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香華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優秀的年輕會計人才越來越受到各類企業的青睞。具有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才真正是眾多企業所需。很多大型機高新企業不僅要求所聘人才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而且更看重其財務軟件使用能力與溝通能力。高職學院在為學生合理規劃職業生涯的同時,也應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加強與企業的聯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職學院 財務會計 就業
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關注。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等影響,以致會計專業學生在對社會需求認知與理解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素質訓練以及專業實務操作等方面也與用人單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也就導致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畢業生很難達到相關用人單位的需求。
一、高職學院財務會計專業教育教學現狀分析
(一)培養目標不明確、定位不夠準確
在人才培養目標上,高職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有顯著不同,具有一定的職業崗位針對性。高職教育只有依據社會所需,制定教育教學計劃,才能夠培養出合格的人才。然而,一部分高職學院不能夠依據會計職業崗位對課程予以設置,而是將職業教育作為壓縮的本科教育,依然借助傳統方式對課程進行設置,以致會計專業教育目標不明確、定位不準確。即使有的高職學院已經開始注重人才在高級技能型與應用型方面的培養,然而,取得的效果仍然不盡人意。同時,部分高職學院雖然將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作為了一項重要的人才培養目標,然而,卻沒有注重對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以致教育效果依然與目標具有一定差距。
(二)課程設置模式有待完善
高職學院財務會計專業教學內容跟不上時代發展,不能夠與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步,以致財務會計信息更新速度相對比較落后。同時,教學內容不具有系統性,與實踐應用聯系較少。這樣,即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礎財會理論,也很難將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
(三)畢業生供給與社會需求不協調
相關資料顯示,會計學專業是很多考生熱衷的專業。這樣,也就導致很多高等院校都會設置會計類專業,也就導致會計學專業招生規模較大。然而,用人單位并需求大批量的財務會計專業人才,從而出現了會計專業畢業生供需不協調的現象,也就增大會計專業就業市場的壓力。同時,高職學院畢業生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不能夠勝任高級會計職業,只能夠從事比較低端的會計工作崗位,也間接導致會計學專業畢業生供大于需。
二、高職學院財務會計專業學生就業對策分析
(一)高職學院及財務會計專業
首先,合理招生,提高培訓質量。高職學院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合理控制會計專業招生規模。這樣,不僅有利于學院改善辦學條件,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而且能夠有效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其次,合理指導學生就業與創業。高職學院不僅應科學引導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而且應合理完善學生就業思維定勢;不僅要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而且應引導學生客觀認識自己,對學生創業以及就業理念予以正確教育。應建立并健全就業指導機構,組建優秀就業指導隊伍,合理舉辦學生就業專題研討會,從而有效提高就業指導效果。
第三,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高職學院應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進而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靈活應變能力,并注重學生溝通能力的培養。高職高專會計專業教學必須要遵循應用性與實踐性原則,使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能夠與社會發展及需求相適應。第四,完善教育教學機制。高職學院應創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培養目標,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激勵機制以及責任分解制度,完善畢業生跟蹤反饋體系,從而提高學生就業效果。同時,借助選修課教學有效拓寬學生知識的深度與廣度,進而提高學生的技能與就業競爭力。第五,高職學院應加強與相關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實習機會。高職學院也應完善信息溝通渠道,及時、正確的收集用人單位信息,通過用人單位在學院開設人才招聘會、校企人才供需洽談會等形式,為學生就業塑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進一步擴大學生就業機會。
(二)國家相關教育行政機構
首先,國家相關教育行政機構應最大程度改善高職學院的辦學條件,完善其基礎設施,深化其教學改革。其次,國家相關教育行政機構應充分發揮輿論導向作用,積極為在校企合作中表現突出的高職學院做好宣傳工作。第三,政府主管部門應積極為高職學院尋求科研創新資金,并予以政策法規支持,從而提高其科研成果的應用效果。第四,國家應借助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參與高職學院財務會計專業教育。校企合作共同培養高技能型人才,已經得到教育主管部門以及相關高職學院的認可。然而,很多相關企業參與高職學院財務會計教育教學的力度,仍然不盡人意,不僅會對其教育質量產生不利影響,而且也會對高職學院財務會計專業畢業生就業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國家相關單位不僅要為校企聯合辦學創建良好的社會環境,而且應通過一定的優惠政策,使相關企業深度參與高職教育,進而使高職教育能夠培養出更多的適合企業發展的技能型人才。
(三)會計專業學生
高職學院財務會計專業學生應樹立科學的擇業觀與就業觀,應充分借助相關專業訓練,提高自身實踐操作能力;借助相關實踐,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高職學院財務會計專業學生不僅要學會填制憑證等相關基本技能,而且應提高自身的計算機操作、業務處理程序等能力,為畢業做好準備。同時,財務會計專業學生應及時了解國家就業相關政策法規,從而為創業做好準備。
三、結語
高職學院財務專業畢業生在一定程度不能夠對自己發展目標予以合理規劃、不能夠正確認識自身能力,是導致其不能夠有效培養自己職業核心能力的一個重要愿意。因此,相關財務會計專業畢業生應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能夠從容面對相關企業招聘,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就業就會。國家應為高職學院教育提供資金、社會環境等有利條件,才能夠最大程度提高高職學院教育質量,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高職學院在為學生合理規劃職業生涯的同時,也應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加強與企業的聯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
參考文獻:
[1]李潔,基于職業需求的職業院校會計教育改革探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04):38-39.
[2]賈鵬芳,王艷利.高職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問題探討——以某高職院校為例[J].納稅,2018(09):81.
[3]孫元霞,徐延青.就業導向下的會計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7,3 (1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