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艷 代婧
摘要:加強高校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現實需要。研究、分析當前高校基層黨組織在思想認識、服務意識、結構設置、黨員發展、活動組織、服務考核標準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對于進一步密切黨群聯系、鞏固黨組織的向心力作用,服務創新人才的培養、 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校;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問題研究;創新人才培養
一、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必要性和意義
2014年5月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明確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強化服務功能,其中“高校黨組織要圍繞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搞好服務,把思想教育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搭建師生成長發展平臺,引導廣大師生講理想跟黨走、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1]
作為高等教育機構,高校在經濟社會轉型和高等教育改革中面臨一系列的挑戰和沖擊。要全面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實現向應用型轉變,高校有必要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戰斗堡壘作用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2],不斷增強基層組織在青年人才中的感召力和影響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業人才。
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有利于推進基層黨組織工作思路、活動方式創新,有助于“努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素質優良、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紀律嚴明、作用突出的黨員隊伍”,不斷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同時對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密切黨群關系,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師生、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維護穩定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二、高校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服務意識欠缺,創新動力不足
根據抽樣調研,一些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缺乏對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的正確認識,多滿足于執行、完成常規或本職工作,缺少對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關心和關注;部分黨員干部在經濟社會轉型期理想信念發生動搖,價值觀迷茫,呈現功利化傾向,沒有真正樹立創新服務理念和牢固的服務意識;工作理念滯后造成工作模式單一、固化,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工作思路狹窄、思維僵化,服務黨員和群眾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強、創新動力不足,沒有對創新人才的可持續培養和發展起到積極的引導和示范作用。
(二)基層黨組織結構設置不合理,黨員培養發展不規范,服務滿意度不高
高校基層黨組織多以專業或科室設置黨支部,黨員人數分布不均,支部書記多為兼職,黨建基礎薄弱,一些支部人員緊缺,影響服務團隊的組建;教師黨員業務性質不同、日常工作繁忙,學生黨員所在年級不同、上課時間不統一、流動性大等,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的有效進行,加大了黨組織活動的開展難度。在黨員培養上存在重發展結果、輕培養過程的現象,工作程序簡化,培養人很少真正發揮作用,疏于監督和考核;被培養人也時有懈怠,很少能夠堅持定期進行思想匯報、及時填寫培養發展材料。組織發展工作不規范,加上某些人入黨動機功利化,導致一些被發展對象入黨態度不夠端正,政治素質不高,組織紀律觀念淡化,服務意識淡漠、服務標準不高,師生群眾滿意度差。
(三)基層黨組織服務宣傳力度不夠、活動缺乏創新,服務考核標準欠缺
高校基層黨組織由于日常工作繁忙、活動經費不足,多限于以支部為單位進行常規的“三會一課”活動,傳達通知、學習文件、撰寫材料等,宣傳工作多停留表層,掛條幅、置圖片等,宣傳載體及形式不夠豐富多樣;網絡利用率和覆蓋率低,與群眾的聯系還不夠密切,宣傳教育培訓反饋信息掌握不夠及時、準確,對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的典型經驗做法的總結推廣和優秀黨員先進事跡的表彰宣傳明顯不足,沒有真正起到示范、榜樣的輻射作用及形成創優爭先的良好氛圍;服務活動宣傳覆蓋面和力度不夠,缺乏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宣傳形式,服務內容單調、老套,沒能做到與時俱進,不能滿足黨員群眾的實際需求。由于缺乏健全的服務考核標準和體系,致使一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服務意識差、應付了事、走過場,不能有效地調動師生黨員和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不利于提高活動的影響力并形成良性循環。
(四)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與教學工作及創新人才培養的融合不夠
眾所周知,高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環節是教學工作,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而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是人才培養的首要任務。然而,從當前整體看,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與教學工作存在脫節、缺少深度融合,除思想道德相關課程外,其他學科教學中少有涉及和關聯,多關注對人才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忽視對其思想的教育引導、組織觀念和服務意識的培養。再者,基層黨組織建設沒有一個具體量化的標準,高校對教職工的業績考核、職稱評定等與之基本不掛鉤[3],不少黨員群眾出于現實考慮和功利化需求,對參與基層黨組織建設缺乏熱情、欠缺主動性,也造成一些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明顯。
三、結束語
服務型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需進一步加強政治引領作用,創新活動載體和形式,建立量化考評標準,有效地開展宣傳、教育培養和督導考核,加大黨組織建設工作與高校教學等其他工作相融合的力度,滿足黨員群眾的學習和工作需求,提高服務效能,切實服務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2014年5月
[2][3]唐麗.淺談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科技博覽, 2014(8):340
作者簡介:劉春艷(1974—),女,遼寧沈陽人,沈陽化工大學外語系副教授,碩士導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與創新實踐研究。代婧(1985—),女,遼寧沈陽人,沈陽化工大學外語系講師,研究方向:創新教育研究。
基金項目:此文為2017年度遼寧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立德樹人視域下高校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路徑研究”(2017GXDJ-B061);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立項課題“高校轉型期應用型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G17DB39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