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儉 盧新新
摘 要: 實踐教學是理論部分的重要延伸,是會展專業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基于此選取會展專業具有代表性的課程為對象,分析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思路設計和方法選擇上重新構建該課程的實踐教學,以期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 會展專業 會議運營管理 實踐教學“會議運營管理”是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具有實踐要求高、專業知識強的特點。通過實踐教學,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學生能扎實掌握會議運營管理的專業基礎知識,提高綜合競爭力,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一、“會議運營管理”實踐教學概況
(一)實踐課程目標。
會議運營管理的實踐課程是理論學習的延展和深入。本課程實踐教學旨在使學生實現三個層面的提升。第一,認知層。學生能夠清晰會議流程,深入理解會議活動的策劃、組織、執行等基本理論。第二,能力層。對標會展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實現會議運營管理課程的三大能力提升,即溝通能力、執行能力和創新能力。第三,實踐層。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參加會展專業技能競賽。通過“以賽促訓”和“項目驅動”等課程實踐教學嘗試,探索和實踐教學改革。
(二)現階段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實踐(訓)課程的配套設施不完善。會議運營管理實踐課程從會議現場布置到視頻音頻設備調試及現場搭建等,無不需要學生動眼、動手、動腦地全方位實踐操作。但是,現階段對會展專業實訓課程的投入和建設力度不足,使得課程實踐嚴重受限。實踐教學淪為“紙上談兵”,勢必影響實訓教學效果。
會展專業師資力不足,教師實踐經驗欠缺。會展專業的師資力不足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會展專業作為較新的專業,專業教師大多是“半路出家”,學科背景“五花八門”;會展專業教師的會展行業從業經歷普遍不足,從“學校”到“學校”的職業軌跡嚴重影響專業實踐教學質量。有鑒于此,課程實踐的“雙導師”制,即校內專業教師和企業行業導師的聯合教學,課堂與企業相結合,有助于彌補師資的短板。與此同時,專業教師的“掛職培訓”是提升教師個人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實踐課程教學效果的考評機制不完善。目前實踐課程的評價與考核方式比較單一。主要是學生提交實踐報告。實踐報告的評價存在指標缺乏系統性,教師評價主觀性強,與學生的溝通反饋渠道不順暢等問題。同時,實踐報告是結果導向的評價,而非過程型。學生完成任務可能存在蒙混過關的現象。因此,建立實踐課程考核評價機制需兼顧系統性、客觀性及過程性的特點。
“會議運營管理”課程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一定程度上是會展專業實踐課程的共性問題。綜上所述,改善“會議運營管理”課程實踐教學硬件環境,提升專業教師實踐教學素養,擬清實踐教學思路,完善考評機制刻不容緩。
二、“會議運營管理”實踐教學改革設計思路
(一)實踐教學設計符合學生需求。
實踐教學過程的有效實現離不開學生的踴躍參與。究竟什么樣的實踐形式學生樂于參與是設計教學方案時首要考慮的問題。用學生匿名票選備選方案和專題小組討論的方式選出學生“喜愛”的形式。
(二)實踐教學過程貫穿課程體系。
“會議運營管理”課程的實踐環節主要集中在會議方案策劃、場地布置、會議服務等環節。以往的課程實踐教學只是把實踐環節拆解,逐個完成,缺乏整體性。實踐環節應貫穿教學活動始終,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下,本課程實踐教學結合理論,成立虛擬公司,通過練習和虛擬運作提高學生運作會議的核心能力,并逐步對外提供會議服務產品,以課程與工作相結合、教室與公司相結合的方式完成所有教學內容,最終讓學生掌握會議運營管理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知識和技能。
(三)實踐教學采用形成性考核。
課程實踐要與形成性考核結合,有效監督教學過程管理。每一個模塊教授結束后,各學習小組自主選擇符合要求的實踐內容。例如,講授完會議服務禮儀后,學生可以選擇不同情景下的禮儀服務。學生進行情景演練并錄下短視頻,以視頻作為這一部分內容的考核,保證實踐課程的趣味性的同時發揮學生的創造性。
(四)校企聯動,創建實踐平臺。
“會議運營管理”實踐教學的開展以崗位工作過程的任務項目為單元而開展。任務項目的設置以現實的企業為藍本,征求企業導師意見而設置。每人項目任務由不同的工作小組完成推進,形成性考核來自于每一個項目階段的項目任務的完成情況及對細節的把控。項目任務的主要內容有:1.項目任務內容。2.項目任務要求。3.每個工作小組根據項目任務,拆解任務,分配任務,在每個時間節點考核項目任務完成情況。通過項目任務導向的團隊合作實踐過程,學生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有極大提高。
三、會展策劃課程實踐教學中必須注意的問題
課程的實踐環節既要符合國際標準的教學大綱,又要符合會展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因此,在落實會議運營管理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明晰課程主線,選擇貼切實踐。
課程實踐是課程理論的補充和延伸。會展專業課程存在關聯性,但各有側重。選擇實踐主題時,要貼切課程主線。比如“會議運營管理”與《會展服務與接待》兩門課程,就會議服務知識模塊在內容上有重復部分。在會展專業課程教學計劃中,如果“會議運營管理”為后續課程,那么會議服務接待就不能作為實踐課程的重點。制訂會展專業課程計劃時要注意課程之間的關聯,合理安排先后順序。
(二)根據學生能力水平,選擇適合的實踐方法。
根據學生能力水平“會議運營管理”課程實踐方法選擇靈活多樣。常用的方法有:(1)專題討論法。教師選取課程中重要理論進行專題訓練。如“會議項目競標大會”。以“競標”的形式,組織學生分為“甲方”、“乙方”陣營。“乙方”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向“招標單位”提交會議策劃方案。包括方案路演、現場問答、評分競標等環節。教師作為“第三方”在必要時進行指導和干預。通過這類課程實踐,學生能更深入地掌握會議相關理論。同時,這一實踐方法對設施要求不高,場地選擇靈活。(2)情景法與新媒體技術結合。為實踐課程知識模塊設置情景,學生自主選擇情景,進行表演,拍攝短視頻。如根據中西餐不同情景,選擇會議服務實踐場景。(3)虛擬公司。在課程之初建立課程小組,即虛擬公司雛形。根據任務模塊,課程小組之間可以自由組合,形成項目組織結構的“臨時公司”,推進項目任務模塊的完成。課程實踐方法同時要考慮不同年級的差異。
(三)依據課程實踐效果彈性安排實踐項目。
不同年次的學生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上有著顯著差異。主要反映在課堂活躍度、對新知識的理解度等方面。由于課程實踐教學具有持續性,因此專業教師要客觀評價不同年次的學生,針對不同特征的學生調整實踐課程方案,并據此調整和完善該門課程的實踐安排,以便更好地指導下一屆授課學生的課程實踐過程。因此,課程實踐的具體安排是在總結學生實踐效果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的,是一個不斷嘗試、調整從而趨于完善的過程。
總之,會展專業課程實踐性強。在實踐課程設計與安排上,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統籌思維。創新思維即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能突破常規思維的界限,以超常規甚至反常規的方法、視角思考問題,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產生新穎的、獨到的、有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創新思維要貫穿會議運營管理課程始終,統籌思維,具有全局意識,分清工作先后次序與輕重緩急。面對會議運營管理實際問題,謀劃全局,有序推進。
參考文獻:
[1]閡祥曉,羅越富.高校會展專業課程實踐教學方法探討——以中山學院會展策劃課程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9):65-68.
[2]高欣.高校會展專業實踐教學運行機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5(10).
[3]高麗楠,王玉瓊.高校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重慶科技學(社會科學版),2016(4).
[4]牛迪.會展專業實踐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6).
[5]張哲樂.應用型高校會展專業“四元一體”教學改革研究[J].高教學刊,2016(9).
基金項目:海南省本科院校應用型轉型專業建設,會展經濟與管理(12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