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麗
【摘要】:眾所周知,“海綿城市”的設想是在2012年提出來的。人們對該項事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這種理念提出后所建設的城市,不僅具有較強的抗自然災害功能,同時還具備較強的儲水、凈水以及吸水功能,能夠最大程度上將廢水、雨水等進行科學的循環儲存與利用,很大程度上緩解城市內澇的發生,所以將海綿城市理論納入到風景園林規劃中,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關鍵詞】:海綿城市理念;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應用措施
【引言】: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競技水平、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世界市場的綜合競爭力均得到了前所謂有的提升。然而在這個工業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環境環境污染、生態環境不平衡等問題均對熱門日常的工作、生活帶來了種種困擾,特別是社會經濟的發展更是受到了嚴重阻礙。針對這些環境問題,政府提出了“海綿城市”理念,結合實際治理情況,對海綿城市在風景園區規劃中的應用展開討論。
1海綿城市解決城建問題的主要渠道
海綿城市作為一種深入人心的城市化建設理念,不僅實現了城市環境的缺水問題,同時也為構建健康文明城市立下了功績。在為人們帶來健康空間的同時,也普及了綠色理念。在解決城建問題時,海綿城市主要是利用如下集中渠道進行工作的:首先,海綿城市能夠最大程度上保護原有生態系統,特別是對于一些自然林地、自然湖泊、自然河流等海綿體,都可以作為保證城市蓄水功能的介質之一。其次,海綿城市理論還能夠為城市建設的原生態環境進行有效而科學的修復。最后,在城市的構建過程中,海綿體還能夠通過開發技術來實現,通過嚴格控制城市開發建設,實現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進而最大程度上降低因為城市開發過度所導致的原生態水環境被破壞。
2海綿城市的概念
海綿城市實質上就是將城市的運行狀態比做成海綿體,具備良好的“彈性”,從而應對多變的環境與各類自然災害。這樣在遇到降雨時,就可以就地或近地吸收、存儲、滲透、凈化雨水,強化地下水源的充實性,優化水循環。在干旱缺雨的情況下,有效將儲存的水資源釋放出來,并進行科學應用,借此方式確保水源在城市環境中遷移的自然性。海綿城市實質上就是借助滲透、留滯、儲存、凈化、應用與排放等多樣生態化技術,打造低影響開發(LID)的雨水系統。
3海綿城市理論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具體應用
3.1風景園林路面規劃
首先,風景園林規劃人員應科學降低道路占地面積,適當拓展綠地規模,可參照環狀路網設計原理,實現降低風景園林道路面積的目標。例如,應用曲線等路形,將直線路取而代之,與此同時,維護間隔綠化帶規劃面積與排水需求之間的匹配性。其次,采用分散度高、連貫性優良以及密集性大的綠化植被,替換道路兩側排列整齊的高大植被。最后,在風景園林路面規劃過程中,應參照海綿城市理論去選用建設材料,通常情況下選用性能優良、功能多樣、滲透性優質的路面材料,借此方式使風景園林雨水水質、雨水吸納與雨水徑流量等功能的完善有所保障。
3.2風景園林水景規劃
從全局角度分析,以海綿城市理論為依托建設風景園林,可合理應用園林綠地內的河道、人工湖等水景,實現將雨水有效存儲的目標。但是,過去相關人員在對園林水景規劃期間,多數規劃工作人員沒有考慮到園林水景內水池池壁透水性這一因素,而把池底固化,這樣雨水在封閉式的水池中換水難度就會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下雨水轉換成廢水,且不能更換與滲透,水資源浪費量不斷增加的同時,城市廢水量也相應增加,對城市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因此,一定要結合海綿城市理念對風景園林水景采用切實有效的規劃措施,具體如下:在對水景規劃前期,相關人員一定要親臨水景場地,開展調研工作,從而全面掌握不同季節降雨量、水景地形地貌等信息,繼而參照解析結果,對水景區域的低洼地段進行合理規劃,使雨水在低洼位置有效匯集,借此方式實現規劃與建設園林水面的目標。在實現規劃進程中,結合雨水降雨量及水池蓄水量等數據信息,建設人工濕地與生態河岸,從而進一步提升風景園林水景凈化能力。
3.3風景園林綠地規劃
首先,園林規劃相關人員應參照林木根系分布狀況,風景園林規劃的整體標準,有針對性地編制集水坑塘建設方案。其次,需結合集水坑塘地形地貌、集水效率等現狀,科學布設喬木、灌木和草地等植被的分布形式。最后,相關人員在規劃過程中還需精確掌握地下管網、排水口等結構的方位,將其設置為風景園林綠地規劃的憑據,并和整體規劃工作相整合,從而在凹洼地段實現科學布設流水通道的目標,這樣的規劃方式一方面與園林排水需求相匹配,另一方面也強化了景觀園林綠地的趣味性。
3.4風景園林植物規劃
在園林植物規劃應用中,從“蓄、固、凈”方面著手,使得植物應用與海綿城市建設相得益彰。首先,要充分熟悉掌握植物的生長習性,在滿足園林景觀效果的同時,對植物科學合理布局,創造最佳植物生長環境,提高綠量,增加雨水存蓄能力。其次,在水土容易流失的地帶,加大根系發達的地被植物布局,形成強大的地表根系網,從而弱化雨水對土壤的沖刷,降低地表徑流,固化土壤,減少水土流失。
3.5風景園林公園建筑物規劃
首先,為確保風景園林規劃的整體性、美觀性,相關人員應事先開展勘察工作,從而對公園建筑場地的地形、地貌、氣候和降雨等信息有一定了解,在對其進行整體分析的基礎上,建設雨水收集系統。其次,對于雨季期間風景園林公園建筑物的規劃,規劃人員可采用把雨水采集至建筑暗渠中的方法,實質上就是把降落至建筑不同位置的雨水,導引至環形的濾水槽內,以濾水槽中的礫石為媒介把雨水過濾,等到雨水被過濾成可應用的干凈水后就可以被直接存儲于蓄水池內,實現對風景園林公園建筑物中雨水有效采集與應用的目標。
結語
總之,以上就是我個人見解。海綿城市理論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推進城市發展和自然環境的發展,同時還能夠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資源的有機融合。所以每一名設計師與規劃師都需要在進行海綿城市規劃時,通過高度重視風景園林規劃中的細節來做出綜合考慮,以此來將海綿城市理論高效融入到整體風景園林規劃中,為人民提供更加安全、更加舒適、更加節能的生活空間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劉書影.園林生態學研究進展——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研究[J].農技服務,2016(5).
[2]陳倩云.園林生態學研究進展——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林業產業,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