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秋玲
[摘 要]幼兒教育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如何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活躍孩子的邏輯思維與抽象思維,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揭開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這是幼教工作者值得深思的一個關鍵問題。單一固化的教學方法,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容易使孩子衍生不同程度的抵觸情緒,幼兒教育質量越來越低,“小學化”傾向越來越嚴重,這不利于幼兒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持續加快。為此,教師們必須聯起手來,從新的角度、新的層面出發,多視野的透視幼教“小學化”現象,找出有效策略改善弊端問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規范幼兒的行為習慣,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借此迎來幼兒教育教學工作絢麗輝煌的明天。
[關鍵詞]幼兒教育;多學科視野;小學化傾向;透視;問題;策略
時代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既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轉變了人們的核心教育觀念。在良好的教育背景下重新確立幼兒教育目標,需要得到學校、教師、家長、社會的高度配合。幼兒教育過早出現“小學化”傾向,這會極大的打擊幼兒的自信心及進取心,脫離全民素質教育的正確軌道,使我國整體的教育水平有所下降,各項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難度不斷增大,導致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事業受到嚴重的不良影響。教師、家長、社會聯手打造新型的幼教模式,為幼兒開拓出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刺激他們的興奮點,集中他們的注意力,這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成果,也將更好的解決“小學化”問題,還能保障幼兒身心健康成長、學習能力綜合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一、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產生原因
(一)教育理念亟待轉變
教育改革步伐持續加快,教育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產生了更多的幼兒教育機構。公立幼兒園數量是十分有限的,私立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園區管理者常常會為了利益而轉變辦學模式,導致幼兒身心發展受到了極大的消極影響。“小學化”現象非常普遍,部分家長想讓孩子獲取到更多的基礎知識,在“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作祟下,很是支持這種教育模式,放縱了這一現象的繼續惡化。
(二)應試觀念影響過深
不難發現,近年來我國幼教機構在設置相關課程時,明顯增加了文化課課時,并且所學知識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加,有些學前班甚至會提前接觸小學重點知識。由此可見,很多幼兒園已經將知識教育搬上日程,并且在不斷加大力度,但卻忽略了對幼兒的素質教育。
(三)社會環境造成影響
當代社會中人們的生活質量在逐漸提升,直接導致了其對生活中各個方面的需求都在不斷增加,使得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幼兒園時,往往會更加看重園里環境如何、教師對孩子的態度如何等,并且當代家長之間往往存在攀比現象,不僅比金錢、地位,如今也開始比孩子的成績,甚至上升到幼兒層次。除此之外,從事幼教事業的教師也面臨著兩難的局面,其所接受的教育是對幼兒開展素質教育,然而幼教機構的要求、家長的需求以及幼兒面臨的升小學問題等,都導致幼教教師慢慢向現實妥協,也就造成了目前的“小學化”現象。
二、改善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幾點策略
(一)樹立正確幼教理念
正確的幼兒教育是以促進每一個幼兒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的,幼兒教育要以幼兒為中心,要把幼兒當成真正意義上的人,切實貫徹“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同時也要樹立正確的入學準備理念,當前國際流行的入學準備教育包括五大領域:身體健康和動作技能、語言發展、認知和一般知識、情緒和社會性、學習方式。幼兒園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幫助幼兒全面健康成長。
(二)政府加強幼教管理
為了遏制幼兒園游戲“小學化”現象的發展,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在這方面應該盡一份力量,加強對幼教事業的管理力度,改變對幼教事業的管理方式,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同時加強對幼教的監督職能,防止幼教事業“小學化”。如政府為幼教事業提供一定的政策依據,建立科學的評估體系,讓幼兒教育向規范化的方向發展。重點提升幼師的專業水平,從根本上保證教學質量。
(三)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幼兒園教育的實施者是幼兒教師,是否有“小學化”傾向的決定因素也在于幼兒教師。所以學習和貫徹《通知》精神的關鍵也是幼兒教師。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加大幼兒教師的培訓和教研的力度。加大培訓的力度是為了讓幼兒教師認識到什么才是真正適合幼兒的幼兒園教育,體會到如何讓自己在教育的過程中避免出現“小學化”傾向。加大教研的力度而是防止和糾正“小學化”傾向真正的實施手段,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形成有效的經驗,才能最終實現真正的適合幼兒的幼兒園教育。
(四)社會不斷加強宣傳
國家要建立健全關于幼兒教育的監督機制,確保幼兒教育健康發展。如教育行政部門每年都對幼兒園教學內容、教育形式、幼兒發展狀況進行抽查。全面提高辦園質量,嚴格辦園標準,提高個體幼兒園的整體水平,防止因個別園不規范的“小學化”教育而導致的生源方面的惡性競爭。要加強宣傳,樹立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轉變家長傳統教育觀念中追求功利性、忽視幼兒自身發展要求的錯誤思想,逐漸淡化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思想基礎。還要推動中小學教育改革,做好“幼小銜接”,為幼兒園樹立積極導向。減輕幼兒教育來自教育系統內部的壓力,防止“應試教育”的消極影響向幼兒教育滲透,使幼兒教育健康發展。
三、結語
總之,科教興國,因為科教發展,所以興盛國力,這不是學前兒童過早承受負壓的理由。社會的發展進步縱然提高了對未來人才的標準要求,但是教育仍舊不可以急功近利,還是要循序漸進。雖然,智力開發能力提升已經開始越來越低齡化,但是我們更加希望,人才的培養是其自主選擇的,我們要倡導一種專一性培養,而不是千篇一律把教育發展成為必須承受的任務一樣。
參考文獻:
[1]程秀蘭.多學科視野中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透視[J].教育研究,2014,09(07):69-76.
[2]王力.關于多學科視野下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透視研究[J].求知導刊,2016,08(02):48.
[3]毛欣欣.從知識考古學視角重新審視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J].學前教育研究,2017,12(11):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