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
摘要:小學語文的教學創新是當今老師需要重點考慮的一個話題之一。因為創新是當今社會的趨勢,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效率有所提高。本文將從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教學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等方面來具體探討并尋找出教學中的創新思維,希望能為廣大語文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個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教學方式
小學語文是一門十分基礎的學科,因為學生幾乎是從零開始接觸這門學科的,所以學科難度不會太大,而且課本內容最開始都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中心的。小學語文作為學生以后在初中、高中學習的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老師切不可因小學語文簡單就在教學中松懈,或是大部分時間都讓學生自己學習。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打下良好的基礎并形成一定的語文思維能力,這樣在以后學習更加有難度的知識比如文言文時就會比別人學得更輕松,也會更容易理解課文。老師在教學中也需要認真監督學生,因為學生剛開始接觸這門學科時會有比較多的問題,因此老師要耐心、認真的解答。
一、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
為了使教學效率有所提高、也為了讓學生更易吸收課堂上的知識,老師要針對所教班級的情況,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有所改進來使之更適合學生。教學方式的創新也是教學創新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每個老師的教學方式都不一樣,因此有些時候學生花很長時間也不能適應某個老師的教學方式,也就導致了成績較差等后果。因此老師不應該在教學中持有讓學生來適應自己的想法,而是要讓自己的教學方式去適應學生,去適應整個班級,只有這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大的教學效率。
老師在平時可以多讓學生針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提出意見,比如哪些地方可以講得更加仔細一點、哪些知識有必要進行補充等等。因為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聽懂、理解知識,所以在教學中要老師與學生共同合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在教學節奏上面,老師要注意穩抓穩打,讓學生把每個知識點都學扎實,然后再繼續后面的學習,一定不要過于追求教學進度而走馬觀花似的教學。
舉個例子來說,小學語文一年級第一課就是識字和拼音,這也是語文學習中所有知識的基礎。如果學生在這里沒有掌握好的話以后是會遇到很多問題的,也不能在成績上有多大的提高。因此教學過程中一定不要急于求成而忽略一些學生最應該掌握的東西。小學語文的另一個教學重點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大的動力,如果學生能感受到語文的魅力的話,即使不需要老師過多的監督也會自己認真學習。老師可以在課下多用多媒體給學生放一些有關語文的紀錄片或者多推薦學生看一些世界名著,這不僅僅有助于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還能逐漸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這對于他們的閱讀能力或寫作能力都是極有幫助的。在教學中還要適當鼓勵學生,讓學生有自信的進行學習。而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也要多與之進行談話交流,了解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想辦法幫忙解決。
二、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在教學和學習中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有些時候也不好管理。因此下文將從幾個教學中的典型問題出發進行討論。學生在學習中最普遍的一個現象就是過分依賴參考資料。現在各種參考資料繁多,大部分學生也會買一本來作為自己學習的輔助資料,這種行為看起來是十分正確的,不過卻有很大的弊端。老師在課堂上提問的時候,很多學生是通過在參考書上面找到答案來回答,完全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連作業的答案也可以在參考書上面找到。長期過分依賴參考資料是會使學生產生惰性的,也會讓他們失去鍛煉自己思維能力的機會,因此老師還是應該多鼓勵學生自己動腦來解決問題,不要把參考書當成學習中的必備物品。
學生在學習中沒有目的性,只是為了完成每天的作業,這樣就會造成成績普普通通無法提高等問題。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要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定下自己的學習目標,這個目標可以是下次考試的成績或名次,也可以是在班上找一個學習對手,有了目標自然就會有想完成這個目標的動力,這樣學生在學習上才會更有干勁。還有一個導致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就是學生只顧自己埋頭學習而不和同學之間進行交流。這樣的話學生就無法知道其他人的想法,也就不能吸收一些優秀的意見。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可以多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討論某個話題,比如每一課后的口語交際就需要學生之間來完成,或者每一次的考試試卷發下來之后都先讓學生自己來討論錯題。在討論中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是非常有助于訓練他們的表達能力與交際能力的,這也有助于班級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學生應該具有的素養
學生應該在平時養成多閱讀、多寫作的習慣,這對于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有極大的幫助。因為小學生所接觸的書籍還比較少,因此可以推薦一些比較經典且容易理解的名著給他們,比如《西游記》、《三毛流浪記》這些書籍,比較有趣、能吸引住學生。而寫作的習慣可以從寫日記開始,可以建議學生把生活中發生的有意思的事情記錄下來,不用每天都寫。這樣長期下來學生就會在考試寫作時更加得心應手。學生還應該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這個習慣看似很簡單,可是很多學生都沒有做到。學生應該在預習的時候把碰到的問題勾畫下來,在老師講課時尋找答案,如果上完課還是一知半解的話就應該去主動問老師。而課后復習是為了鞏固當天所學知識。現在很多學生完成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后就無所事事,其實這是十分錯誤的做法,因為語文的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學生更應該在課余時間花時間來使自己的水平與別人相比有所提高。
語文這門學科與其他學科最大的區別就是語文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在使用的,一個人的談吐、言行舉止都可以反應出他的語文素養。因此這是一門扎根與生活的學科,學生也需要在平時多與別人聊天,多表達自己的看法,這在無形之中是能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的。在學習中學生要學會自覺學習,時時刻刻都要老師來監督的學生是不會有好成績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多加強調語文的重要性,讓學生從一開始就重視這門學科。
四、結束語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且重要的學科,老師在教學方式上面要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適當的調整與改進。與此同時,教學創新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