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摘要】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高校所處的內外環境都有了巨大變化,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等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響,也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深入分析這些變化和挑戰,切實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當前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挑戰;對策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環境發性了巨大的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相比以前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對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一、正確認識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形勢和挑戰
立德樹人是新時期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和中心環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歷史時期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和意義,也是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的保障和推動力。如何面對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做好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須對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有清醒的認識和思考。
(一)大學生思想多元化發展
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以及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在環境的影響下,思想和價值觀念的獨立性、多變性、差異性和個性化都愈加突出。人們的思想觀念具有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但過分強調個性和多元化容易受到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出現一些負面的情緒和行為。比如有的學生片面追求所謂的自由和民主,有的學生受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影響,過分追求物質享受和金錢至上等等,有的學生養成了講哥們義氣、講排場、比闊氣的惡劣習氣。加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生產和生活中的矛盾和問題仍未能完全消失,使得學生價值觀的培育出現難以協調的矛盾,一方面要提倡大公無私、樂于奉獻,另一方面又面臨以利益為導向的市場經濟價值取向的沖擊,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對各種矛盾和熱點問題的協調要求更高。
(二)隨著信息網絡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
新興媒體影響不可忽視,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們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和網絡化的社會,各高校都普遍建設了校園網絡,提供各種網絡化的應用,在方便學生獲取各種信息的同時也使得各種各樣的思潮和信息充斥其中,其中就包含許多不健康的內容甚至各種不良的意識形態滲透信息,并且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學生如果沉迷網絡或者缺乏對各種不良網上內容的抵抗力就容易受到影響。特別是一些新的媒體傳播手段,使得各種內容對學生影響更直接和快速,新興媒體在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手段、新載體和新平臺的同時,也給傳統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和嚴重沖擊。
(三)內外環境壓力加大,學生心理問題頻發
高校學生的各項支出對許多家庭來說仍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隨著招生數量的增加以及就業競爭的激烈,學生在種種壓力之下出現各種問題的因素增加,特別是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有增加的趨勢。而且社會環境的改變也導致大學生思想觀念相比之前有了較大的轉變,大學生群體利益訴求的多樣性、多變性和差異性日益增強。因家庭環境、個人經歷、專業性質、學習目的和未來發展愿景方面的差異,大學生個體的需求和對工作、生活的期望和要求各不相同,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
二、創新性地做好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
(一)堅持以人為本,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
要做好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做到以誠待人、以理服人、以實幫人,在新的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面臨著發展的機遇,又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團結人、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的真誠。只有以誠待人,才有利于凝聚人心,調動人的積極性。在以誠待人的同時,要做到以理服人。既要敢講“大道理”,又要多講“小道理”,融“小道理”于“大道理”中。
(二)要堅持與時俱進,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
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以及社會環境的改變,不同的思想文化的碰撞,使得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高校學生的思想更加活躍,觀念更趨開放,思想政治工作要適應新時期的特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體現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特色,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教育的手段、形式和內容。同時,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回避矛盾,要結合時政熱點、難點問題,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實做細,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勵、鼓動和疏導作用。
(三)要做到內容、形式、方法和手段的創新,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靈活性和針對性
創新是發展的靈魂和主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勢下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和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須適應變化的新情況,大膽進行探索和創新。在內容上,由單一的思想教育向提高隊伍整體素質轉變;在形式上,由集中、統一、大型的活動向小型、靈活、多樣的方式轉變;在方法上,從簡單說教向多樣化的方法轉變;在工作手段上,由傳統手段向現代化的多元化手段轉變。思想政治工作要消除時間差和滯后性,要以平等坦誠的態度待人,加強溝通和交流,主動把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當前,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形勢更復雜、任務更繁重、工作更艱巨。我們一定要深刻領會和切實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緊密聯系實際,積極開拓創新,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探索新方式,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滲透力,努力開創一個生動活潑、扎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安樹庭,龔睫茜,羅靖,蔡佳悅.網格化背景下高校學生行為規范預警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6(3)
[2]劉金龍,張君霞.大學生行為規范之主體意識探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0(34)
[3]王繼軍,劉丹.大學生行為規范與高校學生教育管理[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4(5)
[4]張聯華.加強基礎文明教育開展大學生行為規范活動[J].江蘇高教,19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