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清
摘要: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相融合的方式,采取多種模式開展教學工作,從而實現對學生的個人能力和自我潛力開發的目標。本文以高中數學課堂為例,簡要探析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措施。
關鍵詞:角色定位;思維;能力培養;潛力開發
根據新課標提出的要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將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思維作為當前教育工作的一項主要內容。
一、新型師生關系構建,創設良好教學環境
高中課堂中,教學質量的高低與師生關系和教學環境的關系十分密切,作為教師,首先要認識到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才能始終將這一原則擺在教育教學理念中去,才能有意識的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根據新的教學關系,積極的完成角色的轉變,充分的認識和利用自己的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定位后,利用好學生所表現出的向師性特點,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為核心,待人行事為基礎,為學生提供榜樣和標桿的模范作用,堅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對學生尊重關心,順應教學改革的要求,在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卻又不能盲目的聽從,而是有原則,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形成主人翁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積極打造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從而才能夠使其在學校生活中,感受到師生關系的改變,認識到當前的師生關系是如何進行的。
例如在三角函數y=Asin(π+α)的圖像變換時,許多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這個時候傳統的教學方式,一邊講一邊提問,在進行練習的模式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在新的教學形勢下,采取幻燈片與flash動畫相結合的方式,有效的將函數圖像的生成過程展現出來,集中顯示振幅、周期、相位三種所呈現的不同的變化,在一個較為輕松的環境內完成教學任務,效果往往比傳統教學模式好的太多。
二、加強思維引導,開發學生潛力
學生的思維體系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過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在學生萌生了創新意識后,逐步實現創新能力,創新思維的培養,最終通過學生潛力的激發,實現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說,在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探索,在學習或疑問中發現問題,將思維擴散出去,通過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碰撞,促使學生能夠加速自身對于知識的掌握,和知識延伸的下輪提高。
例如,在數列的相關內容教學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一章節的內容,概念性的內容較多,一味的記憶效果不佳,即便當時記住了,也難免存在似象非象的感覺,難以對這一概念有個一清晰的、準確的認識,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通過對于課本中出現的幾個數列,進行分析,以對比的方式,認識集合的特點,通過對現有數列的分類歸納,總結出數學的相關特點,接著根據前面的對比結合中已經出現的內容,引出數列項的內容,將數列的分類,函數及函數圖像的定義和定義域,通過公式概念的分析得出最終的結論,這樣不僅能讓學生的知識體系的構建有一個由淺入深的積累夯實過程有能夠真正有效的完成對于數列的相關概念的認識,對于其定義、意義、應用等多方面知識有一個更為清晰的認識。如此一來既有效的突出了教學重點,又有針對性的克服了教學難點。讓學生在變化中感受數學的魅力,使其通過自身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的發現與應用來激發自己對于高中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的將原本復雜枯燥的數學學習變得簡單輕松,有效提高解題速度,為學生自身解題思維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高中階段的學生思維已經基本處于穩定狀態,但是正是因為思維形成定勢的關鍵時期,更要注重學生的個體主觀能動性性的培養與開發,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的將課堂氣氛調動起來,促進學生能夠自覺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通過良性的交流,引導學生形成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進而在教學過沖中通過多種有效的教學,讓學生理解在學中培養意識,在學中提高能力。在學生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其進行表揚和鼓勵,不要一味的批評,扼殺其質疑的能力,如此一來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師生互動,借助合作探究與個體探究的模式,來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圓錐曲線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從最美彗星入手,設置一個情境,讓學生觀看人們記錄下來的天文現象,并根據2013年的彗星推測未來3000年后,他還會再次來到地球。這一推論有什么科學依據呢,讓學生對其產生興趣從而將彗星運行的軌道是一個橢圓形,通過相關數據能夠推算初探運行的軌道,在根據現有數據計算出其運行的周期與軌道長度,就能夠大體推算出這個時間。又如對數函數的教學中,將莊子中提出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與對數函數的定義與應用結合起來,讓學生探究當木錘剩余部分長度為X,被截取的次數與剩余部分長度之間的關系,如何表達呢?借助趣味性的問題,增加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這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而這種模式恰恰是抓住了學生的興趣,才能夠有效的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為后期知識的講解打下基礎。
四、結束語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以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切入點,積極的構建良好的輕松的自由的學習環境,從傳統教學模式中找到適合當前教學發展的內容,與新時期教學任務相結合,改變傳統教育模式與教育形式,從提高學生個體意識,主人翁意識出發,確立學生作為教學活動主體地位,鼓勵其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借助多媒體、翻轉課堂等多種教學途徑,打造新型教學課堂,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偠灾诋斍暗母咧袛祵W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從自身出發,提高執教能力,知識儲備更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從新課標、新世紀、新要求出發,積極探索適合當前教學形式的方法,從根本上認識到自己與過去的角色差異,重新定位,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實現創新思維的形成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金麗麗.高中數學課程與教學論[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1)
[2]郭鵬飛,李樹.數學教學與思維培養的關系探析[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7)
[3]徐斌艷.數學教育展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