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怡怡
摘要:政治學科作為學校德育主陣地,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有重要作用。核心素養是新課改的要求,本文要求初中政治教師把握核心素養的內涵,更新教學理念,啟智課堂,不斷改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法,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從而促進立德樹人的德育目標。
關鍵詞:初中政治學科;含義;內容;學科核心素養
政治學科是學校德育的主陣地,在教育改革領域,2016年眾所矚目的中國學生核心素養體系得以發布,新學科標準將以學科核心素養作為學業質量標準、教材、教學、考試的總綱。教師需要更新教學理念,起智課堂,在改進學科核心素養的方式方法上進行不斷實踐研究和反思。
一、初中政治學科學生核心素養的含義和內容
所謂核心素養,即在特定情境中,利用和調動心理社會資源,以滿足復雜需要的能力,創造性、問題解決、合作交往、道德素養、信息素養、文化技能、公民素養等都屬于核心素養的范疇,是社會發展提出的新要求。
初中政治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包括四個層面的內容: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公共參與。
二、培養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意義
(一)以課標為指導,核心素養為框架,達成三維目標與核心素養的有效融合
《上海市中學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指出:“本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引導學生獲得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基礎理論常識,運用唯物辨證的思維方法,形成觀察、分析和解決品德成長和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社會主義的道德品質、法制觀念和健康的心理,增強社會責任感,初步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終身發展奠定公民品德和思想政治素養基礎。” 核心素養的提出是對課標的又一次升華。核心素養更加側重于教學過程的整體性,即在教學過程中啟發學生心智,自覺地將素質能力的提升與學習過程融為一體,實現個人知識體系、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素質能力的共同提升。具體到教學實踐過程中,要以核心素養為框架,以政治認同、法治精神、道德意識、共同參與為要素,達成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的有效融合。
(二)增強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真正實現育人價值
作為政治課,旨在引領學生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在社會生活中,通過處理與自身、與他人集體、與國家和社會的關系,逐步培養起做人做事的穩定的思維方式、觀念系統和行為習慣。它融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國情等相關內容,旨在促進初中學生道德品質、健康心理、法律意識和公民意識的進一步發展,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是一種綜合素養,是一種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指學生,真正實現立德樹人的育人價值。
三、培養政治學科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
(一)以“多元交互式”課堂觀察法,量化課堂,全方位關注學生
“課堂觀察”作為一種研究課堂的方法,由美國課堂研究專家弗蘭德斯1960年提出,是觀察者運用一定的工具對課堂的運行狀況進行記錄、分析和研究,以此謀求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和教師課堂行為優化的一種課例評析活動。
我參加我校課堂觀察小組已有半學期多,在上課過程中,我會關注核心素養培育行為的每一條目,全方位關注學生,以促進核心素養的全面培養。如我在上六年級《建立真摯的友誼》這一課時,觀察組的老師給出的評價指標及數據(見上圖)。
(二)教學形式多樣化
政治課教學既要有知識的深度也要有情感的溫度。“情”與“理”相互促進。以社會熱點問題為載體,及時傳達和解讀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對學生進行時政教育是思想政治課作為德育課程的內在要求,也是政治教師應有的責任與擔當。
課前5分鐘時政演講是我政治課必經流程,尤其是九年級,知識點必須與時政、熱點聯系起來,才能真正理解教學內容。
(三)開展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意識
《上海市中學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中關于學科能力“觀察與分析能力”表述說:“(初中階段)能夠認真觀察社會生活現象,提取相關信息,并運用所學心理、道德、法律、國情的知識,全面解釋、說明相關社會生活現象。”思想品德學科是社會科學的一部分,因此,在思想品德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指導學生關注社會,培養主人翁意識。
教師可就一個切實可行的主題細化為幾個小主題,讓學生每幾人為一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分別選擇一個小主題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確定探究方法與步驟,利用實地問卷調查、采訪調查、查閱資料、實踐體驗等途徑收集相關資料,并對問題進行深入觀察與分析,從而找到解決方法。
(四)開展課堂小組合作教學,突出學生主體意識
教師要善于把課堂還給學生,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發揮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幫助、激勵作用。教師要善于傾聽學生的見解,引導和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合作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沒有學生的精彩就沒有教師的精彩,教育的核心要義是增強學生自主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小白板教學一直是我校課改的傳統項目,我在政治課上也經常運用小白板來培養學生小組合作能力。如六年級《建立真摯的同學友誼》這一課中,我設計了“為張育登同學尋找好朋友”的環節,以6人為一組圍坐的形式,確立好小組長,在組長的帶領下完成各項任務,在課堂上,學生在相互幫助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注初中生發展,培育核心素養,是作為政治教師的一項重任。在教學工作中將充分挖掘學科核心素養內涵,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不斷尋找學生最近發展區,在提高教學實效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使政治學科真正發揮立德樹人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上海市中學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10月
[2]崔瀟:《思想政治課核心素養培育探究》——《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年06期
[3]王馨樂:《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途徑探析[J]》——《才智》2016
[4]方培君.讓學生終身受益:淺談思想政治課的核心素養[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