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善海
摘要:隨著社會的逐漸發展,對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多,但是因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發展歷史較短等原因,導致高職院校在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對高職院校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教學改革方面的工作進行具體分析,希望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和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啟發和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教學改革
近幾年,社會對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加,因此很多高職院校開設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對人才進行培養。為了向社會輸送更多優質人才,高職院校已經對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調整,按照就業導向性開展專業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等方面工作。下面對專業人才培養、教學改革方面的內容進行具體分析。
一、高職院校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
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教師需要掌握社會相關崗位需求方面的情況,制定相應的可行性分析報告,并且在各類數據的支持下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明確,進而實現有的放矢的人才培養和教學。具體來講,教師可結合企業崗位需求方面的情況對教學計劃進行制定,以就業為導向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轉變。“技師型”人才培養為高職院校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同時校方和教師也需要將高級應用型、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工作當作重點,對學生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能力等進行培養,為其今后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對教學計劃進行修改時,高職院校及教師還需要做好職業崗位群方面的調查工作,進而結合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培養,將數據庫系統、信息系統管理、計算機軟硬件等方面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此外,經濟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對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而言同樣較為關鍵,在掌握經濟管理、計算機基本原理等方面知識的基礎上,學生能夠對信息采集、數據分析、文字和表的處理工作等進行更好的應對,并且能夠借助互聯網平臺實現信息通信。最后,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程序開發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使學生能夠在今后工作中加入小規模管理信息系統開發、運維等方面的工作;專業外文資料的閱讀對學生而言同樣較為重要,基于此教師也需要對學生此方面能力進行培養和鍛煉,使學生能夠對企業生產一線方面的工作進行更好的應對,促進其職業能力的提升。
二、教學改革分析
(一)課程體系、結構方面的改革
為了對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進行更好的培養,實現培養目標,教師需要對課程體系、結構框架方面進行完善。對課程體系、結構等進行設計時,教師需要對高職院校學生自身能力、基礎、特點等進行掌握,設置更多專業技能培養方面的課程,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知識、綜合素質等方面的提升。在企業崗位技能需求的基礎上,對課程體系、結構等進行調整和改革,使學生掌握更多相關的學科知識及技能,促進學生發展。
(二)教學內容方面的調整和改革
高職院校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方面有一定要求,為了更好地培養復合型應用人才,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將實踐應用能力視為教學工作的核心,將更多實例融入教學內容中,使學生能夠利用所學知識對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相關的實際問題進行更好的解決。例如,教師將信息管理系統管理維護、技術分析等方面的知識融入教學工作中,并且對學生編制文檔、方案策劃、信息處理、寫作一類的技能進行培養,為學生提供更多上機實習機會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等。
(三)教學方法的調整及改革
高職院校教師進行教學時,需要對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本質進行明確,避免教學工作偏離預期目標。開展教學工作時,教師需要對應用實踐方面的內容和理論進行并重,對以往概念講解、解釋、舉例分析的教學方法進行調整,對問題教學法等進行合理應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布置問題和學習任務,要求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對問題進行解答,最后再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總結歸納方面的工作,為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礎。教師還可以通過理論先行,實踐緊隨其后的方法進行教學,按照抽象到具體的順序開展教學工作,避免對傳統先基礎后應用的教學方法進行應用,使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教學工作直接面向實踐應用。
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及企業用人需求,為社會輸送更多專業素質過硬的優秀人才,高職院校需要對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工作提高重視,針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對教學工作進行調整和改革,最終為學生就業競爭優勢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上文已經對專業人才培養及教學改革兩方面工作進行了具體分析,希望為高職院校及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教師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