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以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利弊解析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會計集中核算的缺點為主要依據,從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強化核算中心的監管職能、加強并完善往來款項的清管制度、建立健全財產物資內外監控制度這四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其目的在于促使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為企業持續穩定發展做鋪墊。
關鍵詞: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利弊
對于企業發展來講會計集中核算模式應用十分重要,其是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基礎,也是加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基于此,企業領導需給予會計集中核算模式高度重視,促使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在企業發展中充分的發揮,為企業立足于繁雜的市場中做鋪墊。本文主要分析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利弊,具體如下。
一、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優勢
1.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加強會計工作質量。會計信息為企業運營活動開展中產生的數據,依據規定的會計方法和制度,將其加工為有利于企業管理者決策的財務信息及其他經濟信息。可以說社會經濟運行的基礎是會計信息,而對會計信息的主要要求為準確性與可靠性,社會經濟穩定要求企業會計信息同其所反映的客觀事實一致。并且會計集中核算制實行了公開機制,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加強了信息品質。因會計核算制的核算步驟有所減少,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2.加強財政監管,提升財務資金應用效率。落實會計機制核算模式,推動了會計監督管理性能。客觀的展開會計工作,切實打破了以往企業所采用的核算模式。改變了企業自行到銀行開戶的步驟,企業中每筆支出都是從會計部門中的某個賬戶劃出的,不再經過企業,而是合并到以期核算,會計部門對其他部門的每筆支出皆有監督審查的權利,這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各個部門依據經濟法規開展工作的思想經濟管制與監管的缺陷得到有效解決。因對企業內部每筆開銷都展開監管,如此每筆開銷皆能依據預算展開,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了企業內部資金應用效率。
3.有助于內控機制全面落實。各個部門的財務統一到一起進行監管,實現對資金事前預算、掌中控制、事后追求。比如,在開展結算與報銷工作時,核算人員需對資金支出部門的原始票據進行仔細審核;在實際審查中,為了防止人為因素干擾,所有獲得審批的賬款皆需直接交付給企業內部會計部門。利用電腦連網的方式,動態掌控企業內部資金狀況、支付狀況,保證風險得到有效預防。
二、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弊端
1.核算部門效用發揮受阻。當前企業會計集中核算制實行的主要問題為會計核算同財務管理銜接力度不足,企業自身雖然布設了財務管理部門,但會計核算工作皆是通過會計部門進行的。這種方法不但會使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效率不高,還會影響其實效性發揮,致使企業內部管理工作質量降低。另外,因企業內部核算部門缺少出納和會計,報賬員替代了會計和出納,導致核算工作得不到有效約束,這對企業經濟有序發展十分不利,無法在繁雜的經濟市場中繼續的發展下去。
2.責任主體不明,加大了審計部門工作難度。在實行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中,企業會計搶業務執行者同決策者嚴重脫離,會計監督與財務審批的分離導致企業會計監督權與核算權在某種程度上發生了變動,致使會計責任主體隨之改變。核算部門身是連接審計部門與被審對象的主要樞紐,在會計實際監督中出現盲點是不可規避的,導致會計責任出現諸多問題。若會計處理工作出現差錯、企業會計信息失真或是違反經濟法律等,被核算部門認為自身部門無法有效界定雙方責任,導致會計部門與企業出現互相推卸責任的問題,導致資料提供難度變大,致使企業健康有序發展受影響。
3.會計監督效用未得到有效發展。落實會計集中核算制度以后,一個會計人員一般需要負責多家企業賬務,還有一些企業報賬人員將手工賬記錄好以后,上交給核算部門,由核算部門內的工作人員展開電腦錄入工作,核算中心只展開電子記賬工作,對于各個企業內經濟開展的具體狀況根本不了解。核算部門對企業所拿來的賬目沒有缺陷便能記錄到電腦中,沒有對此項經濟活動的具體狀況進行審核,導致會計內的預算、監管以及審核等無法落到實處。一個企業能否持續高效發展,同其內部監督效果有直接影響,因其同企業經濟效益有莫大聯系。
4.無法控制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會計信息是企業內部最基本會計材料,比如原始憑證,其不但可以反映企業財務狀況,還能判斷企業內部財會信息的真實性,所以對企業的原始憑證加大審核與監督力度十分重要。當企業執行會計集中核算制之后,發現核算部門工作人員因最初未參與到企業具體業務中,導致其只能依據票據手續是否齊全來判斷企業報賬,至于其反映的經濟內容是否真實毫無依據。為了保證企業內部工作效率,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加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需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推動企業內部工作有序開展。
三、優化會計集中核算的有效措施
1.構建完善的法律體系,確定會計責任主體。相關部門需依據實際編制相關會計集中核算的文件,保證企業會計集中核算有據可循,確定會計責任主體與需要承擔違規責任,及會計核算中心連帶的監督作用,確保會計集中制得到有效運行。
2.加強核算部門的監管職能,轉化為管理型。若想優化核算部門重核算輕監管的現象,務必要將其重結果的模式變成重過程的模式,切實改變核算部門只以核算為中心的理念。會計部門不但要保證核算工作的實效性,還需依據相關法律對其進行預算和監管,比如在有需要支付以前,首先需要弄清支付款項的具體內容,是否可以支付等,匯總之后進行統一支付。企業內部會計部門只有改變傳統的核算方式,才會為企業決策者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加強企業經濟效益。
3.增強并健全往來款項清管機制。企業核算部門的管理者需對所發生的收支款項進行核查,需仔細核實,依據發生款項的性質展開劃分,盡量避免不同類型的款項交融到一起。定期清理掛賬,避免掛賬時間太長,并對應收賬款需要及時催收,以免出現壞賬的狀況。對于已出現的壞賬要及時清理,并及時上報進行復查,待其完成以后再開展對應的調整工作,避免由于收支款項對企業內部收支情況進行調整。
4.建構完善的監控機制,保證資金安全。要依據管得住、高效率原則構建財務內控機制,如在企業內部構建大額費用審批機制、超指標審批機制等。另外,會計部門還需主動接受外部監督,如審計部門、監督部門等,構成監督體系,建設會計核算中心同企業互相制約的制度,保證企業財務資金安全,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會計核算制的應用作用十分明顯,不但能制約違法行為,還能為建構高效的財務管理制度提供有利條件,盡管其自身具備一定優勢,但其是把雙刃劍,也存在些許弊端。在會計核算中會出現多多少少問題,只有將其切實的優化掉,才會確保會計集中核算制得到充分利用。
參考文獻:
[1]姚紅旺.對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利弊分析[N].山西青年報,2013-12-01(003).
[2]陳新霞.淺析教育系統實行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利弊及對策[J].中國總會計師,2011(06):126-127.
[3]劉偉.對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利弊分析--兼論會計集中核算體制的改革之路[J].中國總會計師,2011(02):86-88.
[4]曹紅霞,胡冷夫,陳欣.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利弊探討[J].時代金融,2011(03):38+51.
[5]呂大利.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利弊分析[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22(06):18-20.
作者簡介:胡薇(1976.01- ),女,漢族,湖南永州人,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財務會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