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國柱
摘要:在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初,學術界就已經開始了對兒童語言的感知研究。而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學科,自從列入中國的義務教育體系中,一直為小學教學課堂上最為關注的課題研究點之一,研究的內容最多的就是“To speak English well”。對于如何說好英語,本文著重分析了小學英語朗讀教學模式的策略構建。
關鍵詞:小學英語;朗讀教學模式;構建
一、構建小學英語朗讀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朗讀是一種閱讀方式,同樣也是一種語言藝術。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敝v的就是語言的積累可以達到一種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說、讀、寫作為學習一門語言的基礎,必須成為小學生學習英語和老師進行教學英語的一個重要開端。同時,朗讀是一種綜合性學習活動,它能夠起到將耳、口、心、眼等活動貫穿起來,是將英語學好的一個重要的訓練方法。偉大的語言大師范存忠先生曾說過:“我體會到學語言與學曲子一樣。學曲子貴在能唱?!薄霸绯恳黄?,學生們就在屋外,樹下,千遍萬遍地讀,不到半年,舌頭聽使喚了,一些句子,不假思考就跑到嘴里來了?!笨梢妼W習英語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語感,只有這樣孩子才有可能將英語學好。
二、構建小學英語朗讀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當下我們小學義務教育在小學生的英語口語教育上一直存在著以下幾點問題:
(一)學生心理特點的階段性
1.小學生普遍自制力差,會受一些復雜化的語言影響,導致失去信心。
2.小學生注意力差,不能長時間地融入朗讀的環節中去。
(二)教學上的漏洞
1.老師教學方法過于傳統,無法提起學生對于英語朗讀的興趣。
2.學生朗讀“形而上學”,流于形式,課堂上常常被忽略。托音、節奏錯亂等現象嚴重,糾錯不及時。
3.教學過程中,專門的朗讀課程或朗誦時間較少,不易形成連續的朗讀效果。學生在沒有吃透新詞的基礎上,就開始接受新一輪的“強塞式”教學。
三、提供有效的科學方法
要達到我們想要的質變效果,首先要解決以上三點問題。所以,在構建小學英語朗讀教學模式中,我們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改良,尤其是充分利用學生在學校中的受教時間。小學生剛剛接觸一門外語大多時間不長,心理上都會存在一定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就是興趣培養的基礎。根據此理論依據,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以下四點對小學生英語朗讀教學模式進行前期的改善:
(一)英語晨讀,大聲朗誦
由任課老師引導,以精簡的英語短句、英語詞組為教學素材,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興趣的培養積累。同時,讓學生大聲讀出來,在同樣的環境中,可以增強對新事物學習的信心。
(二)興趣教學,競賽活動
由班主任及任課老師共同組織策劃以班級小組為單位的班級內部活動,訓練學生的發音準確性,以短篇的英語短文或精美的英語連句為素材,開展朗讀競賽活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及朗讀的效果。當然,競賽活動會有名次,設置一二三等獎項以獎勵優秀的學生,其他參與的學生也要有所獎勵,因為小學生還是以鼓勵為主,重在參與的樂趣和提高。
(三)溫故知新,養成習慣
在每次的英語課程教學前,任課老師讓學生先對上次課程的課文短句、詞組進行朗讀溫習,做到溫故再知新,以便使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形成習慣,習慣成自然。
(四)聽音附耳,累加語感
每天在課程結束前,聽一段英語對話或經典短句錄音,開始培養學生的聽力。因為聽和說是分不開的,語感靠轉述聽到的語言來增加,而學生在長久的語境中自然而然就會有對語感的體悟。
四、提供行進有序的宏觀把控
構建小學英語朗讀教學模式是提高小學英語課程教育水平的必經之路。真正貫徹和實現這一策略思想需要三方面的會師才可。
(一)校方
學校擔任教學模式的制定者和執行者這一無可厚非的角色,既是源頭亦是出口。在制定者和執行者高度統一的條件下,能否使學生在教學模式中成長、提高,是檢驗模式運作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
1.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不定時地注意學生的行為舉止,及時化解學生因學習壓力而產生的厭學情緒。
2.學校注意分配好教學資源。積極實現學生、家長和學校的三方互動,在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
3.宏觀檢測,及時發現在教育模式中出現的其他問題。
(二)學生
學生是該教育模式的唯一受眾群體,擔任著反饋該教育模式改進或修補的“鏡子”角色。因此,學生是推動教育模式改良升級的核心動力。
(三)家長
1.隨時掌握學校的動態和學生的心理活動,做好雙方的“調護師”。
2.言傳身教當之無愧,做好表率,監督學生的學習、提高及成長。
3.利用合適的時機進入孩子們的微觀心理世界,做好孩子人生的第一導師。
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小學生英語朗讀的教育模式才能順利開展,在層層的呵護下,中國的未來青春花朵才會健康成長。
五、結論
英語這門學科進入小學生的課堂上,不僅豐富了義務教育的教學體系,而且使得學生的學習成長更加全面,國民整體文化素質普遍提高。這是一項重大的惠民教育工程,學好英語又從基礎開始,針對基本功——讀寫能力,提出了“小學英語朗讀教學模式的策略構建工程”,編導緊跟這一工程的背景、現狀及整合多方提出的改良方法進行淺析,旨在挖掘有效利用這一教學模式的推動力,為學生、校方、家長三方的合作互動提供理論支持。量變促成質變,朗讀即是量變的開始,是量變的關鍵期。鑒于此,希望在義務教育尤其是小學生英語朗讀方面有更多的教育先行者們給出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