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聰


摘要:如今已進入網絡貿易的時代,電子商務的發展日新月異,這對于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而言,無疑是一次機遇,但機遇與挑戰往往是共存的,許多畢業生對口就業率低,就業質量差,人才的供給與企業的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距。本文分析了當前中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就業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中職 電子商務 就業問題 對策
電子商務是指具有商業能力的社會實體(企業、消費者、政府等)利用互聯網等電子工具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的各種規范、有序的商業貿易活動。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4.3%,這意味著每2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是網民,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5.14億,普及率為37.2%,這又意味著每10個中國人中就超過3個是網購消費者。2017年雙11,天貓成交額3分鐘破100億,一天的最終成交額更是達到1682億,這數值相當于一個中小國家一年的GDP。此外,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直接帶動了超過310萬人就業,而間接帶動的就業人數已超過2300萬,其衍生出來的新職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如淘寶主播、網店模特、電商代購、試客等,這些新興職業成為傳統就業模式的補充,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選擇。
一、中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形勢嚴峻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年度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截止到2016年底,中國有85%的電商企業存在人才缺口,如圖1顯示,在被調查的企業中,42%企業急需電商運營人才,27%企業急需推廣營銷人才,13%企業急需綜合電商管理人才,5%企業急需IT、美工人才,需求量巨大。
目前我國大多數院校都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其中中職學校是十分重要的人才培養機構之一,但是該專業的中職畢業生就業率不容樂觀,眾多學生在跨越畢業的門檻后,幾乎一夜之間就將面臨到巨大的就業壓力。表1統計了近三年來全國電子商務專業各學歷層次學生的畢業生就業率數據。
從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2013-2016年全國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人數從610萬增加到680萬,畢業人數逐年遞增,但平均就業率卻出現先增長緩慢,后逐年下降的情況。同時,與本科生、大專生就業情況對比,中職生整體就業的形勢是最嚴峻的。
二、中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就業問題分析
電子商務專業畢業人數增多,企業又急需各種電商崗位人才,但為什么會出現畢業生就業難、企業招聘難的“兩難”尷尬局面呢?下面將從主客觀原因進行分析:
(一)用人單位對中職畢業生存在偏見
用人單位招聘人員時,往往更看重學歷不看重能力。中職生一直是就業中的弱勢群體,雖然學習成績不如高校畢業生,但動手實踐能力較強,例如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的中職生,掌握網站建設、網店美工等技能,而且能吃苦耐勞,足夠勝任電子商務相關的工作崗位,但大部分企業用人單位受品牌效應的影響,往往在中職生就能滿足崗位要求的時候卻偏偏打出研究生、本科生優先的旗號,很少招聘甚至拒絕聘用中職生,這種做法不但容易造成學歷貶值的現象,而且會使中職生失去了公平的就業競爭機會。
(二)學生自身就業方向模糊
中職電子商務的學生大部分是初中中途輟學或中考落榜的學生,在校期間叛逆性較強,學習基礎和能力都不盡如人意,加上剛從學校金字塔里出來,缺乏正確的職業定位和規劃,對電子商務行業的現狀和前景不夠了解,也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在工作中很難保持熱情的工作態度,表現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能干什么,每個單位每個崗位都想去試試,稍微不適應就頻繁跳槽,就業質量較低。
(三)學校對電子商務人才缺乏正確的教育和培養
1.人才定位模糊
目前大多數中職學校都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模糊,開設課程包括計算機、市場營銷、管理學、國際貿易、物流等交叉學科,試圖培養既懂計算機網絡技術,又懂商務管理;既能網站建設開發,又能開展營銷推廣;既適合傳統企業,又適合現代電子商務企業的“全面性”人才。而事實證明,雖然開設的部分課程與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相關,但部分內容太深奧,超越了中職生的學習能力范圍,往往容易造成泛而不精的情況。
2.實踐教學環節薄弱
中職教育是就業教育,旨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更注重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目前很多中職學校沒有專門的電子商務實訓室,計算機硬件、軟件設備落后,很多課程的模擬實訓平臺不完善或根本都沒有,導致實訓課流于表面形式,加上電子商務本身呈現的日新月異的行業特性,學生在校期間學到的知識與實際工作崗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3.電子商務師資薄弱
國家教育部在2001年才開始批準高校開設電子商務專業,加上是非師范類專業,每年該專業的畢業生有意愿到中職學校從事教師職業的微乎其微。高校對電子商務專業定位也模糊,有些側重商務、管理知識方向,有些側重計算機技術方向,導致同時精通理論和實踐教學的教師較少,大多教師是從市場營銷、計算機等專業轉型過來的,沒有電子商務實戰經驗,在平時教學中出現理論知識不扎實,實踐教學力不從心的現象。
三、促進中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的對策
針對學生就業中面臨的問題,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針對用人單位方面的建議
招聘人才方面,針對目前用人單位只注重求職者的學歷和學校背景而視其職場工作能力的普遍現象,建議用人單位樹立一種全新的人才觀,有效地開發人力資源,消除對中職生的應聘歧視,多注重求職者實際工作能力的考察。同時,利用人才方面,用人單位的管理者要充分認識人才,發揮人才的長處,避免人才的短處。
(二)針對學生自身的建議
1.調整心態,培養自己的一技之長
中職生往往成功體驗較少,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缺乏自信,雖然在學歷上要低于高校畢業生,但能力因素也是用人單位在人才選擇的重視因素之一。電子商務的就業方向和崗位大致分為技術類、營銷類、綜合管理類等,中職生在校期間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目的性,制定適合自身職業發展的學習計劃,綜合考慮自身實際情況,如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培養自己的自信心和特長,為將來就業做準備。
2.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拓寬就業途徑
中職畢業生要對工作環境、崗位、薪酬待遇有合理的期望值,不要高不成低不就。大城市、好企業、高薪水的工作必然競爭激烈,對學歷、綜合素質和能力要求也高,適當降低就業期望,就業會更容易些。此外,自主創業也很值得去嘗試,中職生畢業年齡一般在19歲左右,沒有達到部分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齡和經驗要求,畢業后可以選擇網上開店創業,如C2C模式的淘寶個人網店,啟動資金少,成本低,操作簡單,工作時間靈活方便。
(三)針對學校教育方面的建議
首先,中職學校應實事求是,根據學生的特點、學校的優勢結合用人單位的要求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電子商務人才,改變當前大而空的專業特點。其次,要創造適宜的硬件、軟件環境,對設備的引進以及維護都要給予重視,使學生能夠借助計算機網絡和相關軟件在網上直接進行交易,滿足網上購物、淘寶開店、網店裝修等實訓要求;最后,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適當引進高學歷、高職稱的電子商務專任教師,定期開展推教學教研和質量檢查工作;加強校企合作,邀請有實戰經驗的企業專家到校舉辦知識講座,還可以利用寒暑假時間選拔教師到相關企業培訓,讓教師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電子商務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四、結語
本文分析了中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就業現狀、問題和對策,希望能緩解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改變當前的就業形勢。同時,用人單位、學生本人、學校都應該認識到問題的所在,加以改進,這樣才有利于解決日益嚴重的電子商務人才供求矛盾,促進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孟強.高校電子商務就業形勢、問題及對策分析[J].電子商務,2016,(04).
[2]陳曉松.中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問題探討[J].電子制作,2014,(06).
(作者單位:湛江財貿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