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巖
摘要:全日制義務教育的實施旨在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培養發散式思維,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近幾年新課標改革要求老師不斷加大對研究性學習方法的探索,使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水平。本文以高中化學教學為例,首先給出化學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意義,然后給出具體的教學方法和實踐應用,最后提出開展研究性學習有哪些注意事項,通過各方面的研究,可以為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研究提出新的借鑒和思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 研究性學習 方法研究
為了響應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我國十分注重對學生教育素質的培養,在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更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在高中化學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結合性很強的學科,不僅需要理論課學習相關的知識更需要實踐課將課上所學知識自己動手操作,增加記憶力,還有就是將課程與生活緊密結合,學習并不僅限于課堂之上,生活中處處都是學問。如何提高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是化學老師的職責與重任,應用研究性學習方法成為老師們的首要選擇。研究性的學習是指在老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對課題進行探究的方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形成自己的學習模式,從中體會學習化學的樂趣。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傳統的教育模式是填鴨式的教學,老師將知識一股腦的灌輸給學生,也不管學生能否掌握,這種教學方法是非常落后的。而研究性的學習跟傳統的教育模式恰恰相反,將現實情景引入課堂,吸引學生的興趣,親自動手解決這個課題,在實踐過程中不斷鞏固課上所學的化學知識,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價值觀。研究性學習的設立,為培養開放式的創新型人才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推動了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
(二)有利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研究性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老師的教學方式,通過設立課題,讓學生們通過主動探索、討論、嘗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化學這門學科中使用研究性學習,一段時間以后學生們開始體會到這個學習方法的好處,他們會在其他課程中也開始使用這個研究性方法。
(三)有利于師資隊伍的建設
研究性課程的開設不僅培養學生的能力,更是對老師各項技能的提升,實現互利共贏。首先教師要有能力設置研究性問題,自己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應對學生們的提問,然后就是跨學科知識的了解掌握,這就對老師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課堂上需要放低姿態與學生平等溝通。所以研究性方法的設立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對教育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二、研究性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教學方法
(一)“問題探討”的教學法
顧名思義,問題探討就是圍繞老師提出的問題展開談論,基本流程是:創設問題情景-探究解決方法-得出結論,比如說給出鋅與硫酸銅反應的化學式,我們可以思考將鋅片放入硫酸銅溶液中,如果聰明的話,可以將鋅片與銅片插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反應現象。小組討論,老師可以給學生適當的引導,最后得出結論。問題探討的教學法通過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在思考過程中得到不斷的能力提升。
(二)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法就是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此來達到授課的目的。我們針對上面的原電池問題,老師可以將鋅片與銅片插入硫酸銅溶液之后的現象利用填空題的形式將重點知識點空出來,激發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將講義填寫完整。采用任務驅動法使得學生對實驗結果有了充分的掌握,增強記憶力,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方法。
三、高中化學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應用
(一)創建研究性學習情景
在使用研究性方法進行化學教學時,運用多媒體或者課件導入問題,添加有利于研究性學習的相關素材,同時,老師可以將問題與現實生活結合,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例如在學習鐵的性質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放映一些有關鐵的圖片,將學生代入問題情景之中,然后展示一些鐵生銹的照片,引導學生回想生活中鐵生銹有哪些特點,接著引導學生思考鐵為什么會生銹,在此基礎上,將鐵的性質進行總結。研究性學習情景的建立使得學生主動探索,并將化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踐中。
(二)引入合作競爭機制
高中學生自主意識開始形成,個性也是各不相同。在這個年齡段學生競爭意識喝合作能力都有了一定發展,老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采用小組競爭機制,實現研究性學習。比如說在金剛石和石墨的學習過程中,為了區分其物理性質,老師就可以利用合作競爭機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老師主要起規范化的引導作用,最后對于正確的小組給予一定獎勵,應用問題探討的方法與合作競爭相結合,使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安排實踐學習活動
在高中化學的探究性學習的實踐應用中,實踐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老師可以安排適量的實踐活動,在課堂之外達到學習化學、應用化學的目的。例如說如何配置一定濃度的KNO3溶液,老師可以先告訴學生們這個溶液配置的比例關系,然后同學們小組動手,完成這個任務。在動手過程中,老師可以錄制每個小組的配置過程,在課程結束后,放映這些視頻,讓同學們自己通過看視頻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梢哉f這個方法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這個過程中,獨立思考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通過實踐每個學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極大的提升,教學效果得到充分的體現。
四、高中化學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注意事項
(一)發揮學習的激勵評價功能
通過上面各種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實施,我們發現這個研究性學習重視課堂過程,而對學生的評價沒有過多的強調。在這個課堂學習過程中,老師重點在于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大家的成就感。而最后也需要老師對同學們的課堂表現進行一個激勵表現。針對大家的學習成果,評價激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一是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方針,促進大多數學生的發展進步;二是要注重學生學習態度的培養,養成正確的學習觀和價值觀;三是結合學生的自我評價,在這個基礎上老師進行鼓勵評價;四是評價要更加人性化,體現人文主義關懷思想??傊畬嵤┘钤u價原則的目的就是要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
(二)老師是合作者和引導者
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既是課堂的引導者,更是學生的合作者。改變傳統的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的模式,積極投入到課堂中與學生共同探究,當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不要馬上告訴學生解題思路,要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難題,也有老師自己不太熟悉的知識,所以課下老師更要積極備課,做好充足的準備,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量,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這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我們以學習化學為例,在實施研究性學習方法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法、問題探討法來激勵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并且將方法用于實踐,在課堂中開設研究性情景,引入合作競爭機制,安排實踐活動等進一步促進課堂活躍度的提升。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化學的研究性學習回去的突破性進展。當然了,高中教學研究性學習方法的研究需要引起學校領導的重視,不單單是只有一門化學,不斷促進新課程改革的步伐。
參考文獻:
[1]馬麗霞.高中化學教學中研究性學習方法的研究[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0).
[2]蔡洋.高中化學教學中研究性學習方法的研究[J].時代教育,2016,(18).
[3]張曉峰.高中化學教學中研究性學習方法的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6,(02).
[4]楊麗.高中化學教學中研究性學習方法研究[J].新課程·下旬,2016,(02).
(作者單位:山東省寧陽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