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麗
[摘 要]體育教學與我們平時所看到國際性體育賽事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校園里的體育教學更具教育意義。素質教育中明確指出小學教育中的整體宗旨,不僅是要“教書”更要做到“育人”,既讓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也要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綜合素養。基于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育人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就變得勢在必行。
[關鍵詞]體育教學;育人教育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形式下的社會需要是更多“文武雙全”的優秀人才。體育本身具有一定的國際性,是中外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根據當今無論是校園體育還是國際競賽,都存在一些違規亂紀的行為,嚴重影響我國國民思想道德品質的提升。也正是因為如此,現代小學體育被賦予了全新的教學使命,不僅要讓小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和動作要領,不斷增強自身的體質,還要將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給小學生。
一、體育教學中蘊含的思想道德品質
小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會潛移默化的鍛煉自身的組織紀律能力,克服困難,機智果敢的意志,團結奮進,互幫互助的集體精神。而這些綜合素養在體育中更容易快速的展現出來,而且結合體育運動做好育人教育,也更加能夠被學生所接受。并且在體育教學中融入育人教育,還能讓學生學會取長補短,享受分享喜悅的同時培養學生熱愛勞動,情系祖國的情懷。
小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尤其參加運動競賽時,情緒往往興奮高漲,其潛在的品質和思想作風會真實地表現出來,而規則、裁判、道德、精神文明規范等都是有效的教育措施。所以,運動場上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道德和頑強的意志品質,而且可以培養遵守紀律,服從裁判、禮貌待人、顧全大局等好作風。這些對小學生的精神文明建設起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也是塑造 “四有”人才的重要條件。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育人教育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
體育教師應改變只抓技術完成量,而忽視德育和體育結合的舊觀念,要提倡德、智、體、美、勞的共同發展。少年兒童正是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他們最需要運動,通過運動可以提高學生內臟器官的功能,促進體格健壯。同時生長發育正常又能促進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形成,提高學習效率。因此作為體育教師不但通過教學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更應該在“育體”的基礎上加強“育心”教育。
(二)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有很多同學意識不到集體榮譽感的重要意義,在比賽中不顧集體,過分表現自己,不與其他同學配合,導致比賽失利,遭到同學埋怨指責,由于沒有進行及時疏導,導致學生行為偏激,性格殘缺等等問題。為此體育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采用一些集體活動的運動項目,比如排球訓練,團體操訓練等,訓練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幫助學生融入集體、幫助他人,讓他們體會到榮譽所帶來的成就。
(三)規范課堂紀律
在體育教育中,雖不像文化課堂那樣一絲不茍,嚴肅生硬,但是必要的課堂紀律是不可以省略的,不能因為體育課堂的活躍就將組織紀律、文明禮貌拋之腦后。所以在體育課堂上也要進行常規教育,使體育課堂規范化、制度化,通過課堂的制度貫徹,向學生進行文明禮貌、組織紀律、思想作風和安全教育,逐步養成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和一些優良的思想品質。而且上好體育課的前提是需要一個良好的班級作風,團結互助、不懶散、樂觀向上,在這樣的團隊熏陶下,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有積極健康的情緒,對于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有用的。
(四)注意評價方式
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第一高峰期,心理上是依賴性和幼稚性錯綜矛盾的時期。他們有較強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知識的愿望,但往往不能實行自我監督,遇到困難,容易灰心喪氣。不能因為是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就不實施表揚批評政策。但是在表揚與批評時教師應該注意主要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的原則,而且要保證表揚的公開性、批評的隱蔽性,要讓學生有積極的心態,犯錯之后認識到錯誤又不讓其消極對待,尤其批評時要以理服人。
(五)提升學生的頑強品質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練習都要承受極大的肌肉疲勞,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肌肉活動的直接興趣,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忍受的練習,將獲得相應的回報,使他們在練習中更加刻苦、認真,如做 1 分鐘仰臥起座時,告訴學生,當你做到 35 次時,肌肉感到酸痛,一定要堅持做下去,否則你的成績永遠只能停止而不能進步,讓他們在練習中養成吃苦耐勞的品質,逐步培養他們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等優良品質。
(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結合體育教學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講授一些基礎的美學知識,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觀。并在示范動作準確的前提下,力求把動作做得輕松、優美,達到能吸引學生產生興趣的目的,也為學生掌握技術動作創造 良好的條件。另外,更重要的是要鼓勵學生在運動中嘗試美的內在體驗和自覺的審美意識,并將內心體驗的美和外形觀察的美結合起來。這一環節中,老師要注意自己的形象,除了應 以自己語言的優美、行動的高雅、生活的樸實、衣著的整潔、思想的進步、作風的正派,給學生以美好的感受外,還應在上課的示范中特別注意。
(七)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交流
體育課堂往往是學生最期待的課程之一,他在學生繁重的課業中帶來了別開生面的有趣面容,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思想教育的教育就會更容易被學生接受,運用得當的話還能轉化成學生的迫切需求,可以保證思想教育的最佳效果。小學生一般都是單純的喜歡接受關系較好的人的幫助,所以教師在體育課堂上要跟學生積極互動、有良好的情感交流,爭取將“育人”教育做到最好,增強學生對老師的信服感。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教育價值,所以體育老師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將品德教育融入其中。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運動活力和鍛煉興趣,從而增強學生的體質健康,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心理素質,提升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將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祖國棟梁。
參考文獻:
[1] 戴偉燕. 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育人"教育[J]. 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 2017(2).
[2] 吳雪英.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開展育人教育[J]. 讀寫算:教育導刊, 2015(15):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