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飛
【摘要】:科技的發展,提高了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在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等許多嚴峻的環境問題下,急需加大環境監測技術發展的力度。在新時期,保護環境不能只是紙上談兵,應積極付諸實踐,用行動將其落實,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借助各種手段,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從而將我們的生活環境質量提高。因此,借助環境監測保護體系、環境技術監測的創新、環境技術人員的培養以及公民自身環保意識的提高,可以更好地對我們的生態環境予以維護和監管。
【關鍵詞】:環境監測;科技發展;現狀;展望
1、中國環境監測科技的發展現狀
1.1被動監測
人類的發展時時刻刻都伴隨著環境的污染,但是作為一門專門的學科進行研究還是在20世紀50年代開始。當時對環境污染最大的污染物是化學毒物,對人類的身體健康和社會生活帶來了巨大危害,因此出現了對環境中化學毒物的測定和分析。通常污染物在環境中的含量都比較小甚至是痕量級(mg/kg、μg/kg)的存在,還具有成分復雜,變化快等特點,這就對環境監測帶來很大的困難,尤其是在準確度和靈敏度上,一般的科學儀器不能滿足這種分辨率和分析速度的要求。所以說環境監測分析在這方面也促進了分析化學的技術進步,通常把這個階段的環境監測叫做被動監測發展階段。
1.2主動監測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人們發現化學因素不是影響環境的唯一因素,還有噪音和輻射、放射性等物理因素的影響。至此人們開始利用一些動植物進行環境污染的測定和判斷,觀察污染環境下的動植物的生長情況和活動狀況,以此作為判斷環境質量的基準,這就是原始的生物監測。在生物監測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形成了更加成熟的生態監測,也就是在固定范圍內,對不同的生態系統組合進行正常功能的觀察和測定,分析其生長和活動規律,以此來對人類的生活環境進行預測和判斷,為人類改善生態環境合理利用環境資源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和科學依據。與此同時,環境監測的范圍也逐漸擴大,從污染點的監測發展到污染面以及區域性的全覆蓋監測,通常把這個階段叫做環境監測的主動監測階段。
1.3自動監測
20世紀80年代,一些科技發達的國家開始推廣自動連續監測系統。隨著監測區域的不斷擴大,要想更加趨于真實的反應區域內的環境質量狀況,就必須對區域內進行連續的不間斷監測,這樣才能及時地發現環境質量問題,并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再者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也給自動監測系統的形成提供了技術基礎,一些遠程遙測儀器裝備開始在環境監測領域得到的很好的應用,環境監測數據通過有線和無線的方式進行遠程傳輸,在固定的監測控制中心進行數據的讀取和分析,這種自動監測的系統很快就在世界各地發展起來,也是我國環境監測發展的重點需求方向。
2、環境監測科技的發展中的問題
2.1環境監測技術總體水平較低
當前西方國家的環境監測技術水平,逐步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在環境監測中摒棄了以往滯后的實驗室分析方式,逐步開始結合實驗室和實際環境進行分析,但我國目前尚未摒棄傳統的分析方法,和實際環境也沒有真正結合在一起。同時,我國還有部分地區的環保仍借助手工進行分析,手工分析和在線分析,兩者并未結合在一起。實現常量分析對環境監測技術的依賴性很強,但是部分工程在精密度要求上非常嚴格,通常檢測設備符合其要求的只有很少一部分。
2.2環境監測技術的基層應用不到位
環境監測人員尚未充分掌握現階段環境監測技術,對于環境監測技術的宣傳,基層環保部門并未將其落實。一些基層組織對環境監測技術較為忽視,因此也沒有做好最新環境監測技術的宣傳,致使環境監測人員不能熟練掌握這些新的環境監測技術。因為基層環保部門沒有充分宣傳新的環境監測技術,導致基層環境監測人員不能充分認識到一些新的監測技術,同時基層環境監測人員對國家規定的環境監測指標的具體要求認識不清,這些都對環境監測技術在實際的環境監測中的使用情況產生了直接影響。
3、新時期環境監測科技發展展望
3.1水環境監測科技工作和展望
水環境監測科技工作中應進一步提高業務平臺相關標準水平,且將其靈活運用到實際中,同時在水環境監測體系中納入試點業務平臺內容,以此來延伸其范圍。基于流域中水環境情況和污染源時空特征,對目前采用的監測點對系統予以優化設計,進一步提高和整合流域系統監控水環境的技術。制定科學合理的環境監測技術,對流域水環境采樣、分析測試和預處理等各個環節進行質量控制,制定適用于全國的技術標準,以此來進一步提高水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可操作性。
3.2大氣環境監測科技工作和展望
大氣環境監測科技工作應緊緊圍繞大氣專項,立足于保證空氣監測質量,重點開展預報預警建設以及質量控制體系。首先,進一步強化大氣污染監測技術研究,盡全力將重點行業多組分大氣污染解決以及把污染防治政策制定出來。其次,盡全力將大氣環境監測數據共享技術和應用順利實現,將標準化程度更好的共享數據收集,提供給大氣環境變化的研究和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大氣污染預報預警技術研究,對重點地區空氣污染源解決方法和大氣污染與人群健康的關系進行大力研究。
3.3土壤環境監測科技工作和展望
土壤環境監測科技規劃應符合“土十條”對環境監測的需求,盡快將土壤污染防治重點專項實施方案給編制出來,及時總結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在之前所編制的土壤污染防治重點專項實施方案中將其納入進去。
結束語
隨著我國近些年技術水平不斷的發展,國家與社會對環境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大,如何在不斷發展中做到對環境的保護成為了重要的研究問題。雖然我國環境破壞的情況較以前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例如: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等等,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命健康。環境監測工作在環境保護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環境監測科技的技術水平成為我們首要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莫曉潔,曹大勇,李波,劉潔.環境監測科技發展現狀與展望闡述[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7(10):40-41.
[2]陳計留.新形勢下環境監測科技的發展現狀與展望[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16(15):56-57.
[3]張亞娟.新形勢下環境監測科技發展現狀與展望[J].農技服務,2017,34(1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