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摘要: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學生的數學知識與才能,不僅來自于課堂,還來自于現實生活實際。在課堂教學中,把數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銜接起來,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如何讓生活問題走進數學課堂,提高學習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教學實踐初探。
關鍵詞:情境;挖掘;初中數學;生活
生活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學生的數學知識與才能,不僅來自于課堂,還來自于現實生活實際。在課堂教學中,把數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銜接起來,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如何讓生活問題走進數學課堂,提高學習效果。
一、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聽”會的,而是靠“做”會的,只有動手操作和積極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們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做一個接收機,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要讓學生動口、動手、又動腦,親身參與課堂和實踐,包括知識的獲取、新舊知識的聯系,知識的鞏固和應用的全過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主動參與、積極引導、耐心輔助,與學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地把學生解放出來,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找到我們所學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淅淅相關的,我們學習數學我目的就是要解決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面體會到我們學習數學的樂趣,使課堂教學更豐富、高效,達到提高各學科素養、服務生活的目的。
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新增設的“思考”、“探究”、“歸納”之舟,結合教學內容并輔以一些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知識,鍛煉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去探索、發現數學的奧秘,用學到的本領解決“復習鞏固”“綜合運用”“拓廣探索”三個層次問題。利用“思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以致用。“數學來源于實踐,又反過來作用于實踐”,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創造合適的情景,使抽象問題形象化、具體化,學生學習由外而內、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學生不斷產生興趣。新教材的“思考”里安排了一些與數學內容相關的實際問題,既可以擴大知識面,又能增強教材的實用性。
二、數學知識技能的生活化
數學知識技能訓練“生活化”要求訓練著眼于學以致用,而非學以致考,訓練材料應盡可能來自生活。 如七年級教學《鑲嵌》時,我就安排了這樣一個游戲:請學生用不同形狀的地板拼合圖案,客觀存在是用正方形的地板磚鋪成的,為什么用這樣形狀的地板磚能鋪成無縫隙的地板呢?并仔細聽老師要求,然后做。如果有四塊地板就能把一個角完整拼成3060,如果不是正方形是三角形呢?同學們在本子上畫一畫,很快同學們就畫出來了,發現用六塊就可以了。很多同學發現在許多人家的客廳里的地面圖案非常好看,那么這些都有是由些什么基本圖形構成的呢?請同學們仔細想一想。如果要用正三角形和正方形兩種地板來拼,又如何來拼呢?于是同學們就想要拼起來沒有縫隙,就只有每一個角都有必須是3060。此時,要一種新的方法來解決,成了學生自身的欲望,創設了一個較好的教學情景,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激起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
三、應用題教學的生活化
原來的應用題即現在教材中提出的實際問題,訓練“生活化”是指把實際問題與生活中的問題聯系起來,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數量關系,通過、觀察、猜想、驗證去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的學習欲望大增,學習興趣高漲。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學會主動探究、全作交流、必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讓學生在猜想與探究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學生不但掌握了知識點,更重要的是通過它讓學生展開了想象的翅膀,使他們體驗到學習知識的快樂,掌握了技能,激發了他們的自主創新意識。
四、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數學化
在現代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等的迅速發展,這些的迅速發展都離不開我們的數學。我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應該有意識的把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數學化,使學生在我們的引導下,逐步具備在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運用數學的“本領”,使他們認識到“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生活處處離不開數學”,要養成事事、時時、處處吸收運用數學知識的習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數學、創造性、積極地運用數學知識。例如,在今年我們國家舉行的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大會,產生的這些代表就是我們數學上的抽樣調查,通過抽出來的這些代表們來完成我們全國人民的心愿。這些代表們就是我們數學上我抽樣。代表們的意見就是我們數學上的用樣本來估計總體。通過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學習用樣本來估計總體的方法,也希望讓學生通過估計值與實際值的比較,真正地受隨機抽樣這一科學的方法,這樣可以減少我們投入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大大提高了在調查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大大提高了我們辦事的效率。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種知識像按比例分配水電費、計算儲蓄利息、日常購物等問題均發生在我們身邊;買東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離不開數學。在教八年級的“求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的問題”這一內容時,我在課前布置了這樣一個預習題:請同學們回家后到商店去進行一項社會調查,調查同一類鞋子的價格、尺碼不同,看一看哪種鞋子的最好賣?如果你是商家的老板,你最關心的問題是什么?像這樣能夠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不僅能激發學習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數學走向生活。
讓數學教學充滿生活氣息和時代色彩,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在課堂上要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來啟發誘導,在課外要積極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親自探索、發現、解決問題,享受創造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