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麗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新時代。在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區塊鏈等新興技術不斷涌現的今天,更加需要對成本管理做深入研究。共享服務的理念與實踐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本文對近年來國內外基于共享思想的成本管理研究相關文獻進行了梳理,希望可以為新時代的成本管理研究提供最新理論依據。
【關鍵詞】共享;成本管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價值鏈
一、時代背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已經進入世界前列。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新時期,我國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這一目標的實現過程中需要嚴格把控各項成本。特別是在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區塊鏈等新興技術不斷涌現的今天,更加需要對成本管理做深入研究,以促進經濟健康發展。
共享服務的理念與實踐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據調查, 世界500強企業中近90%已經在其職能管理領域中應用了共享模式。財務共享模式的發展之快使其逐漸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焦點。
二、國內外研究綜述
經查閱文獻發現,自1993年Gunn Partners公司的創始人Robert Gunn、Johnson&Johnson;公司的David Carberry 等人首次提出共享思想以來,國內外學者關于共享思想的研究層出不窮。本部分將著眼于近年來國內外基于共享思想的成本管理研究相關文獻的綜述。
(一)國外研究
從國外的相關研究文獻內容來看,共享思想最開始應用于跨國公司。2002年,經ACCA Report 調查研究發現,70%的全球500強企業以及90%的跨國公司已經實施財務共享服務,其實施結果顯示企業的運營成本平均降低了35%~50%。
Bob(2000)對全球500強企業進行案例分析后發現共享服務不僅有降低成本的效果,而且在提高質量和效率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Lee等(2000)基于信息共享無成本、共享信息質量完美的假設前提下,提出一個兩層供應鏈信息共享價值創造模型,認為通過共享需求信息,制造商能有效降低庫存成本,減弱“牛鞭效應”。Bergeron(2003)通過案例分析,提出財務共享服務就是一種處于不同部門、單位的服務集中于一個新的、半自治的組織內,專門為集團的子公司、母公司等內部顧客提供降低成本、創造價值的服務。
(二)國內研究
與國外研究相比,我國基于共享思想的成本管理研究起步較晚,但是相關理論及實證研究發展比較迅速。
中興通訊是國內首批構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企業,并且被公認為財務共享的最佳實踐。近年來有多位學者對中興通訊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進行了深度剖析與解讀。張瑞君(2008)發現共享服務中心的構建可以顯著降低中興通訊的日常會計業務處理成本,提高效率,并從其創新路徑圖出發,總結歸納出創建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方法論。陳虎(2015)分別對中興通訊全球財務共享管理體系的五個系統(影像管理系統、網絡報銷系統、財務核算系統、電子檔案系統以及資金管理系統)進行了詳細描述,,指出該項信息系統規范了全球分支機構的信息傳遞路徑,保證了核算流程的高效與統一,提高了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透明度,簡化了集團成本管理流程,降低了各項集團成本。朱麗娜(2017)認為中興通訊全球財務管理體系的職能分布,縱向分為“6+1”個模塊,橫向分為執行層、控制層、指導層3個層次。由其業務財務團隊(執行層)依托財務分析,提供優化方案,以實現成本的持續優化。張敏(2018)對中興通訊財務共享模式的構建進行了必要性分析,指出中興通訊整個財務共享服務最初建立的作用就在于降低財務部門成本,包括人力資源成本與管理成本。并且其實施成果顯示,通過財務流程標準化改革,中興通訊集團財務部門成本顯著降低。
除了個別經典案例分析之外,還有學者從行業、集團或其他角度對財務共享模式進行了理論研究。周江虹(2012))通過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的共享,采用數據和單據分開傳輸與劃小核算單元的辦法來實現財務業務一體化,從而有效降低了煙業的生產成本。何瑛(2013)提出在云計算背景下,企業集團通過持續的財務流程再造和IT協同整合,將逐步實現財務集中、財務協同、財務共享向“財務云服務”的轉型,旨在提高資源管理精細化程度、降低成本,實現可持續的價值創造。齊源(2007)從庫存成本、生產成本及交易成本三個角度分析了信息共享對成本的影響機理,并指出完整的供應鏈信息共享系統可以實現縱橫雙向的信息傳遞。韓麗萍等(2011)研究了信息共享對供應鏈時間壓縮及成本的影響,提出信息共享可以為供應鏈上的成員降低總成本,但是對零售商和分銷商的平均缺貨成本負面影響較大,并且信息共享帶來的利益分布極不均衡。
部分學者還對基于共享思想的成本管理做了實證研究。肖靜華等(2014)放松了傳統模型中供應鏈信息共享無成本和共享完美信息的假設,通過實證分析發現信息系統可以顯著提升信息共享的效率,降低庫存成本,帶來更多價值,并且構建了供應鏈最優庫存模型。金蓮花、王華(2016)以已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33家企業集團和與其配對的未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企業集團為研究對象,發現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競爭力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
(三)綜合述評
通過上述文獻梳理,我們發現國外學者在共享思想的啟發下提出了財務信息共享模式(一種半自治的業務組織,且該組織有其自身的組織架構),主要探討了如何構建財務信息共享模式,并分析了該模式對企業成本及價值創造的影響機理。與此同時,我國學者在基于共享思想的成本管理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從最初的信息共享到現在的以財務共享為趨勢的研究,其本質都是對財務信息的共享,以供應鏈、價值鏈等為研究主體,通過對財務流程再造,打造財務共享服務平臺,降低供應鏈各環節成本,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Denburgh E V, Denis C. Doing more with less [J] Electric Perspectives, 2000,25 (1)
[2]Hau L. Lee,Kut C. So,Christopher S. Tang.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Two-Level Supply Chain[J]. Management Science,2000,46(5).
[3]齊源.信息共享對供應鏈成本優化的價值分析[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7(01):40-41.
[4]陳慧芳.基于交易成本理論探討供應鏈企業間的信息共享問題[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31):411-412.
[5]張瑞君,陳虎,胡耀光,常艷.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研究及實踐[J].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2008(03):19-27.
[6]張瑞君,陳虎,張永冀.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服務的流程再造關鍵因素研究——基于中興通訊集團管理實踐[J].會計研究,2010(07):57-64+96.
[7]韓麗萍,滕英躍,孫保華,趙紅梅.信息共享對供應鏈時間壓縮及成本的影響[J].煤炭經濟研究,2011,31(02):52-56.
[8]周江虹.煙葉生產成本控制中財務業務一體化模式探討[J].財會月刊,2012(23):61-63.
[9]何瑛.基于云計算的企業集團財務流程再造的路徑與方向[J].管理世界,2013(04):182-183.
[10]何瑛,周訪.我國企業集團實施財務共享服務的關鍵因素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13(10):59-66+97.
[11]肖靜華,汪鴻昌,謝康,陳行.信息共享視角下供應鏈信息系統價值創造機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4,34(11):2862-2871.
[12]陳虎,趙旖旎,黨梅梅.中興通訊全球財務共享的信息化實踐[J].財務與會計,2015(15):24-26.
[13]朱麗娜.中興通訊基于共享服務的全球財務管理[J].企業管理,2017(06):60-63.
[14]孫建強,姜亞男,于洋.“2+1”共享模式下的成本管理研究[J].財會月刊,2017(13):35-40.
[15]張敏.中興通訊財務共享模式研究[J].財會通訊,2018(05):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