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巧
摘 要 在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當下,高校就業指導課作為幫助大學生提升就業力、樹立就業觀的重要課程,只有借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才能突破現狀。本文在闡述了“翻轉課堂”價值意蘊的基礎上,從理論依據、教學目標、實施程序、實施條件和教學評價五個方面對高校就業指導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探析,以期對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 就業指導 翻轉課堂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5.049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UANG Qiao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Hunan 423000)
Abstract In the increasingly grim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college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s as an important course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their employability and establish a view of employment, only by leveraging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can break through the status quo.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value of "flipped classroom" and analyzes the teaching mode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college employment guidance from five aspects: theoretical basis, teaching objective,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 implementation condition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hope to have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Keywords employment guidanc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高校就業指導課是一門幫助大學生科學規劃職業生涯,大力提高就業能力,樹立正確就業觀的公共必修課。但該課程開設以來,出現的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效果不佳等問題,都說明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當前的需求。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到來,不得不說是高校就業指導課的一個福音。“翻轉課堂”是以信息化環境為依托,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資源,課前學生觀看學習教師發布的教學視頻,課上師生一起完成作業答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1]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高校就業指導課程中,無疑是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極好的突破口。
1 “翻轉課堂”助力“就業指導課”的價值意蘊
高校就業指導課的全稱是“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包括建立生涯與職業意識,職業發展規劃,提高就業能力,求職過程指導,職業適應與發展,創業教育六大教學內容。就業指導課的特點:一是實踐性;二是針對性;三是參與性。只有采用針對性的教學內容,積極發動學生參與到教學實踐中,才能實現教學目標。但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采用大班(合班)上課,教師講,學生聽的形式,參與感和互動性都不強。不同專業的學生合到一起上課,很難針對性的進行職業指導,教學內容往往空大泛。[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利用三個“翻轉”解決了這個問題。首先,翻轉課堂之“翻轉時間”:傳統課堂是先教后學,翻轉課堂是先學后教。在授課前設計學習任務單,利用慕課、微課等方式,提供視頻、圖文、書籍資料等讓學生自主學習,隨后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具有針對性。其次,翻轉課堂之“翻轉角色”:傳統課堂以教師為中心,翻轉課堂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促進者、合作者,學生是自己的職業指導師,大大增加了參與感。再次,翻轉課堂之“翻轉方式”:傳統課堂以單一講授為主,翻轉課堂強調多樣互動教學法。[3]如游戲教學法、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啟發教學法等,增加了實踐性。
2 就業指導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析
2.1 理論依據: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對現實純粹真實客觀的反映,而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解釋或者假設。學習也不是教師灌輸,而是學生主動意義構建。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應當把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習者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新的知識經驗。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應該是在具體的情境下,在他人的指導幫助下,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協作、交流、互動,將知識經驗同化或者順應到自己已有的體系中,最后實現意義建構,即深刻理解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4] 因此在教學模式和教學設計上,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創設生動豐富的情境,利用各種信息資源,支持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最終完成意義構建。
2.2 教學目標:知識、技能和態度目標有機翻轉
教育部在2007年7號文件《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提出了本門課程的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是認識自我、職業及社會環境;了解就業形勢與政策法規;掌握勞動力市場信息等基本知識。技能目標是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技能、生涯決策技能、求職技能等通用技能。態度目標是激發職業生涯發展意識,樹立正確的就業創業觀。“翻轉課堂”模式對教學目標進行了翻轉:一是對教學目標重點進行翻轉。傳統課堂課中講解低難度知識,課后復習高難度知識;翻轉課堂則把低難度知識放在課前自主學習,把高難度知識放在課中學習,是對教學目標重難點的翻轉。二是對教學目標順序的翻轉。日常熟悉的三維目標順序,是從知識到技能再到態度目標。而翻轉課堂通過網絡平臺進行課前學習,參與頭腦風暴、問卷大調查等相關活動,大大激發了學生意識覺醒,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轉變,然后在課堂中在對知識進行內化,技能進行操練,是對教學目標順序的翻轉。
2.3 實施程序:課前、課中、課后三位一體程序
翻轉課堂突破傳統課堂的桎梏,形成了課前課中課后三位一體的翻轉程序(如圖1)。為更好的闡述這一教學模式,筆者以就業指導課中“面試技能”這一節為例。[5]
翻轉課堂之“課前自主學習階段”:教師利用網絡平臺如“超星泛雅平臺”發布教學視頻“面試基礎知識”,配套學習資料如“直擊面試現場”視頻,“面試寶典”書籍等供學生參考。15分鐘微視頻濃縮知識點,多樣化學習資料滿足了共性與個性的統一。同時布置學習任務單,如:“完成課前檢測1-5題。”學生在網絡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完成視頻觀看和學習任務單,并在討論區留下困惑。教師通過網絡后臺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進行實時監督,采用大數據服務,梳理學生最感興趣的知識點,最難理解的知識點。并根據師生互動答疑過程,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翻轉課堂之“課中面對面教學階段”:教師在課始對課前知識點進行簡要回顧,喚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隨后,創設教學情境“面試現場”,把教室提前布置為面試場景,開展“結構化面試模擬”、“無領導小組面試模擬”、“面試案例分析”等教學活動,讓學生親身參與,體驗面試感覺,操練面試技能。整個過程教師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旨在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翁,自己的職業指導師。課堂小結由學生在老師指導下暢談自己的所感所悟所得,完成自我建構。
翻轉課堂之“課后咨詢輔導階段”:教師在課程結束后,應該根據學生課中的表現,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咨詢輔導”。因為就業指導課是公共大課,上課間很難顧及每個學生個性化需求,在課后對學生進行個別咨詢輔導是很有必要的。同時,師生都應該對課堂教學進行及時的反思和總結,教師重在教學效果的反思,學生重在學習所得的反思。在“課前、 課中、課后”三位一體的實施程序中,“在線交流”、“線下討論”和“評價反饋”是貫穿其中,體現在教學的各個環節當中,這樣才能真正完成就業指導課的教學目標。
2.4 實施條件
就業指導課翻轉課堂模式是隨著信息化教學發展而出現的,自然離不開網絡化教學環境的支撐。課前,教師需要借助“超星泛雅”等網絡平臺發布教學視頻、安排學習任務。學生也需要計算機、手機等終端登錄網絡平臺進行學習。其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教師不是一個教書匠,必須具備信息化教學的操作能力,比如教學視頻制作,網絡平臺管理能力等,還需要具備翻轉課堂教學技能,如微課設計能力、翻轉活動設計能力等。最后,學生在接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時,也需要改變觀念,加強自我管理能力。因為翻轉課堂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意義構建,如果學生沒有參與,只是應付了事,教師雖有監督卻無法完全制約,將會在實際實施過程中與教學初衷相去甚遠。
2.5 教學評價
就業指導課評價方式往往采用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方式進行。平時成績多數是由考勤率作為參考,而期末考試成績多數為紙筆測試,這樣的方式容易注重結果性評價,忽視過程性評價。不僅如此,就業指導課需要達成的正確的就業觀、熟練的求職技能等教學目標并非紙筆可以完全測試。所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評價應該從多個維度開展,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與學生互評、小組與小組互評、學生自我評價等。不僅如此,采取情境模擬、社會實踐、團隊比賽等多樣化測試方式,也比單一的紙筆測試更能體現就業指導課的特點。
【基金項目】本文系湘南學院2016年度校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教學模式探析”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6-18 )
參考文獻
[1] 何朝陽,歐玉芳,曹祁.美國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148-151.
[2] 趙敏.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類課程教學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6(03):88-90.
[3] 許欣,李焱.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2015(09):268-269.
[4] 陳曉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23-24.
[5] 鄭曼瑤.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以《職業生涯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為例[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06):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