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 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在滿足物質生活的基礎上,對精神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而當前人們對音樂藝術的喜愛程度居高不下,并且聲樂輔導是群眾文化輔導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促進群眾聲樂演唱及欣賞能力的提升。基于此,下文對群眾文化輔導中的聲樂輔導進行了分析,希望對相關人員提供幫助。
關鍵詞:群眾文化輔導;聲樂輔導;問題;探討
引言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學習聲樂不僅能夠有效緩解群眾的生活壓力,還能夠使其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但是,群眾文化水平、學習能力以及具體喜好不同,給群眾文化輔導中的聲樂輔導也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為了滿足群眾的精神文明需求,相關人員要采取多種輔導策略來進行聲樂輔導。
1.聲樂輔導在群眾文化輔導中的作用
聲樂藝術是情感表現的一種形式,其是通過聲音的不同旋律來傳遞情況,而不是像文學作品是通過闡述來傳遞情感,不像美術作品是通過描述來傳遞情感。而群眾性聲樂是一項符合大眾的文化活動,可以豐富群眾的生活,增添其樂趣,提高審美情趣和生活質量,將其應用于群眾文化輔導中,主要包含促進文化發展以及增強樂曲表現力的作用(見圖1),下面是對這兩種作用的詳細介紹:
1.1促進文化的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經濟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文化的需求越來越高。在群眾文化中聲樂演員本身就來自于群眾,又服務于群眾,其不僅在感染者廣大人民群眾,還與群眾一起享受聲樂帶來的震撼,以便實現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同時,聲樂演員在將聲樂旋律帶給群眾的過程中,促進了群眾對于聲樂欣賞能力的提升,并提升了群眾的生活質量,促進了整個群眾文化的發展。此外,曼妙的曲子能夠讓人民群眾的內心保持一定的愉悅性,并能夠引領人思想的積極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種藝術的互換,能夠有效的促進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并且群眾文化在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占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1.2增強了聲樂的表現力
聲樂的表現力是通過樂曲來完成的,簡單來說聲樂演員在演唱過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從而增強樂曲的表現力,使群眾對聲樂演唱會更加喜歡與欣賞,并號召廣大群眾參與進來,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提高精神文化品質。比如,一首歌曲是體現一縷輕柔的春風的,那么,這就需要演唱者在演唱中放緩演唱旋律,使人們感受到春的呼喚,從而讓人民群眾在聽過這樣的樂曲之后,就會感到心情愉悅、溫馨。因此,作為一名聲樂演員在掌握時代脈搏基礎之上,有必要增強樂曲的表現力,體現當時當地的風土人情等,這樣才能與群眾文化生活相結合,促進群眾文化的發展和進步。
2.在進行群眾聲樂輔導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2.1聲樂學習群體存在一定廣泛性
聲樂學習群體的范圍比較廣,無論是從年齡、演唱風格還是聲樂修養來看,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首先是年齡的廣泛性,在群眾性聲樂輔導中,其所面對的主體是所有年齡階段的音樂愛好者,所以在教授過程中要對主體的聲帶以及音色問題引起充足的重視;其次,演唱風格的廣泛性。聲樂分為很多種,有美聲唱法,民族唱法等,但是面對不同的種類,群眾性聲樂老師不可能做到專業性教學。在聲樂學校,不同聲樂會有不同教師,但是社會上的群眾文化輔導單位師資力量匱乏,不可能為其配備專業性教師,這就要求群眾聲樂教學老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盡可能掌握更多的輔導方法,滿足不同群體的聲樂學習要求;最后,聲樂修養的廣泛性。在群眾性聲樂輔導中,部分學習者具有一定的聲樂基礎,而部門學習者不僅沒有聲樂基礎,也沒有聲樂修養,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整體的差異性,要照顧到所有的學習個體。
2.2群眾聲樂教師要注意的問題
群眾聲樂教師要具有多面性和復合性,從而才能滿足不同群體的學習要求。由于聲樂包含多種類型,再加上群眾性聲樂的特殊性,所以教師要具備多種素質水平和技術能力,其不僅要精通中外聲樂以及音樂理論,還要對一些相關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降低輔導難度;另一方面,輔導教師自身的知識能力一定要過硬,要能夠組織大家去學習、去聯系,否則在人員多的場合下,就不利于教學開展。再加上由于目前科學技術的發達,計算機遍及各個角落,輔導教師要合理利用這些資源,從而有效減輕教學負擔,不斷更新聲樂知識。
3.群眾文化輔導中聲樂輔導的探討
3.1在聲樂輔導中因材施教
由于群眾文化中的聲樂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并且聲樂的表現形式、聲部、流派、風格以及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多樣性,而不同的聲樂形式其輔導方式也有所不同,再加上輔導對象的學習能力與興趣愛好也各不相同,從而給輔導人員帶來了一定的輔導難度。如果輔導人員在輔導過程中,對輔導對象采取統一的方式進行輔導,很容易讓群眾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吃力,甚至對所學的聲樂失去信心,達不到預期的聲樂輔導效果。因此,輔導人員在輔導過程中不能一概而論,在進行聲樂輔導之前要對輔導對象的實際情況進行大致的了解,對輔導對象的學習能力以及聲樂方面的學習水平進行掌握,并根據聲樂的多樣性來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輔導方案,因材施教對人民群眾開展聲樂輔導,增強其對聲樂學習的信心,使輔導對象在被輔導的過程中能夠對輔導人員所講內容進行吸收,為群眾文化輔導中聲樂輔導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3.2改革教學內容和形式
雖然聲樂演唱在群眾影響中的意義重大,并且其表現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多樣化,但聲樂輔導工作的內容還不夠全面,無法得到充分的發展。在當代聲樂教學環境中,群眾聲樂輔導教學與傳統專業的聲樂教學相比,群眾聲樂教學的普及面更為全面,因為它所面對的人群很多,針對的群眾類型也很多,涉及到的工作內容較為復雜。因此,輔導人員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實時更新,并結合當下聲樂的表現形式來加深教學內容的多樣化,爭取利用更加全面的音樂來闡述當下社會經濟以及社會的發展狀況。此外,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輔導人員在聲樂輔導教學中,可以采用網絡傳播的方式進行教學,通過利用網絡發布的形式將聲樂活動真正落實到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和學習中去,讓群眾在上網休閑的同時進行參與,帶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學習性,促進聲樂輔導在群眾文化輔導中的順利實施。
結束語:總而言之,精神文化的發展是經濟發展所推動的,經濟的發展能夠使人民群眾在保證物質需求的基礎上,更好地追求精神文化生活。而群眾文化輔導中的聲樂輔導,能夠培養群眾的聲樂素養,提高群眾的審美情緒,不斷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并對聲樂輔導在群眾文化輔導中不斷完善的過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朱鳳姣.淺談聲樂文化對群眾文化的推動作用[J].赤子(上中旬),2016(24):53.
[2]劉晚寸.關于群眾聲樂藝術輔導教學的相關探究[J].大眾文藝,2017(09):20.
[3]趙一潼.社區群眾聲樂輔導之我見[J].大眾文藝,2017(07):11.
[4]傘佳卉.基層群眾聲樂輔導教學之我見[J].音樂時空,2015(1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