材不足,導致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無所想、無所感、無所寫”。尤其是高中階段寫作篇幅要求較長,就更加容易導致學生寫作過程中受挫,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從最基礎的素材累積做起,培養學生從生活中和閱讀中發現素材,累積素材。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素材,具備一雙發現生活、發現美的眼睛。藝術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所以對于寫作來說,需要學生首先從生活中,從自己的身邊尋找素材,這樣學生在情感體會過程中才能夠最大限度的做到感同身受,從細微處著眼升華出情感;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的塑造學生具備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和一顆感悟生活的心,尤其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當下的熱點、新聞展開探究和討論,讓學生習慣于看到事件背后的本質和情感,進而裝進腦海中,在寫作過程中轉化為自己的素材。
其次,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閱讀中積累素材。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充分概括了閱讀對于寫作的促進作用,并且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拿出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從生活中尋找和發現素材是一件不太現實的事情,所以閱讀素材的累積可以直接從他人的文章中獲取。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課文中的精彩片段讓學生進行背誦,或者給學生推薦一些符合學生需求的文章、書籍讓學生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獲得間接性的素材累積,然后轉化為自己的素材,在寫作過程中做到信手拈來、融會貫通。
二、寫作技巧
雖然寫作是以文字為載體進行情感表達和觀點闡述的過程,但是光有情感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述技巧,這樣才能在寫作過程中做到情感的層層遞進和邏輯性,進而讓人讀得下去。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對寫作技巧傳授,在語言情感充沛的基礎上進一步為學生的文章添彩。
首先,從高中階段整體的寫作要求來看,我們要先培養學生遣詞造句的文字運用能力,尤其是在文章開頭激發人好奇心和閱讀興趣的文章寫作技巧。因為不論是從日常寫作還是高考寫作來說,文章閱讀最開始的一段決定了讀者是否想要繼續讀下去,所以針對文章開端,不論是開門見山還是欲揚先抑,亦或是提出疑問埋下伏筆等技巧,我們都需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例子給學生剖析透徹,并通過課堂練習保證學生當堂掌握并能夠靈活運用。例如我會直接在文章講解過程中選擇對應的開頭進行剖析,讓學生學習寫作技巧的同時兼顧素材累積。
其次,從高中階段所涉及的寫作文體出發,有針對性的講解不同文體對應的寫作技巧。高中階段所涉及的文體包含面較廣,而高考中學生最好掌握的文體形式主要包含議論文、記敘文、散文等文體,那么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寫作技巧的剖析。例如在寫作課堂上從對應的課內文章和課外閱讀素材中摘取典型的部分,集中性的進行不同文體語言表達技巧的闡述,從而提高學生高考寫作的把控力。
三、情感表達
上文中已經提到情感和技巧是寫作過程中相輔相成的兩部分,情感為骨,技巧為肉,骨肉結合才能塑造豐滿的文章。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我們還要重點啟發學生的情感輸出能力。
首先,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先要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尤其是對于高中生來說,過多的課業壓力導致學生本身在課堂學習中更喜歡傾聽來節省時間,實現知識的最大攝入量,但對于寫作情感來說恰恰是需要學生輸出,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氛圍營造和問題交流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表達觀點和情感,進而在師生、生生交流過程中實現思維層次的豐富性。
其次,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塑造學生主動寫作的習慣,讓學生在練筆的過程中不斷實現情感和技巧表達的深度融合。例如我在教學過程中,會結合所學課文或者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內容輸出讀后感,在分析他人情感的過程中也激發學生的情感表達欲望。還可以讓學生定期寫日記,培養學生主動練筆的意識和習慣。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語文的寫作教學應該兼顧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和考試成績的提高兩個部分,從技巧、情感、素材累積等多個方面展開寫作教學,提高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同時保證學生針對不同的題材都能夠輕松掌握,最終為高考中語文成績的提高增加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