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利華 李景濤
摘 要:新醫改的最終目標是從根本上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新疆兵團基層衛生人才隊伍素質及業務水平直接影響著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高低。人才隊伍建設是實現新醫改目標的突破點,也是建立高效率基層醫療服務衛生體系的重要保障。調查發現近年來兵團團場醫院存在人才隊伍不穩定、人才流失較大等嚴重問題,團場醫院對具有較高醫療業務水平的專業人才極具缺乏。本文從兵團基層醫院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出發,并結合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為充實兵團團場醫院人才隊伍建設、優化人才隊伍及搭建積有效人才發展平臺,也為解決團場職工“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奠定堅實優秀人才基礎。
關鍵詞:兵團 基層醫院 人才 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R7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2(a)-0235-02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成立以來既承擔著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的重要使命,包括14個師、8個市、176個農牧團場、2000多個基層連隊,兵團團場大多分布在邊境沿線、沙漠戈壁邊緣等偏遠地區,極其惡劣的自然生態環境始終威脅著兵團人的健康[1]。團場醫院作為兵團系統三級衛生醫療服務體系中的基層單位,長期以來擔負團場職工、家屬及附近農牧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和基本醫療衛生保健服務,為兵團經濟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由于特殊的時代背景和種種歷史原因,兵團的優勢醫療衛生資源長期以來多集中在兵、師醫院地,占兵團人口總數73%的團場職工僅占不到30%的衛生資源,團場醫院衛生資源少,服務能力和水平都相對較低[2]。近年來,在中央和兵團黨委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兵團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取得了大幅的進步,衛生服務體系得以不斷完善,醫療衛生服務硬件設施不斷更新,衛生服務的供給和利用率也明顯增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兵團團場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兵團團場農牧職工的收入不斷增加,職工對基本預防保健和疾病診治的要求逐步提高。但是兵團基層團場醫院卻不得不面對出現醫療人才數量不足、學歷參差不齊、人才隊伍不穩定、人員流失嚴重等現實問題,導致團場醫療服務體系面臨著設備閑置等困境,嚴重制約兵團農牧團場基層醫療機構的進一步發展[3]。
黨中央、國務院于2009年提出新醫改的目標是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從根木上解決職工“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團場醫院作為兵團公立醫院改革的突破口,改革成敗關系到新醫改的政策福利能否真正下沉到基層并最終實現大病不出團的改革目標。實現這一目標的主力軍是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筆者認為,必須想方設法地建設適用于兵團基層醫院的人才隊伍,提高基層醫院醫療技術水平,積極采取措施吸引人才、培養人才,想方設法留住人才。筆者以新疆兵團農八師149團醫院為例,介紹該院近年來在人才培養、人才梯隊建設中的經驗和體會,探索具有團場醫院特點的人才管理模式,并為其他團場醫院人才隊伍建設提供參考和借鑒。
1 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管理制度
醫院管理者要根據兵團、師/市、團場的統一規劃和本團職工的醫療衛生需要制定長期人才梯隊建設規劃,有計劃地吸引和培養較高素質的醫療人才,在實施醫院管理的過程中要時時體現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將管理重點向臨床一線醫務人員傾斜,在勞動報酬、崗位設置、工作環境、醫院文化等物質和精神待遇上體現出“人才優先”的理念,在工作中真正做到理解人才、重視人才,要主動滿足醫務人員各種合理的要求,充分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4],還要善于通過情感溝通管理和醫院文化管理,使醫務人員真正參與到醫院的運行管理中,讓他們有歸屬感、獲得感、以主人翁的姿態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
2 建立合理的薪酬體系,穩定和壯大醫學人才隊伍
醫院的管理者要認同薪酬待遇是留住人才,穩定和壯大醫學人才隊伍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我們在倡導無私奉獻的兵團精神同時,還應充分重視薪酬的激勵作用在以人為本的醫院管理中的作用和價值,基于團場職工的平均收入并參考教師、公務員等行業的收入建立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按照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的原則,讓醫院內部分配向關鍵崗位,業績顯著人員傾斜,體現出優秀人才的價值,將醫院的薪酬管理納入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將績效考核同醫務人員的薪酬、晉升、福利等結合起來,尤其要激勵年輕醫務人員的工作熱情和學習熱情,不斷的提高優秀人才的待遇,為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打下穩定的物質基礎[5]。其次,醫院管理者還應重視對員工精神待遇的提高,注重醫務員工在工作中的成就感、勝任感、受重視及個人成長等因素的重要作用,全面把握醫務員工的真正需求,以達到員工精神層面的滿意,實現醫院發展、個人成長的“雙贏”。
3 搭建符合基層醫院實際的成長平臺,提高醫務人員工作滿意度
醫院管理者要為員工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平臺,多為醫務人員創造外出學習、交流和定期專業培訓等機會,努力提升員工的業務水平,讓醫務員工的專業進步成為醫院提供的最大福利之一。充分把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的良好時機,加強與上級(師級、兵團級)醫院或醫學、高等院校、研究機構等的合作,使職工不斷拓展視野、提高醫療水平。具體做法例如:定期選派技術骨干外出進修學習,定期請上級醫院專家來院指導工作及建議單位之間長期協作等[5]。根據團場醫院的實際情況,不斷引進新技術、新項目,大力提升團場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為廣大農牧職工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同時也為員工創造了自身提升的機會,增加員工的工作滿意度[6]。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醫院管理者要有意識地利用便捷的互聯網來進一步完善繼續醫學教育,有效利用網站遠程教育模式,鼓勵醫務員工參與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學習。
4 打造具有兵團特色的醫院文化,創建自由開放的醫院氛圍
醫務員工作為一個知識和技術群體,更需要管理者施以信任、尊重和寬容,管理者與醫務人員之間要相互理解,增強溝通。管理者通過定期員工座談會、私下談話等方式與員工平等交流,減輕員工的心理壓力,創建和諧的工作氛圍,增強員工對生活對工作的滿意度。醫院管理者要借助各種形式建立以“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為主要內涵的兵團精神為醫院文化,在制度上要完善員工培訓機制,重視教育的投入,不斷提升醫院的文化層次;在觀念上要提倡終身學習、不進則退的思想理念;在行動上要創造條件、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把醫院文化建設當作一種覺悟、責任、境界和生存能力來宣傳和弘揚;在形式上要抓住重點,采取多種形式以點帶面對職工進行教育[7]。同時,管理者還要把醫院的質量控制延伸到病人投訴的環節,及時發現醫療質量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醫患矛盾,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總之,在當前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兵團基層醫院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人才隊伍已經成為醫院在醫療市場競爭中取勝的第一要素。醫院管理者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人才是立院之本,在醫院運營中要積極對工作制度進行完善,對內外部環境進行改善,創設優良的軟硬條件,對人才進行更加合理的配置和使用,以此把兵團基層醫院人才隊伍的建設腳步加快,使團場醫院能更好地服務于各族職工群眾。
參考文獻
[1] 周俊,孫玉珠.兵團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問題探討[J].兵團醫學,2016(3):60.
[2] 張光燦,唐振坤.團場醫院醫療質量管理探討[J].兵團醫學,2003(4):16.
[3] 劉夢明,王忠,秦江梅.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基層醫院醫生工作倦怠和工作特征相關研究[J].衛生軟科學, 2012(1):50.
[4] 本刊編輯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兵團、師醫院與團場合作開展醫療服務試點工作綜述[J].當代兵團, 2014(23):28.
[5] 本刊編輯部.為職工群眾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兵團、師醫院與團場合作開展醫療服務試點工作掠影[J].當代兵團,2014(23):48.
[6] 司看旦·艾尼都,歐樹娟,王瑞華,等.兵團基層醫院醫患關系現狀調查與分析[J].兵團醫學,2014(3):65-67.
[7] 安大偉,田侃,陳文靜,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團場醫院一體化管理模式探究[J].中國醫院管理,2017(4):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