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婷玉
摘要:作為小學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在培養學生溝通交流與語文思維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時代在發展,我們的教育對象也在發生著變化。無數實踐證明,傳統教學理念已無法很好的滿足當前的教學需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我們要以新課程標準實施為契機,勇于探索,大膽實踐,摸索出一套適合當前實際學情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以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 新課標;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改革實踐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穩步推進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受到了社會各界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作為我們的沐浴,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1],其教學效果不僅關乎著學生在本學科的成長與發展,同時也會對其他學科的學習產生影響[2]。小學階段是啟蒙學生學科性趣,啟迪學生思維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教學對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當代學生思維敏捷,自主意識強,作為教師的我們要積極更新教學理念,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自主積極性。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分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探索實踐。
一、分層教學貫穿始終
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般,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由于彼此間成長環境、受教育經歷的不同,每個學生在學科學習中有著不同的表現[3]。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正確認識學生間的差異,并予以足夠的重視。正如前文所言,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重在啟蒙和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盡可能多的鼓勵學生,讓學生收獲更多成功的體驗。所以,我們要將分層理念貫穿教學始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收獲知識,體驗成功。
首先,教學分層。筆者會綜合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日常表現將學生大致分為基礎層、鞏固曾和拔高層三個層次。基礎層次的學生重點在于基礎知識的記憶與理解;鞏固層次的學生則在基礎知識上加入了部分場景下知識的運用;拔高層次則重點在于知識在不同場景下的靈活運用。在備課階段,這會將教學內容和問題進行梯度劃分,在教學過程中,這種層層深入的教學節奏更易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與理解,同時也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表現自我的機會。通過教學分層,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其次,作業分層。習題作業是課堂知識的鞏固和課堂教學的延伸,通過習題作業,學生能夠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教師也能從學生的作業情況更加清晰直觀地掌握學生的學習現狀。因此,作業環節非常關鍵。筆者在作業布置方面也采用分層方式,在基礎作業之外,筆者還會布置一些靈活度較高的題目。例如:對于高年級的學生,筆者有時會布置“圍繞一個觀點寫出自己的看法”;對于低年級的學生,筆者會布置“分辨同一個字/詞在不同語句中的含義,并進行造句”之類的作業。通過靈活多樣的作業,一方面,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成長需要;另一方面,也能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語文知識在我們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提高語文學習興趣。最后,評價分層。在傳統教學理念下,分數是一把量尺,用于衡量學生的一切。但現代教學實踐證明,分數只能代表學生某時段內對知識的掌握水平,但不能代表學生的實際能力,更不能代表學生的全部。因此,我們的教學評價也要分層,在評價過程中采用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使我們的評價更加客觀、全面。
二、家校共管,讓我們的教學更加有效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進入小學階段后,學生除了學習時間在校園度過,其余大部分時間在家庭,所以,家庭也會學生的學習與成長產生非常大的影響[4]。
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共同構成了學生的學習、成長環境,為了加強家校的交流,以往我們會定期舉行家長會。但由于現代人們生活節奏較快,部分家長由于工作原因無法參加家長會,而且每學期一到兩次的溝通交流也無法發揮其真正作用。因此,當前家長會效果不盡如人意。為了強化語文教學的時效性和針對性,筆者在教學管理過程中運用了時下流行的微信APP,建立了教師-家長溝通交流群。每天定時在群里分享學生在校進行語文學習的狀態,家長也能及時反饋學生在家庭的表現情況,這樣教師與家長間就建立起了良好的溝通,對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可以及時的進行交流,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時效性;教師也能根據學生在家庭中的課業狀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以增強教學針對性,從而是我們的教學更加有效。
三、活動探究,使學生在具體實踐中感受語文之美
語言學習的意義在于溝通、交流,語文學習的目的在于實際的運用。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筆者組織了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5]。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筆者在班內開展“漂流書”,每個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書籍分享出來,學生可以自行借閱,并定期開展讀書會,交流彼此的讀書心得與體會;另外,筆者還會定期開展朗讀活動,圍繞每期主題,學生可以朗讀詩歌、散文,也可以是經典片段,在朗讀中理解文字深層次的含義,體會作者當時的心境,與文字,與作者進行更加深層次的交流。
常言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對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廣大小學語文教師要以此為契機,積極更新教學理念,革新教學方法,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和總結,以探索出一套適合實際學情的語文教學方法,使學生健康、全面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王琎. 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低效問題的研究——基于課堂教學案例的分析[D]. 曲阜師范大學, 2016
[2] 郭艷華. 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實踐探究[D]. 海南師范大學, 2015
[3] 沙水花.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語言的有效性探究[D]. 廣西師范大學, 2013
[4] 葛姍姍.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課堂評價語運用的現狀與改進策略研究[D]. 沈陽師范大學, 2016
[5] 周濤. 新課標指導下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教學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