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娟
【摘要】:現代農業相對于傳統農業而言,它是不斷采用現代的新的生產要素替代過去的傳統的生產要素的新型農業。
【關鍵詞】: 現代農業 發展策略 政策措施
1、 現代農業內涵:立足基本國情和農業發展階段,遵循現代農業建設一般規律,以保障農產品供給、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物質裝備和現代產業體系為支撐,以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產業化經營、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為保障,充分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農民的主體作用、政府的支持保護作用,全面提高農民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形成農工貿緊密銜接、產加銷融為一體的多元化產業形態和多功能產業體系。
2、 現代農業基本特征
2.1結果高效化:指在發展現代農業過程中,不斷提高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2.2手段科技化:用先進科學技術和現代科技裝備在農業領域廣泛應用。
2.3要素投入集約化:講究以科學合理的要素投入實現農產品的優質、高產和高效。
2.4服務社會化:農業經營和管理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企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
2.5農民職業化:農民具有現代文化、現代理念、掌握現代科技、現代經營管理知識、現代勞動技能
2.6產業領域廣,鏈條長:包括以生物組產品為基礎的農產品加工、醫藥、生物化工、能源、環保觀光休閑等領域。
2.7農業經營方式一體化: 以專業化、工業化和協作化為基礎,通過現代市場經濟的各種方式,把農業生產過程中各種環節和利益主體整合,形成農業綜合利益共同體。
2.8農業功能多樣化:現代農業除具有提供優質安全農產品和工業原料外,還具有生活休閑、生態保護、旅游度假、文明傳承和教育等功能。
2.9資源配置市場化: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市場需求對各國農業資源配置和農產品生產導向作用約發明顯。
3、現代農業基本類型及發展條件:
類型: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立體高效農業、高科技農業、觀光休閑農業。
條件:1 具有較強的地區經濟和科技實力。
2 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第二、三產業和城鎮,地區的工業化、城鎮化程度達到較高水平。
3具備良好的外部體制環境。一是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和市場體系。二是政府有比較完善的農業支持和保護體系。
4、 現代農業發展策略
4.1推進策略:實施農村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戰略。(1)農村工業化和城市工業化并進,轉移了農村剩余勞動力。(2)城鎮化要與工業化同步.(3)要轉變資金向城市工業流動的偏向。
4.2實施分階段、分區域、重點突破的現代農業發展戰略。
分階段的目標。現代農業發展目標不是單一的,而是由多重目標構成的復合體系。(1)技術目標:農業現代化歸根接底是農業科學化,靠科學技術裝備農業,達到增加產量、改善品質、提高效益、保護環境、改善和豐富農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目的。(2)經濟目標:即滿足人們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程度包括農林牧副漁的產值構成、人均產量、投入產出率等。(3)生態目標:就是要保持農業人口、資源、環境、、同農業經濟發展協調,實現良性循環。(4)社會目標:包括農業人口供養、人均農牧產品占有量、農林牧副漁產出商品率、科技人才擁有率等。
分區域定位。《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11-2015)》綜合考慮各地自然資源條件、農業發展基礎、社會經濟條件等因素,按照分類指導、突出重點、第次推進的思路劃分七區二十三帶的農業戰略格局。
重點突破的選擇。一是制定和實施農業高科技發展規劃。二是在農業科研的運行機制與模式方面進行新的探索。三是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加快農業科技研發、先進實用技術的擴散與傳播。
4.3實施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現代農業發展戰略。在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生態與生產的關系,鼓勵探索有機農業、綠色農業等各類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謀求生態資源存量的非減和永續利用。
4.4實行從生產到消費的產業鏈發展戰略。按照系統工程的思想,利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農業,使現代科技向傳統農業的產前、產中和產后滲透,形成較為完整、配套和協調的現代農業產業鏈。
4.5實施通過農業對外開放促現代農業建設的戰略。要充分利用對外開放的有力政策環境,大力發展外向型農業和特色農業。,推廣消化適合國際市場需求的優良品種、先進技術、現代化設施、農機、加工設備、科學的經營管理方法,促進農業跨越式發展。
5、推進現代農業建設政策措施。
5.1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保障措施,這是現代農業建設的首要任務,要調動種糧農民和主產區的積極性。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政策扶持。強化產銷區之間的利益銜接。
5.2深入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通過擴大生產經營規模來實現養殖業的規模化;通過實現區域布局和開展統一服務來實現種植業的規模化;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
5.3強化農業科技的支撐作用。完善農機推廣體制,加強農技推廣隊伍建設,培育多元化推廣組織,加大農技推廣經費投入。
5.4加強農業環境資源保護與建設。細化落實禁牧和草畜平衡任務,加快落實補助獎勵機制的各項政策,做好技術保障和管理服務。
5.5深入推進農村改革和體制機制創新。建立健全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加強土地流轉用途監管,加快健全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制度,以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為突破口在農業投資確有保障的條件下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
【參考文獻】:
[1]:《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征與發展重點》 2011 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