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子和
摘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和教育方式漸漸難以適應新時代大學生的要求,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教育有機結合是一項緊迫而又全新的課題。
關鍵詞:創業教育;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探索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培養大學生創業精神,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新視角。應充分利用高校普遍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功能,更新教育思想,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調整教學內容,增加實踐教學,激發學生創業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
一、兩者教育內容具有良好融合性
教育內容是由教育目標決定的,創業教育也要以理想信念教育、艱苦創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團結協作意識的培養為教育內容,從而激發大學生創業動機,塑造其創業素質。各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意識和創業目標教育過程中,常常把本校或者社會各界成功人士的典型事例作為創業教育的示范教例,用他們的典型事例教育、引導大學生把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和人民統一起來,激發大學生為國創業的強烈欲望。創業教育作為開發和提高大學生創業素質,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和創業心理品質,使他們成為具有開創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教育過程本身就滲透著理想信念教育的各個環節和內容,創業教育在內容上不僅是一種生存教育,更是一種高層次的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教育和健全的人格教育,它包含著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的內容,和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必然的內在聯系。
二、兩者教育方法具有相互依托性
除了理論灌輸之外,二者都在不斷探索具有時代特征的教育方式和載體,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都注重理論教育、養成教育、實踐教育的有機結合,在高校教育中發揮著保證作用。在保障第一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時,把創業實踐引人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來,在實踐活動中,各高校通過建立創業實踐基地和德育基地,組織廣大學生深入到基層、深入到企業、深入到社會進行廣泛的市場調查和社會考察,在創業實踐中長知識、增才干,這樣有針對性的創業教育能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體化和現實化。在創業實踐中去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對個人理想信念的形成、誠實守信品德的養成、職業道德的培養都有良好的促進。
三、借鑒創業參與式教學方式,發揮環境育人氛圍
參與式教學法是創業教育常規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是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靈活多樣、直觀形象,在教學過程中,參與式教學注意教師與學習者之間以及學習者相互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反饋,使學習者通過學習能深刻地領會和掌握所學知識,并能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在教學過程中,該方法還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吸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做到創新與繼承相結合,教師功能上從“傳授知識給學生”到“知識共建”,教師僅是“導演”,學生才是課堂中的主角。因此,在思政教育理論課及過程中,借鑒此教學方法能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入腦、人心,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濃厚的參與式教學氛圍的熏陶中,充分發揮體驗、交互式手段,更好地吸引廣大學生的參與,實現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互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創造力和社會責任意識,把大學生創業經歷和引導大學生理想信念結合起來,把大學生創業艱辛和培養大學生艱苦奮斗作風結合起來,把誠實創業和誠信做人結合起來,把創業團隊協作和大學生團結合作結合起來,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在創業教學氛圍中升華。
四、依托創業教育理念 突出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
創業教育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教育觀念、教育思想的創新,是貫穿高等教育始終的教育理念,傳統思政教育手段顯然缺乏理念和思路上的創新。為更好適應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教育有效結合的要求,學校要更新思想觀念,切實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觀念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從“以人為本”的新理念、新認識出發,有助于滿足大學生不同層次的精神需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助于發揮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創業教育作為強調自我育的一種教育思想,具有積極的主動性,要實現教育目標,必須調動教育對象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受教育者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才能實現,它是大學生思想品德培養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徑。在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是互動的關系,要注意發揮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兩者的積極性,建立一種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學習的新關系,從而增強受教育者的主動性,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五、關注創業實踐活動,打通思政教育與社會接軌的橋梁
實踐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內容和環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社會的課題,脫離了社會去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只有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接軌,才能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豐富營養。把企業引入校園將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新的前進動力,為引導大學生明確學什么、怎么學,將來能夠干什么,明白社會的需求,把企業家成功規律作為大學生創業規劃的主線;把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中的價值觀、德育觀、社會觀等傳統美德繼承和發揚,用成功企業家的創業經歷和現實管理經驗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指路引航,讓大學生實現全面發展這個思想政治教育的高級目標,讓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三貼近”,扎扎實實做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案教人。把企業文化剖析、企業成長歷程、企業運作項目和大學生思想引導、大學生涯規劃和社會實踐有效對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引入和專業相關的企業文化知識和實踐活動,通過企業這個教學平臺,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把著力點放到解決大學生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上來,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調動和激發了大學生們解決思想問題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總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新理念,高校學生的創業教育受到教育部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而思想政治教育滲透于高校教育的各個方面,在大學生創業教育中有著具足輕重的作用。把大學生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來,加強對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和職業能力的培養,更好地指導大學生創業實踐的開展,提高大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楊洪英. 試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業教育的關系[J].思想教育,2010(11)
[2] 張曉婷.當代大學生創業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國教育,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