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宏
摘 要: 雙因素理論是著名的管理學理論,與高校的激勵研究十分契合。本文用激勵制度研究高校教學中的各種因素,以期激勵學生,增加學生學習滿意度,并且提高教師教學科研水平,增加教師滿意度。
關鍵詞: 雙因素理論 高校教學 激勵措施
一、雙因素理論的概念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管理學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因其提出的“雙因素理論”(Two Factor Theory)而聞名于世。他把跟工作有關的各種因素分為兩種,即滿意因素和不滿意因素。滿意因素是指可以使人得到滿足和激勵的因素即激勵因素。不滿意因素是指容易產生意見和消極行為的因素,即保健因素。他認為這兩種因素是影響績效的最主要因素。
二、教學中的“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又稱為第一類因素,包括地位、人際關系、監督的質量、公司政策和行政管理、工作條件、職業安全、薪金,這些因素涉及工作的消極因素。這類因素主要是滿足低層次的需要,與生活條件、學習條件、環境設施等相關。
1.消除學生的不滿因素
(1)完善教學設施
教學設施的陳舊,教具的落后,會導致學生對學校的失望和不滿,失去學習熱情。如果教師能夠利用先進的教學設施,創設真實的場景,就讓學生深入體會書本上的知識。不僅有利于知識的吸收,還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利用互聯網上的虛擬世界,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局限,體驗真實的實踐環境,生動形象地展現真實的情景,增強教學效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消除學生對學習環境的不滿情緒。
(2)和諧的師生關系
緊張的師生關系會讓學生對學習感到非常大的壓力。這種壓力是負向壓力,對學習十分不利。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師生課上課下互動交流。教師上課時更容易從學生角度出發,互動頻繁,避免單方面灌輸知識。下課后教師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需求,學生在課堂上和教師身上找到歸宿感。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有效安撫學生的不安情緒,緩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壓力。
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一方面,需要教師主動關心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及生活,以朋友的心態建立師生關系。另一方面,學生需要消除心理上對教師的畏懼、被動等情緒。心態平和地跟教師交流,這樣師生關系才能夠和諧。
2.消除教師在教學中的不滿情緒
(1)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
教師職業承受著多重壓力,如社會輿論壓力、學生輿論壓力、人際關系壓力和各種家庭壓力。高校為教師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讓教師工作的時候能全身心投入,可以大大減緩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消除工作中的不滿情緒。
職稱評審是高校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一項重要的考核。職稱評審政策多變,名額有限。大多數青年教師需要按資排輩等待機會。職稱又與名譽、晉升有直接關系。許多青年教師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都很大。對職稱評審的需求高,卻得不到滿足,導致教師不滿情緒特別高。所以,在職稱評審方面,高校應該放開名額,讓更多的教師有機會參加評審,調動大多數教師的教學和科研積極性,有效降低教師的不滿情緒。
(2)增加薪酬
薪酬是教師的主要經濟來源,具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高校建立一套公平合理高效的薪酬績效制度,不僅能夠保障大多數教師的工資收入,還能夠激勵青年教師積極投入工作。除了薪酬的“按崗取酬”,“按績效取酬”也可以很好地實現這一目標,便于薪酬分配。把教學、科研和對學校的貢獻有機統一到績效考核里,使教師的工作收入來源多元化。高校在考評中把教師的個人工作能力和做出的貢獻相結合,動態考評和績效相結合,從而適當增加教師的收入。
增加教師的薪酬,不僅可以幫助教師緩解生活上的壓力,還可以消除教師在工作中的焦慮心情,使教師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增加薪酬還能夠穩定教師的心理,讓教師在心理上認可自己的工作,從而消除對自身工作的不滿情緒。
三、教學中的“激勵因素”
激勵因素又稱為第二類因素。赫茨伯格認為:“激勵因素是能夠滿足個人自我實現需要的因素,包括工作本身、成就、所獲得的承認、責任、晉升、成長,這些因素涉及對工作的積極感情,又和工作內容有關。”激勵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本身、工作中得到的重視和獎勵、晉升的空間、工作上的責任感等。
1.增加學生學習的滿意度
(1)樹立正確的個人價值觀
個人價值觀是激勵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個人價值觀是個人成長的內在因素,內在因素往往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要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個人價值觀,就是從內部激勵學生好好學習。學校要營造積極良好的文化氛圍,正確引導影響學生,樹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價值觀,用英雄事跡影響學生的人生觀,以高尚的品格感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基礎的課本知識的教授外,還要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價值觀的形成,這樣才能持久地激勵學生好好學習。
(2)強化學習的責任感
學習無用論正在高校悄悄蔓延,大多數學生不再刻苦認真求學,而是利用各種投機取巧的方式,考試及格就行。對于學習,學生沒有強烈的責任感。這就需要學校一方面用硬性的校規校紀嚴格要求和激勵學生。另一方面剛柔并濟,用各種各樣的課內和課外活動鼓勵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強化學生的學習責任感。尤其是現如今,人才這一軟實力仍然是最有競爭力的領域,高校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是人才的搖籃,所以高校學生更應該有學習責任感。
(3)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
明確的學習目標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實現目標。所以,高校要注意加強學生的學習目的性教育。另外,高校多種多樣的課外實踐形式可以使學生把當前的學習同未來生活和前途聯系起來。學生學習主要是為光明的未來做充足的準備,學習中的實踐課程往往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起學習的信心。因此,學習目標的建立十分必要。高校應該為此積極創造實踐條件,使學生從實踐中認識到學習的目的,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4)鼓勵學生學習的創造性
學習的創造性是尊重學生學習多樣性教育最重要的途徑。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學習,創造性地學習,不拘一格地學習。條條大路通羅馬,學習方法也千變萬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是好的學習方法。積極鼓勵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側面鼓勵學生的學習興趣。
2.增加教師的滿意度
(1)科研激勵
科研是高等院校學科專業建設的必經途徑。既有利于高校學科專業發展,增強高校的競爭力,又可激勵教師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實現雙贏。不僅能夠激勵教師提高自身水平,并且能夠滿足高校的科研發展需要,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
目前,高校應該在人力、物力及財力上加大對科研的投入力度,適當擴大科研的獎勵范圍,增加科研獎勵的名額,名額可以涵蓋個人及集體。并且,在原有獎勵標準上提高一定的幅度,鼓勵更多教師參與到科研中。與此同時,高校還需要制定一定的科研工作量,并且定期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可以加入到晉升獎勵機制中,作為綜合考評教師的依據。
(2)培訓晉升激勵
增加教師培訓,提供更多的晉升機會,是激勵制度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整個激勵制度的核心部分。培訓和晉升制度越完善,激勵效果越顯著。晉升的機制和通道要靈活有彈性,不可論資排輩。豐富多樣的培訓和進修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科研水準,開闊眼界,增進自身業務水平,對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十分有利。
靈活有效的晉升機制能更好地激發教師工作熱情。晉升不僅是對教師教學水平、科研水平的認可,還是對教師人格人品的認可。有效的晉升機制與動態的績效考評相結合,既可以檢驗教師的工作成果,又可以督促教師不斷提高各方面的素質。所以,高校應該建立有效的晉升機制增加教師的滿意度。
(3)完善有效的考評制度
考評制度是檢驗工作能力的量尺,而完善有效的考評制度就是考量人才的試金石。教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狀態在完善的考評制度中會展漏無疑。一方面,可以激勵教師查漏補缺,揚棄自身的一些教學習慣和思想,調動起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借助考評機制,對教師隊伍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和管理,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結語
隨著高等院校的不斷發展,出現的問題也在增加。運用雙因素理論,針對學生和教師兩個團體分別用此理論進行有效分析,可以有的放矢地解決學生和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和實訓機會,幫助教師解決教學工作、科研工作和生活中面對的困難和壓力,以便其更好地投身教育工作中。
參考文獻:
[1]李茂華.雙因素理論視閾下的高校商務英語教師激勵[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07).
[2]孫琦.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激勵機制研究——基于雙因素理論[J].管理觀察,2017(02).
[3]姬志明.基于雙因素理論的大學教師管理模式探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