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璇
摘要:工程造價專業的教學改革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更應適應大環境的需求。如何有效地進行工程造價專業在職業教育中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是高職院校面對的重要問題。以此展開探討,引入典型工程的專業教學模式,希望能為提高本專業教學質量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職業教育;工程造價;典型工程;教學改革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建筑業發展如火如荼,建筑市場趨于規范化,與之相對應的高職院校建筑類專業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高職院校的工程造價專業進入瓶頸期,也顯露出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促進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改革,提高專業教學質量,如何組織一體化教學,都成為當前高職院校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本文將以一體化教學為基礎,探討基于典型工程的工程造價教學,希望能對當前的工程造價專業教育盡綿薄之力。
一、工程造價教學現狀
(一)專業課程設置單薄
從最早出現在1952年的建筑經濟教學目錄中,到2011年成為目錄內專業,工程造價專業并不是一個新興專業。專業獨立以后,其內涵發展更深更細,但同時與其他相關建筑類專業聯系越來越少,在教學中往往缺乏相互之間的聯系,難以形成合力共同組織教學,教學效率難以提升。
(二)理論脫離實踐
縱觀工程造價課程教學,大多是以純理論、分章節教學為主。這種教學方式在學歷教育中占主導地位,但是在高職院校內則略顯水土不服,這與當今職業教育的特點有關,特別是工匠精神提出后,實踐性教學理念突出,實操能力要求提高,純理論教學與職業教育漸行漸遠。在教學過程中,實踐性嚴重缺失,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鍛煉。
二、工程造價專業教學改革對策——基于典型工程的教學
(一)改革課程體系
從純理論教學向一體化教學發展,與建筑制圖、建筑工程技術、房屋建筑學、建筑施工組織與管理等專業課形成合力,制定一體化教學體系,共同進行專業類教育。課程之間相互聯系,以一個典型工程為紐帶,從識圖、制圖部分人手,通過建筑工程技術與房屋建筑學等相關課程的學習,建立框架模型,而后介入工程造價的教學。這樣一來,既有熟悉的案例進行教學,減少學生的陌生感,又有案例做支撐,將純理論教學具體化、模型化,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不同深度的典型工程,既可以橫向地從典型工程的體量與規模出發,又可以縱向地從不同的建筑結構出發設置課程標準,還可以從建筑工程造價、安裝工程造價、管道工程造價等不同角度建立課程體系。
(二)改革教學方法
典型工程作為整個一體化專業教學的橋梁和紐帶,在整個教學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直接通過圖紙作為教學手段,先識圖、再讀圖,從圖紙人手,借助PPT等教學媒介引入理論,將理論教學直接應用到實踐操作中,既能強化理論學習,又能提高實際操作能力。
1.教學更直觀:通過典型工程的圖紙、PPT、工程實際資料等將抽象的理論轉化成學生易于接受的、直觀的、生動的案例。高職院校可以選用自己學校的某建筑作為典型工程,不管是在建工程還是已落成工程,學生都可以很直觀地參觀學習。也可與企業定向合作,定期觀摩優秀企業的典型工程或重點工程。
2.實踐性更突出:在教學過程中盡量選取在建工程,使學生可以實地調研。在了解工程概況、熟悉圖紙后,通過教師指導,自行開展實訓,并可與施工現場項目預算員交流溝通,這樣不但可以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還能有效提升自己的專業業務能力,同時進行查缺補漏,對理論學習進行支撐和補充。這種實踐性也為學生下一步踏上工作崗位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他們走出校門便可獨立頂崗。
3.主動性得到提高:一體化典型工程的教學,往往是多課程、多線程的同時教學,學生必須綜合學習,且需要將多門課程融會貫通,教學可以采取啟發式,這就要求學生必須主動學習,并將所學知識糅合在一起。
(三)實現校企合作
典型工程教學的基礎是具備典型工程,典型工程的選取往往需要成熟的、規范的建筑企業所做的典型的、成功的建筑工程。高校可以選取校企合作項目作為典型工程。作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是實現相關專業的就業,作為從學生到社會人過渡的平臺,學校應該在學生在校期間就為他們奠定基礎,通過校企合作項目讓學生體會到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通過典型工程的紐帶作用,實現校企合作,并最終實現企業和人才的雙向選擇。
三、結束語
工程造價專業的教學改革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更應適應大環境的需求。基于典型工程的一體化工程造價教學,結合工程實際與教學目標,從實踐性、直觀性、主動性、綜合性等方面進行人才培養,具有先天的優勢,也具有十足的必要性。只有結合實際,通過適當的典型工程教學,方能產生明顯成效,為社會和國家培養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