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勇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6山東省委黨校系統科研項目“濟南市產業融合發展瓶頸與突破路徑研究”的階段成果(項目編號2016S019)
中圖分類號:F124 文獻標識碼:A
內容摘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在中高端消費、綠色低碳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合理引導低碳消費對經濟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借鑒國外發展低碳消費的先進經驗,分析低碳消費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促進低碳消費發展的可行性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綠色發展 低碳消費 國際借鑒 問題 對策建議
低碳消費的國際借鑒及啟示
(一)完善法律法規,出臺激勵性財稅政策鼓勵低碳消費
成熟的法律體系是發展低碳消費的必要條件,要想發展低碳消費,只依靠政府指導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配套法律法規來約束各方面行為,低碳消費發展較好的國家都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另外,低碳消費產品目前因為技術、規模等受限,價格相較于一般商品價格會高一些,如果政府沒有相應財政補貼或者稅收優惠政策,很容易被一般商品所取代。英國的“低碳巴士計劃”、日本的《家用電器回收法》、美國50億美元補貼開發可再生能源企業、法國推出的“清潔汽車免稅政策”等都說明,政府加大對低碳消費的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力度,會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低碳消費。
(二)構建產學研結合研發新模式,支撐低碳消費
低碳消費的發展對技術的依靠度和要求都比較高。美國政府通過“煤研究計劃”來研發清潔煤的發展,日本政府建立了“產官學”一體化,鼓勵加大低碳技術的創新改造,英國建立“碳基金”用于技術研發,推動低碳技術產業化發展。而目前我國在低碳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還較少,企業與科研機構的溝通不通暢,只有加強多方合作,提高理論轉化效率,使低碳技術研究運用到實際生產中,才能真正支撐低碳消費的長期發展。
(三)開發新能源,加強能源監管力度
目前各國都在積極開發新能源來改變傳統依靠石油、煤炭消費的能源消費方式。2012年美國用能源預算的三分之一左右來開發再生能源項目,而日本先后開展了陽光計劃、月光計劃等,加強太陽能、地熱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還利用其島國的地理優勢,加大對核能、風能的研究。另外,除了需要借鑒這些國家的先進經驗加大對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還應該加強對新能源的監管力度。我國各級地方政府和各職能部門之間因為目標不一致、職能劃分不清導致各自為政,對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造成一定障礙,應該學習英國建立專門的可再生能源辦公室的做法,改善能源管理機制,對新能源開發利用起到更好的協調規劃作用。
(四)拓寬宣傳渠道,鼓勵全民參與低碳消費
低碳消費除了生產環節之外,更取決于消費環節的低碳化,而消費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環。日本政府在低碳消費宣傳方面,將低碳消費觀念滲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優秀經驗值得我國借鑒。日本通過聯合社會團體、教育機構、明星群體等,通過網絡、電視節目、宣傳講座等向不同年齡段、不同背景的受眾宣傳低碳消費理念,日本民眾在潛移默化中將低碳消費當作理所應當之事,形成了良好的低碳消費方式。我國雖然也倡導全民參與的低碳減排行動,但是做的還不夠細致,只在特定時期對特定人群進行宣傳,未形成全民參與態勢,還應該拓寬宣傳渠道,發揮媒體、社會團體力量,加大宣傳力度,鼓勵人們多參與低碳消費。
低碳消費發展現狀、困境及原因—以山東省為例
(一)山東省低碳消費發展現狀
制定政策引導低碳經濟發展。山東省結合國家各項政策,在發展低碳經濟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在2012年4月成立山東綠色低碳經濟發展促進中心,提供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技術和信息咨詢服務,對低碳政策進行宣傳和相關知識普及。山東省制定出臺了相關低碳經濟政策,通過包括能源技術政策、節約能源政策等在內的七大政策扶持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提高新能源在全省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山東省還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和居民采用綠色包裝、綠色物流和綠色采購。2001年響應國家環保局要求,陸續在濟南、青島等城市建立綠色社區,建立垃圾分類、污水處理、節水節能等設施,從社區開始設計到消費、管理都貫徹綠色理念,自2003年開始至今已經命名了561家省級綠色社區。
發展清潔低碳能源,優化能源消費結構。近年來,在煤炭和煤電去產能的背景下,山東省加大力度改變能源供給結構,積極推動清潔能源消費。山東省加速推進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建設,在威海、煙臺等地建設大型風電場,在淺近海域建設發展海上風電項目并積極推進核電建設,對能源供給側改革發揮了重要作用。
企業生產和產品注重低碳化發展。企業響應政府提倡的“3R”原則,即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原則,積極研發低碳技術,使生產進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和污染物排放量不斷降低;同時研發廢棄物的可回收利用工序實現生產低碳化。以海爾集團為例,海爾集團利用其原創技術推動新能源建設,海爾熱水器創新研發出二氧化碳冷媒控制技術,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技術。
“互聯網+”模式興起,創新行業發展生態。“互聯網+低碳”也為低碳發展帶來一種全新模式,如“云合同”的出現省去了紙質合同的訂立,為企業帶來綠色商務理念。根據2016年國家下發《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第四屆低碳山東成果推介會上啟動了“低碳山東+互聯網”服務平臺,該平臺對于推廣交流低碳經濟理念及科研成果具有橋梁和紐帶作用,可以促進資源共享和互利合作。
倡導綠色出行,實現節能低碳。綠色出行是對環境影響最小的一種出行方式,選擇綠色出行可以有效節約能源、減少污染且兼顧效率。山東省將發展低碳公交作為全省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的工作重點,推廣新能源公交車并給予一定補貼。滴滴出行推出的拼車功能與即將走進社區的新能源共享汽車等,在減少碳排放的同時也帶動了居民低碳出行的意識。
(二)山東省低碳消費發展困境及原因
政府支持低碳消費力度不足,法律監管待完善。發展低碳消費需要政府制定各項政策來激勵生產者,引導消費者,從而調動其積極性進行低碳消費。但目前山東省在這方面做得還不夠,例如低碳產品生產中使用先進技術就必然帶來生產成本的提高,所以這類產品投入市場后,價格會高于普通產品。目前政府給予的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不足,這會讓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失去發展低碳消費的積極性。
山東省雖然頒布了低碳經濟相關法規,但低碳消費概念的研究尚未完全成熟,所以相應的法律體系尚為空白,立法速度遠遠達不到低碳消費發展的需要。
生產領域低碳消費研發創新不足。造成低碳產品研發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研發動力不足和缺乏針對性。目前企業對低碳技術的創新投入力度明顯不夠,雖然通過和國外企業的合作,一些成熟的低碳技術得到了應用,但沒有掌握關鍵技術,企業還缺乏自主創新后勁。另外,低碳技術的研究和實際應用相脫節,研發轉化能力弱也是創新能力不足的一個表現,企業與科研機構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交流不順暢,導致一般的低碳技術被重復研究,而核心技術卻不能得到很好地創新實踐。低碳技術為低碳消費提供支撐,不成熟的低碳技術會對低碳消費的推廣普及產生重要影響。
消費者低碳消費意識薄弱。影響推廣和普及低碳消費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消費者是否有低碳消費意識,目前消費者還是存在消費心理不成熟的現象。比如消費觀的扭曲,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大幅改善,出現了攀比消費心理,盲目追求奢侈品,造成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和破壞。另一方面,消費者缺乏環保意識,對于資源匱乏、環境污染等問題的嚴峻性沒有充分了解,對于低碳消費可以緩解環境破壞問題沒有認識。還有一部分居民認為低碳消費的支出會大于一般產品,而自身并沒有獲得更多利益,所以放棄低碳消費。
對策建議
(一)完善政策法規,引導低碳消費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性矛盾。政府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引導低碳消費。加大違法成本會對企業及個人破壞環境行為起到很好的約束作用,而對合理的低碳消費行為起到保護作用。一方面,在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時應該制定符合當地情況的實施細則,以此調整山東省能源消費的地區結構差異。另一方面,應該建立相關法律法規引導鼓勵新能源消費,而對于過量使用煤品及油品類消費的可以結合環保相應法律法規采取一定懲戒措施,以此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性矛盾。
利用財稅政策合理引導,限制性和鼓勵性政策相結合。發展低碳消費的一個關鍵點在于如何激發低碳消費行為。山東省政府應靈活運用限制性和激勵性相結合的財稅手段,對于高碳生產及消費行為采取限制性財稅手段,征收較高稅率;對于主動進行低碳生產及消費行為采取激勵性財稅手段,征收較低稅率或者予以財政補貼。利用財稅政策合理引導促進生產者低碳生產,相應補貼之后也會使產品價格下降;消費者因為價格因素會更多選擇低碳產品進行消費,生產者和消費者都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就會激勵其更主動執行低碳消費行為。
加大低碳消費宣傳教育力度,培育低碳消費文化。加強低碳消費宣傳教育,提高企業、居民的社會責任意識,是低碳消費發展的重要途徑。山東省政府應該拓寬宣傳渠道,加大教育力度,鼓勵低碳消費。
(二)加大研發力度,支撐低碳消費
注重低碳管理,積極發展低碳產業。低碳管理是隨低碳消費需要應運而生的現代管理方式,它要求管理者在追求利潤的同時要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構建低碳管理體系或者成立專門部門監督企業低碳生產,以此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企業實現低碳管理,在產品設計階段要注重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積極開發低碳產品;在生產階段采用現代設備減少設備能源消耗;在產品分銷過程中選取合適的運輸方案減少物流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在產品回收階段注重資源的可再生利用。另外,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注重低碳消費的發展,不斷提高監測標準,實施貿易壁壘,對于一些出口企業來說只有實行低碳管理方式,采用低碳技術,使用低碳原材料,提高能源回收利用率,更新生產設備來生產符合標準的低碳產品,才能幫助企業破解貿易壁壘實現盈利。
推動低碳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國外先進經驗表明,擁有尖端核心的低碳技術是保障低碳消費發展的重要條件。為了實現低碳消費發展,需要企業加大對低碳技術的研發與創新,積極推動低碳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只有生產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低碳產品,才能帶動低碳消費發展。企業應該注重“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在政府牽頭下加強與科研機構的合作,加大對技術人才的引進力度,擺脫核心技術受制于外來因素的現狀,研究掌握自己的核心技術。另外,企業之間應加強合作交流,打造低碳產業鏈,加強低碳技術的應用推廣與再創造。
培育低碳企業文化。企業要積極培育低碳消費的企業文化,強調低碳文化可以幫助員工培養低碳理念,提高員工低碳生產及消費意識。在精神層面,應該加強對低碳消費理念的宣傳,鼓勵員工創新低碳生產及消費方式;在制度層面,應該建立相關規章制度,監督員工低碳消費,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將低碳納入考核體系,用獎懲結合的方式鼓勵員工培養低碳意識;在生產層面,企業應注重低碳文化的傳播,在產品包裝、文化傳播等方面加強對低碳消費理念的宣傳。
(三)轉變消費觀念,參與低碳消費
樹立低碳消費觀念,積極踐行低碳消費。低碳消費與每一個公民息息相關,只有引導人們形成低碳消費觀念,改變思想認識偏差,建立健康綠色的消費觀念,才能使低碳消費得到真正發展。山東省應利用各種渠道鼓勵人們樹立正確的低碳消費觀念,積極參與低碳消費行動中。首先,消費者應該對“一次性消費”、“面子消費”、“奢侈消費”等不良習慣予以摒棄,不能貪圖享樂主義,而應該認識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樹立正確的低碳消費觀念。其次,應利用媒體、社會團體等媒介,大力宣傳低碳消費,使得低碳消費成為一種時尚。最后,培養人們選用節能產品、注重垃圾分類處理等生活習慣,鼓勵人們低碳出行,鼓勵有能力的居民積極創造新的低碳消費的方式方法,讓低碳消費成為一種意識。
重視低碳消費教育,培養低碳消費意識。受環保教育主體單一、重視程度不夠等問題的影響,山東省對于低碳消費的教育還不夠深入且缺乏連續系統性,很多人對于低碳消費的意識不夠強,甚至存在一定誤解,加強低碳消費方面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首先,低碳消費教育要盡早進入教育環節。從小養成低碳消費保護環境的意識,能夠更好地使低碳消費方式滲入意識中,因此可以讓低碳消費進入小學校園甚至幼兒園,通過淺顯易懂的方式對孩子們進行低碳消費教育,讓他們知道如何去愛護環境、低碳生活。其次,發揮社區的作用,加大低碳消費宣傳力度。在社區定期召開知識講座、制作展板和小冊子,講解低碳消費生活方式。最后,聯合高校,鼓勵學生進行低碳消費實踐活動。讓低碳消費教育進入大學教育,開展相關課程和社會實踐活動,開展低碳消費創新大賽,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活動,更好地發展低碳消費。
提高消費者收入水平,增加低碳消費關注度。收入水平制約消費的發展,只有人們有了足夠的收入,才會有更高層次的需求,才會關注到低碳消費問題。山東省應該大力發展經濟,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保證低碳消費的順暢發展。首先,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縮小人們之間的收入差距。鼓勵通過勞動和合法經營提高收入,使得低收入群體能夠通過增加收入的方式注重低碳消費意識。另外,提高農村居民收入。山東省農村比例較大,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城鎮居民的40%左右,收入的有限性使得農村居民往往進行一些高碳消費方式。應該提高農產品價格,鼓勵農村居民自主創業提高收入。
參考文獻:
1.譚湘東,蔡梟.新時期低碳消費模式的困局與建構—基于長株潭城市群的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14(2)
2.石洪景.城市居民低碳消費行為及影響因素研究—以福建省福州市為例[J].資源科學,2015(2)
3.張玉秀.低碳經濟背景下構建山東省低碳消費方式的研究[J].當代經濟,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