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要]:城市綠化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項目,要從建設節約型社會整體的要求出發,尊重自然生態的綠化規律,走勤儉節約、生態環保、因地制宜的道路,文中針對建設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進行闡述,剖析探討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有效途徑;
[引言];近幾年以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建設步伐也隨著不斷加快,城市建設面臨著水以及土地等自然資源的缺少 ,還有生態環境亟需完善等很多凸顯的問題,城市綠化是經過更多地增加綠色植物與綠地面積,來切實發揮生態功能,優化城市的生態系統,改善人員居住的環境,給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條件,在水土等自然資源日趨緊缺的狀況下怎樣展開城市園林綠化工作,且讓其能夠發揮出更大的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
1、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的闡述
目前,廣泛存在城市園林綠化違背了建設節約型的理念、自然規律等的做法,只重視景致想象工程,不斷反復進行改造與重建,忽略了生態功能的建設。建設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是一項系統的工程,一定要堅持勤儉節約與可持續發展理念,從建設節約型的社會整體要求中出發,在園林綠化設計規劃與施工養護每個環節當中,切實考量到資源和能源合理分配和有效地利用,最大程度上節約各類資源能力,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提升資源使用率,切實發揮出城市綠化工程的生態功能。施行節約型園林綠化工程,是我國城市建設與發展當中的客觀需要,是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必然要求,是時代必趨,亦是當務之急。
2、建設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的有效途徑
2.1 嚴格保護現有的綠化成果;保護現有的綠地面積是建設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的基礎,現有的綠地成果,特別是那些喬木灌木是近些年和多年以來精心管理保護的累積成果,現有綠化來之不易,一定要更加珍惜,雖然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對于城市現存大樹進行更新或者移植的活動,都會破壞了城市現存的綠化成果。一定要最大程度地處理城市建設、保護與改造現存城市園林綠化的關聯,尤其是在城市園林綠化的改造工程當中,更是要因地制宜,反對盲目進行大規模更換樹種與綠地的改造,禁止恣意看法與移植綠植樹木。
2.2對于原有的綠地進行完善改造;對所有的規劃綠地一定要專地專用,不可侵占與挪用,對所有能夠進行綠化的用地都進行充分的綠化。對于那些不符合要求的綠地一定要及時地進行完善改造,切實運用其綠地的上層空間進行科學地配置植物。綠化改造一定要以植被、草、喬木、灌木等有機整合,提升植物群落的層級,盡可能地增加綠地綠植數量。對于那些活動長期中較為零星的綠地,也一定要切實地使用上層的空間,栽植具有高大樹冠的喬木,“見縫插綠”地施行綠蔭工程,創造林下更加優良的活動空間,切實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例如,在居民小區房前屋后、道路兩側,遵照一定的間隔距離栽植具有高大樹冠的喬木,使之形成綠蔭停車場與活動場地,也能夠改善居民小區生活的環境。
2.3 科學合理地利用土地資源;對于已經規劃的綠地,盡量保持原有地形、地貌與生態的特性,一定要減少人為對于自然環境的干涉,減少客土的使用量,有效利用表土層中土壤的肥力,因地制宜,用最少的投入發揮出土地資源中最大的作用。
2.4 強化科學、合理的規劃與設計;城市綠化規劃設計是指導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具有綱領性的文件內容,規劃設計一定要建立節約型與生態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堅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重視提升城市的土地資源使用率和合理的設計,重視提升城市園林綠地使用率兩個基本原則;將建設優質的城市生態安全局面,盡量爭取城市生態效益的最大化作為目標,科學合理地規劃能夠滿足城市生態環境、文化、景觀、防護等功能的要求,并且,還一定要規避城市園林綠地被頻繁地進行改造與重建,保證綠地正常的使用壽命,切實發揮綠地生態的作用。
2.5 植物配置與樹種的選擇;一是要堅持進行生態優先的原則,充分發揮出城市園林植物所具有的生態功能。城市綠地其生態作用的強弱和園林植物綠化量有極大的關系,植物綠化量越大,其生態的作用也就越強;二是一定要堅持生態物種多樣性的原則,堅持生物的多樣性才可形成生態系統的多樣性與景觀的多樣性繼而增強生態系統穩定性與植物景觀的豐富內容;三是遵照物種變化的規律去選擇樹種,尊重自然的規律,切實認識到地域性自然景觀當中植物景觀的變化過程與演變規律,并且順應這個規律進行植物的選擇配置,才可建成穩定的生長與良好植物的群落。例如科學、合理地利用鄉土的樹種;探索并且使用野生植物;選擇那些抗污染并且耐污染的植物,合理地對耐陰植物進行選擇等。
2.6 積極倡導使用鄉土的樹種;鄉土植物其具有極強適應性,對于其他的樹種栽植與養護來講其成本較低、成活比率高、易于管理,具有鮮明的本地特色,有助于營造出城市的自然風貌,可實現生態作用的最大化。有效使用鄉土的樹種,是實現建設生態園林的基礎保障,是建立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事業的關鍵因素。
2.7 大力地推廣節水型的綠化技術,由于我國水資源處在嚴重不足的狀態,城市綠化建設一定要切實考慮到節約水資源的問題。推廣節水型的綠化技術,也就是要將節約水資源一直貫穿在城市園林綠化工程中的每個環節中,包含園林綠地合理的規劃,科學的配置植物生態群落,:科學地配置喬、灌、地被、草植物的群落、推廣使用鄉土植物、耐旱的植物,水源多途徑利用:中水、雨水的收集與利用,工程節水措施:渠道防滲與管道輸水,灌溉節水技術:滴灌、微噴、滲灌等,提升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等層面。
2.8 施行依據自然生態去建設園林的規劃設計,一定要遵循生態學的原理,順應自然的生態變化規律,有效利用喬、地被、灌、草等多種植物的組合,間種互相協調,有復合層次與相宜的季節色彩,建設多層次、結構、功能植物的群落;要管護好原有的自然生態地形、地貌,盡量把其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與影響降到最小。例如,對于硬化的城市河道、景觀水體的護岸一定要進行生態化改造、修復;建設城市生態化廣場與停車場,盡量降低硬質鋪裝比例,進行植樹造蔭;使用透水、透氣的地面鋪裝物料,建設海綿城市或者是對原有城市做生態化的改造,提升雨水自然環境的作用等。
2.9 探究野生植物的使用;我國地域極為遼闊,野生植物不但是關鍵的生態資源,更是構成自然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不可或缺的部分。野生植物在自然生存中,都是優勝劣汰,是最為符合生態要求的自然植物群落,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可大幅度降低養護與管理的成本,節約水資源。并且有助于營造城市地域的特色。野生植物資源其在維持生態的平衡、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改善生態環境放慢,推動了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關鍵的作用。
結語:
建設節約型城市園林是長期的、內容豐富的系統工程,從建設起節約型社會整體的要求出發,提升認識轉變思想觀念,尊重自然生態的變化規律,將自然資源的有效保護和節約利用作為重點,經過有效途徑,抓好城市園林綠化規劃設計、施工養護與運營等每個環節,走勤儉節約、科技興綠、生態環保、因地制宜的道路。鎖定了目標探索和落實節約措施,堅持不懈地為建設城市宜居、優美的環境與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高效生態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呂耀強.淺析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的有效途徑[J].現代園藝,2018(05):98-99.
[2]王莉.建設節約型園林綠化 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J].現代園藝,2018(02):165-166.
[3]衛白瓊.節約型社會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對策探討[J].江西建材,2017(08):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