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彬
摘要:小學數學的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小學生的思維較活躍,所以在教學中要結合這個特點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本文將對小學數學的教學進行反思探討,主要將討論小學數學的重要性、教學方式等方面,針對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提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反思
隨著數學在考試中所占分值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學校和老師都給予了這門學科極大的重視。這也是當今的教學趨勢所導致的,因為數學是理科中最重要、最基礎的學科,它不僅僅需要學生在解題時具備清晰的頭腦,還要學生能夠有良好的數學思維,而數學思維是在不斷的練習中養成的。所以在數學教學中,老師要讓學生保持恒心與信心,這樣才能在六年的學習時間里有較大的收獲。而且小學數學為以后初中、高中更加深入的數學學習打下了基礎。如果學生能在小學階段把這門學科掌握得得心應手的話,那么以后的學習肯定是會領先于別人的,因此要讓學生從一開始就產生重視。
一、小學數學的重要性
數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隨時都會接觸到的東西,平時的記賬、電腦編程,或者在物理、天文方面的科學研究都與數學有關。可以說數學能幫助我們在不同的領域完成各種任務,因此數學的威力不可小覷。可以說學生的數學能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以后的生活質量,無論是在日常生活的各種計算中,還是學生以后會從事研究類工作,有一個好的數學頭腦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開始接觸并了解這門學科,因此在一開始就打下堅實的基礎是十分有必要的。
小學數學的一個學科特點就是難度不會太大,因為學生都是從零開始接觸這門學科的,正如開學最開始的課程就是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這些基本的知識,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輕松的入門。不像高中數學會有復雜的函數題,小學數學更多的是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畢竟興趣才是最大的學習動力,如果學生能夠在這門學科當中感受到樂趣的話,自然愿意多花時間對其鉆研,也就會有較大的進步。
小學數學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能夠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因為小學數學難度不大,所以在解題過程中學生不會花費太多時間,這樣他們就有多余的時間來思考某道題是否有不同的解法,或者找出某一種題型的規律。長期如此的話學生就會形成舉一反三的能力,遇見再難的題也可以很快在腦海中找到答案。另外在做題的過程中學生往往需要靜下心來思考,這也就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而這個能力不僅僅在數學中重要,在其它學科中也是十分有益的。因為學生面對某道題,特別是難題時可以鎮定自若的思考,而不是一到考試看到做不來的題就慌了神。很多時候往往就是這種臨場發揮的能力把優秀的學生和一般的學生所區分開來的。當然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還能收獲更多的東西,比如學習的毅力、團隊合作的學習方式、表達能力的提升等等。
二、小學數學的教學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進。也可以在教學方面進行一定的創新,這樣不僅能使教學效率有所提高,還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學生能夠多以團隊方式學習。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當遇到課本中的思考題或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時就可以讓學生同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自由討論。團隊學習不僅可以增加學生之間的友誼,更重要的是這種學習方法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還能讓別人指出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吸收更加優秀的意見,可謂是一種十分高效的學習方法。
老師在課堂上要多利用團隊學習的優點,盡可能多留給學生一些自由討論的時間。比如每次考試試卷發下來后就可以先留一部分時間給學生自己討論錯題,這樣老師在之后的評講中就會輕松很多,而且學生自己糾正的錯題是會讓其更加印象深刻的,這樣在下一次的測試中就能避免再犯同樣的錯。在教學中老師要多利用多媒體等方式給學生演示不同的知識點。因為有些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要加深學生的記憶就需要化抽象為具體的東西。比如在教學生認識圖形時,就可以多放一些不同的圖形給學生看,讓他們的思維不僅僅局限與課本之上,這樣才能拓展學生的知識。
讓學生增加對數學的興趣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課本上有《制作活動日歷》、《生活與百分數》這些課后作業與數學小知識可以讓學生仔細看一下,老師在教學之余也可以多給學生增加一些與數學有關的常識,這都有助于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老師在教學中還應該多與學生交流談話,了解學生的切實需要,這樣才好改進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使教學方式更加適合班級。
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老師在教學中最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沒有目的的進行教學,這樣就會造成教學效率低下、甚至每節課都不能完成應當完成的進度等問題。長期如此不僅僅會使老師感到很迷茫,找不到教學的方向,還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老師在每學期開始的時候都定下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并且在每次上課之前都知道本節課應該要講完哪些內容,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條不紊的進行教學,有了教學目標后也才會有動力去努力工作。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這一點也是不可以忽視的。因為有些時候上課要講的知識比較不容易理解,如果學生沒有進行課前預習的話就會導致跟不上老師的思路,長期這樣只會導致不懂的知識越來越多,到期末都不知道從哪里開始復習。而復習是為了更好的消化當天所學知識,加深自己的記憶。
預習與復習看似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不過很少學生真正能把它做好,因此老師一定要多監督學生,讓他們不要白白浪費掉自己的課余時間。在教學中還需要注意的就是公平的對待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有的老師會忽視成績較差的學生,在課堂提問時都只抽成績好的學生,而在批改作業時也不會對成績差的學生特別用心。其實這是一種十分錯誤的做法,長期這樣只會使成績差的學生越來越放棄自己。老師應該以整體為大局,在教學中照顧到班級中每個學生。對于成績不好的學生更應該與其多談話,了解他們在學習中遇到了什么困難并想辦法幫其解決。要對學生保持耐心與信心,這是一個負責任的老師所應該做到的。
四、結束語
小學數學的教學需要老師多加用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班級的整體學習氛圍。因為小學數學是一門為以后更加深入的學習打下基礎的學科,因此老師一定要在教學中加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