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數字媒體技術發展,傳統的平面設計與增強現實技術結合的實例愈來愈多。本文旨在梳理國內外增強現實技術與平面設計結合的實例,探索數字技術用于書籍設計的優勢與前景,重點研究數字化可視書籍信息、數字化可聽書籍信息、數字化人機交互等設計方法,從而探索增強現實技術應用于書籍設計的新方法,讓讀者得到全新的閱讀體驗,挖掘新的消費群體,激活現代紙質媒介。
關鍵詞:增強現實技術 書籍創新 數字化 互動
隨著數字媒體體驗式閱讀新形式普及市場,傳統書籍閱讀形式每況愈下。而新的數字媒體技術與傳統媒介結合,激活了傳統的書籍行業。一方面提升了傳統印刷品的傳播力,另一方面提升了讀者的閱讀感受。例如增強現實(簡稱AR),是基于虛擬現實發展的新技術。因20世紀90年代初期,波音公司設計了一套輔助布線系統專門用于訓練機械師,AR概念由此定義。此技術不僅能夠對周圍客觀事物“增加”虛擬的數字化信息語言,使虛擬數字信息與客觀事物融合,還能帶給受眾一種新的場景視覺體驗。如將增強現實技術運用在書籍設計中,將為書籍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增強現實技術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現狀
增強現實是在虛擬現實(VR)的發展過程中應運而生的,它的誕生一方面順應了時代的發展,另一方面彌補了虛擬現實的不足。自1990年波音公司研究員創造增強現實以來,愈來愈多的研究所、高校、企業相繼對此技術進行研究,且取得了不少科研成績。目前,哥倫比亞大學的設計團隊研發了一套激光打印機維修系統,維修過程與AR技術相結合,使用戶能通過系統中的操作指示對打印機進行維護。
在過去幾年中,國內增強現實技術主要出現在紙質少兒讀物以及一部分兒童玩具、游戲中。如2014年,國內許多兒童讀物出版社推出AR讀本,其具備的數字化交互特點增強了傳統兒童讀本的趣味性,為兒童構建了一個看得見的童話世界,也為未來童書提供了核心的競爭力。隨著AR技術的普及,該技術還出現在包裝、直郵單、海報、畫冊、名片等多種紙質印刷品上。
二、增強現實技術用于書籍設計的優勢與前景
(一)AR 技術和紙質媒介形成優勢互補
紙質媒介在信息傳播時只能展現二維空間效果,主要強調視覺體驗,而與AR結合的圖書可以在與讀者進行互動的同時,營造虛擬的三維效果。不僅強調了視覺體驗,還提供了聽覺、觸覺、嗅覺等感官形式,最終將虛擬現實疊加于紙質媒介內容中。例如在兒童讀本里,與AR結合的書籍頁面,會有可愛的卡通人物由靜態到動態變化;再比如課本上枯燥的天文、地理等學科知識不再以單純的文字描述呈現,而是用可互動的三維模型進行知識點講解??傊?,加入增強現實技術的書籍,能實現虛擬場景與傳統紙質文字、圖畫內容相結合,滿足讀者可讀性和互動性的雙重購買要求。
(二)增強現實技術的書籍能提高閱讀互動性
AR書籍設計以多層次、多空間的數字化內容展現,能表達多種符號語言,體現交互式設計特點。在吸引讀者享受書籍閱讀的同時,還促進讀者積極主動理解書籍晦澀的內容,讓閱讀具有趣味性和參與感。如果讀者與書籍之間沒有頻繁的互動,那么讀者對書籍枯燥的信息就容易忽視,許多信息在傳播的過程中就容易丟失。而AR技術則可以帶給消費者更多的聽覺、視覺、觸覺上的互動。如CANDY BOOK軟件上發布《那些年那座城》——可交互式糖果書,濃縮了20世紀80年代的大眾文化符號,設計公司運用AR技術讓書本上的符號躍然紙上,將讀者真正帶入作者筆下的繪本環境中,創造了極其豐富的視覺與聽覺效果,設計為配合書本故事還加入了嗅覺體驗,增加讀者閱讀感官。這一過程中,不僅讓讀者體會到了閱讀的趣味性,而且鞏固了傳統書籍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
(三)增強現實技術的書籍能開拓新的出版市場
如今 ,“閱讀”不僅是出版方的市場 ,也是以閱讀內容與多種傳媒為載體的聯合產物。隨著傳統出版行業的淡化,如何能創造既實用又創新的閱讀方式 ,成為不少出版方的難題?!豆げㄌ亍纷髡逬K·羅琳與索尼公司合作,用AR技術展現新的“魔法故事”。讀者可以在閱讀書本的同時,配合書籍內容揮動虛擬魔杖,讓故事中對應的角色“活”過來。這種體驗式閱讀創新,提升了讀者的閱讀體驗,也為作者提供更多的創作空間,更為傳統紙質出版物開拓新的市場、新的商機。
三、增強現實技術用于書籍創新設計的方法
(一)改變書籍內頁翻閱形式
在傳統書籍內頁設計上,可視設計元素有:文本、二維靜態圖形等。隨著書籍設計的發展,書籍內頁不再是以普通翻頁形式存在。如馬歇爾設計的一本名為《花愿》的書,作者將插畫工藝與書本內容相結合,充分調動了閱讀者的動手能力,讀者只要打開書本便可以體會到三維的立體花藝形態,形成了一本移動的“掌上花園”。設計師用動感的互動方式將形式和內容結合,這種內頁設計方法不僅使書籍的空間層次豐富,還實現了書籍與讀者的溝通,同時讓讀者產生了情感共鳴。
(二)加入數字化可聽書籍信息
“感覺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直接反映。它是由外界的刺激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而引起的,基本分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痹跁O計中的增強現實技術聽覺元素有:互動音效、內容背景聲效、文字說明聲音,甚至在安排音效的同時可以遵循多普勒效應。例如目前的宣傳冊,部分設計者依托手機平臺將產品品牌理念、故事等通過硬件處理,與紙質載體相結合,直接用音效的形式感染受眾;再比如蘇州博物館文物簡介手冊,只需要掃描相應內容的二維碼即可視聽相關信息以及物件發展歷史。如此,將AR技術與紙質媒介,甚至書籍設計相結合,與多種音效進行疊加,可使文字信息生動化,避免讀者閱讀時的枯燥感。
(三)創造數字化人機交互
交互設計是建立在人與產品以及服務之上的,成功的交互設計具備良好的對話機制,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增強現實是連接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紐帶,書籍增強現實應用的交互本質是讀者通過智能移動設備與書籍進行交流。良好的AR書籍設計能夠在整個交互過程中,讓用戶無障礙地與書本內容進行溝通。因此,AR書籍設計若要與讀者保持溝通順暢的對話,需要非常匹配的硬件與軟件。例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具有便攜性與實用性,能提供讀者與機器自然交流的環境,同時達到理想的人機互動效果,將讀者帶入到數字化閱讀環境中進行感受,也能將讀者帶入到實際生活中體驗文字的真實性。
四、結語
AR書籍的設計打破了傳統書籍設計方法,它是在數字媒體發展下的一種必然結果,也為傳統紙質媒介轉型提供一種創新思路。AR 技術和書籍設計結合不僅可以形成優勢互補,能使增強現實技術的書籍提高閱讀互動性,還能開拓新的出版市場。在設計方法上可嘗試改變書籍內頁翻閱形式或加入數字化可聽書籍信息,最終創造數字化人機交互形式,提供給讀者全新的閱讀體驗。但我國現有的AR技術還處于發展階段,沒有完全普及各類書籍,在今后的應用空間上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美]魯道夫·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孟沛欣,譯.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8.
[2][美]普利斯.交互設計——超越人機交互[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
[3] 徐靈.增強現實廣告技術的創新擴散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2.
[4] 張岸.基于增強現實技術的紙質地圖增強表達與交互[J].熱帶地理,2012(09).
[5] 張超.基于自然特征識別的紙面媒體移動增強現實系統[J].數字通信,2012(04).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科技學院2017年校級課題“增強現實技術在書籍創新設計中的研究”(項目編號:17XKY057,課題負責人:左文)。
(作者簡介:左文,女,碩士,湖南科技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