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翌
摘要:心理暗示是一種生活中的常見心理現象,它分為積極心理暗示和消極心理暗示兩種,積極心理暗示有利于促進幼兒的成長。本文以幼兒教育為例,在分析積極心理暗示對幼兒純潔心靈的維護和幼兒的全面成長都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礎上,就積極心理暗示在幼兒教育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幼兒教育;積極心理暗示;作用
在幼兒教育中,通過積極地心理暗示,可以改進幼兒教育的效果,保護幼兒的心靈純潔,促進幼兒的全面成長。因此,我們提倡在幼兒教育中運用積極心理暗示。
一、幼兒教育中積極心理暗示的重要性
幼兒教育領域,教師常常用到暗示教育手段,一般采用語言暗示或非語言暗示兩種方式,使幼兒自主朝著教師的預期目標發展。暗示教育在幼兒教育領域有深刻的影響,積極心理暗示對幼兒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其重要性可概述為兩個方面:
(一)積極心理暗示有助于維護幼兒的純潔心靈。在幼兒教育中,暗示教育能再一定程度上克服傳統幼兒教育中強制命令的缺陷,通過間接含蓄的教育方式,使幼兒處于輕松愉快的教育環境中,在調動幼兒主動性、積極性同時,也能維護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幼兒排隊接水時,容易出現混亂問題,如果在飲水機旁的地板上貼上整齊排列的腳印,幼兒通常能受到積極心理暗示,隊伍前面的幼兒能夠踩著地上粘貼的腳印排隊接水,隊伍后面的幼兒也能自覺排隊。
(二)積極心理暗示有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幼兒時期是人們的重要發展時期,具有極大的可塑性,是人生發展的奠基時期。但應該看到,幼兒有自身特殊的身心發展特點與年齡特征,通常不具備良好的自制能力,認知水平有限,需要在積極心理暗示的引導下,從情感意志、道德認知、日常行為等諸多方面得到發展完善。
二、幼兒教育中積極心理暗示的具體應用策略
(一)語言暗示策略。語言暗示策略是幼兒教育中積極心理暗示的常用策略,教師通過語言暗示,將自身意圖更為明確地傳達給幼兒,對幼兒心理及行為形成更為直接的影響。大量的幼兒教育實踐表明,一味的說教往往令幼兒感到厭煩,此時,巧妙的語言暗示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比是較為常見的語言暗示,委婉恰當的語言暗示,能夠使幼兒免除心理恐懼。如幼兒坐姿問題,有很多幼兒覺得受了約束,不肯乖乖坐好,教師則常用語言暗示手段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幼兒一般具有好勝心理,教師可以運用語言暗示策略激起幼兒的好勝心,如“你真棒”、“你做得真好”、“老師相信你行”等,這些激勵性的語言能深入幼兒心扉,使幼兒變得自信而開朗,更好地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更好地實現既定教育教學目標。
(二)行為暗示策略。眼神暗示與體態暗示是幼兒教育中最為常用的兩種行為暗示方式。其中,眼神暗示是指通過眼睛將所要表達的態度及語言表達出來,教師的眼神和注視方式不同,能夠帶給幼兒不同的心理感受。如幼兒成功做好一件事情,教師可以給予幼兒肯定的眼神,幼兒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再如幼兒遇到挫折時,教師可以給予幼兒愛撫、鼓勵或安慰的眼神,從而帶給幼兒勇氣,激勵其戰勝挫折或困難。可以說,教師滿含愛意的積極心理暗示,能夠帶給幼兒巨大的影響,即便是幼兒出現違紀行為,教師采用微笑注視的方式,使幼兒意識到教師的心意,自覺主動改正錯誤,也比教師點名批評和大聲呵斥要好得多。教師多用鼓勵的眼神,使幼兒使幼兒感受到教師的期待,能夠給予幼兒無窮的動力,使其更好、更快發展。
除眼神暗示外,體態暗示也是良好的行為暗示方式。體態暗示通常采用手勢、表情、體態動作等手段,使幼兒更為清楚地明白教師的意圖。教師一個信任的目光往往能消除幼兒內心的膽怯;教師一次慈愛的撫摸往往能鼓勵幼兒有更大的進步;教師一個親切的微笑往往能幫助幼兒祛除心霾……可以說,教師采用積極的體態暗示,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幼兒,促使其不斷積極向上,從而形成“無言之教”的教育教學效果。
(三)榜樣暗示策略。幼兒教師可以利用自身及某個幼兒的美好形象來影響和教育幼兒,這就是榜樣暗示策略。如小班幼兒入園時,往往因為不能適應新環境而哭鬧,甚至惹得不哭鬧的幼兒也跟著哭鬧。這種狀況下,榜樣暗示作用通常能起到良好作用,教師贊賞那些沒有哭鬧的幼兒,為他們貼上笑臉、小紅花,或送給他們小禮物,促使其他幼兒效仿那些因為不哭鬧而得到獎賞的幼兒。榜樣暗示策略對提高幼兒的自信心與獨立性有良好的效果。
(四)優點激勵策略。在幼兒教育中,教師常常采用優點激勵策略,如讓幼兒評價誰最像“小老師”,讓幼兒評述同伴的優點,這通常能帶給幼兒動力,對幼兒形成積極心理暗示,促使幼兒能夠做得更好,也使得受贊許的幼兒期許下次能得到同樣的贊許。但應該知道,采用優點激勵策略時,不能過分贊揚幼兒,否則很有可能會引發其他幼兒的嫉妒心理,甚至導致被贊揚的幼兒受其他幼兒孤立。由此可知,教師應有意識地運用優點激勵策略,做到適當而行,唯有如此,才能對班中所有幼兒都起到良好激勵作用。
(五)情境暗示策略。通常情況下,心理暗示是受主觀心理因素制約的,外部環境能對主體形成心理刺激效果,產生心理暗示作用。為此,教師可以積極創設教育教學情境,從而強化情境暗示的效果。如幼兒園語言教學課程中,角色朗讀、角色表演、合作探究等手段對孤僻、冷漠或自大的幼兒都有積極影響,更好地投入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去。心理暗示就如春天的細雨般滋潤幼兒的心靈,特別是情境暗示,對幼兒起到教育和熏陶作用,對幼兒人格的養成也有積極影響。
結語
積極心理暗示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不僅能夠可以保護孩子,促進教育效果的改進,而且對于幼兒良好性格的培養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加強對于積極心理暗示的研究,以便在工作之中能夠取得良好的運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