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亮
摘要:對當前社會出現的裸貸問題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促進相關部門對裸貸問題的重視和解決,維護大學生尤其是作為特殊群體的女大學生的合法權益,為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提供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裸貸 大學生 原因 對策
近年來,以大學生為主要消費群體的校園貸異軍突起。而囿于互聯網金融消費市場立法的不完善,網絡借貸市場主體的準入門檻較低,吸引著大量不良消費心理的大學生,大學生不良校園貸愈演愈烈,也引起了高校與社會的廣泛關注。當前高校的貧困助學機制和體系中如助學貸款、助學金還存在許多問題,這與促進裸貸問題的發生也有較大聯系。分析和解決裸貸問題有助于促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道德觀和權利觀,減少攀比、僥幸與不勞而獲等不良心理,保護大學生的合法權益,為大學生創造一個更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一、大學生裸貸問題的產生原因
(一)大學生個人因素分析
1.部分大學生在消費心理和價值追求方面存在誤區。其一,部分大學生不勞而獲的消費心理尚存,對道德與金錢的關系存在認知偏差。其二,部分大學生對自我償貸能力認識不清,盲目借貸而忽視借貸風險。其三,一些大學生在消費方面攀比心理明顯,同學之間容易形成攀比消費等。
2.大學生對網絡信息的判斷和認知能力較差。一些大學生對網貸平臺信息真實性判斷有誤,容易被虛假信息所迷惑;另外,部分大學生抵御誘惑能力較差。
3.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較差。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普遍淡薄,權利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較差,其權益容易受到侵害。
4.女大學生群體的社會特殊性。裸貸平臺的客戶主要為女大學生。而女大學生身為女性群體,又是學生,所以社會經驗與自我保護能力往往不足,其權益較男性更易受到裸貸平臺的侵害。
5.某些大學生某些情況下尋求其他資金渠道無果時可能選擇裸貸。比如電影《裸貸風云》就講述了一位女大學生因為創業急需資金最終選擇裸貸。
(二)學校和相關教育部門的的某些疏忽
部分高校在學生資金扶持方面不到位。助學金和助學貸款的審批較繁瑣(某些大學生創業急需資金可能被迫裸貸);高校在大學生資金扶持方面標準不一(可能導致某些大學生確實需要扶持卻申請不到);高校缺乏大學生權益保護機構或部門。
(三)校園貸監管機制及相關法律不健全
校園貸平臺審批標準不規范;銀監會等相關部門存在監管疏忽;網貸平臺行業標準和規范不健全;互聯網借貸相關法律法規欠缺,裸貸平臺違法成本較低。
(四)教育引導模式存在短板
家庭對子女教育存在問題。許多家長缺乏與子女的有效溝通,而且部分家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有誤,甚至有些家長在某些問題上對子女做了錯誤示范,這也可能導致部分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有誤。另外,學校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存在欠缺,對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和維權意識方面的培養力度還不夠,在思想教育課方面形式化嚴重。在2017年5月9日舉行的山東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談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要堅持問題導向,防止‘虛的問題”時頻頻發問“據報道,有的學生借了高利貸去買高檔手機、化妝品、奢侈品,有的甚至去賭博,最后發展到‘裸貸。請問,這些學生的思想是不是出了問題?這是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應該解決的問題?”可見,高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對大學生教育方面的欠缺也加大了大學生裸貸問題發生的幾率。
(五)金融機構自身存在的缺陷
我國金融市場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存在許多道德素質不高的人員;金融機構內控體系不健全,在自我監管方面欠缺;另外,正規金融機構往往借貸門檻高、程序復雜,讓某些不法借貸公司有了市場;另外,金融機構中介服務規范體系存在短板,借貸平臺資質缺乏監管。
(六)某些社會風氣和輿論的錯誤引導
社會上一些“物質至上”等錯誤思想對大學生的影響,如某些影視作品如《小時代》中個人主義、消費主義等一些思想對大學生的錯誤引導,容易讓大學生產生錯誤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這些文學、影視等作品無形中也會影響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讓一些大學生出現了可能發生裸貸行為的思想隱患。
二、大學生裸貸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大學生自身——裸貸問題的解決的前提
首先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和價值觀念,理性消費;再者,大學生要樹立權利觀念,增強權益保護意識;另外,大學生要正確認識金錢和道德、法律的關系,能夠自覺抵制社會上的一些不良誘惑。最重要的是大學生要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獲得收入,不參與裸貸等違法借貸活動。
(二)學校——裸貸問題解決的主陣地
其一,學校可以成立專門大學生權益受損維權小組,由掌握專業知識的老師提供法律支持,為裸貸大學生等供心理咨詢和治療服務,對裸貸大學生的隱私進行保護,幫助學生處理類似裸貸等權益受損問題。
其二,學校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建立裸貸問題防范機制,豐富新生入學教育內容,開展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和主題教育活動,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設立家校結合交流中心(打破學校和家長在地理位置上的瓶頸,雙方及時溝通),讓家長和高校之間建立聯系。
其三,學校要加強日常管理(常規性工作,落實到大學生個人),建立“周-月-年”三時段排查模式發現學生異常,充分發揮學校有關部門的監測作用,加大班主任、黨員干部的幫扶力度,全面排查和抽查相結合,防患于未然,明確輔導員、班主任職責。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學校進行管理排查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學生隱私,多與學生交流與溝通。
(三)政府和相關監管部門——防治裸貸問題的關鍵
政府要加強金融監管并提高網貸平臺市場準入門檻,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有關部門要對不良校園貸平臺進行排查和依法打擊,取締和關停非法裸貸平臺
(四)校園貸行業的自身排查規范——裸貸問題解決的內在要求
校園貸行業內部要加強行業自律,行業內部要嚴格規范行業標準,行業內部設立違規平臺懲罰規則,讓校園借貸平臺自身得到凈化。
(五)社會輿論——裸貸問題解決的外在環境
校社會各界要積極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聞媒體要對優秀人物及事跡等進行大力宣傳,電影、電視劇等要多向大眾傳遞積極思想,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此外,父母與子女之間多進行溝通和交流,營造一個良好和諧的家庭氛圍也是防治裸貸問題發生的重要方面。
三、解決大學生裸貸問題的幾點可行性探索
(一)高校思政教育方面
高校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課建設,并結合當代倫理學研究成果,積極探索和創新思政課形式,對大學生思想進行引導,使大學生明白裸貸對自身和社會的危害,矯正大學生功利主義的金錢觀和人生觀,真正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二)高校裸貸問題防治結合體系建設方面
1.健全高校學生資金扶持體系,規范標準,提高審批效率,對學生的資金扶持要做到公開透明、精準認定、精準發放。保障學生不會因為貧困而走向裸貸等非法活動。
2.高校要做好日常學生管理工作,倡導建設“周-月-年”三時段排查模式和“班-院-校”三范圍督導機制,及時發現學生異常。
3.高校嘗試探索建設“家校結合交流中心”,利用微博、微信等互聯網平臺,使學校和學生家庭打破地域限制,使家長和高校雙方之間共同關注學生情況,達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4.高校建設和完善大學生權益受損維權小組。高校可以利用校內法學專業的老師和優秀學生,對權益受損的裸貸大學生等提供法律知識支持并為其維護權益。
(三)家庭教育方面
一個孩子的成長與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圍密切相關。由于每個家庭的教育背景與教育程度不同,每個家庭的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方面所使用的方式方法不盡相同,教育效果不一。而發生裸貸問題的大學生往往與其家庭環境有關,尤其是受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和行為的影響。所以,解決裸貸問題必須重視家庭教育。而提高家長素質,向家長傳遞正確的教育方式的一個有效措施就是普及家長學校。所以,有關教育部門可以和高校尤其是教育學學科較為優勢的高校等合作,通過高校培養家長學校師資力量,推廣家長學校的實施,發揮家長學校的作用,向家長們傳遞更為正確和科學的教育理念。這樣一來,不僅可以降低學生因為家庭教育因素發生裸貸的幾率,也對國家培養更為優秀的青年一代大有好處。
四、結語
裸貸作為校園貸的一種不良現象,其存在反映了金融創新體系仍不健全、家庭與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引導還需進一步加強、部分學校的預防機制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落實,以及學生自身法律意識淡薄、價值觀念和思想意識存在誤區。裸貸作為互聯網金融創新背景下的一種新生事物,已經滲透到德育、法律、價值觀等多層面中,通過對大學生裸貸問題的原因分析與對策探討,對學生、學校、家庭、社會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對經濟、法律、教育、社會等多個層面都具有一定的警示意義。希望通過本文的探究可以為裸貸問題的解決和互聯網的健康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