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是小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小學生的身心素質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體育教師在進行小學體育與健康的教學過程中要更新觀念、注重創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體育教學策略,應當注重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進行教學方法創新、對學生進行多元化評價、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策略
體育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創造能力方面有著其他學科所不能比擬的優勢,同時體育也可以陶冶學生情操、開發學生智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要注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提高學生體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 新課程理念對小學體育教學的要求
(一) 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體育鍛煉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尤其重要。在體育教學中要創新教學方法,以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從而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小學體育課堂應該為小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才能、發展潛在能力的空間。
(二) 更新教育觀念,注重學生全面發展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所有學科都必須遵循的教學原則。在體育教學中融入新的教育理念,將身體素質的提高、完整人格的培養、觀察與思考能力的培養融入體育活動中,讓學生在實踐或操作中獲得身心的全面發展。
二、 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體育教學策略
筆者將從興趣激發、方法創新、多元化評價、關注學生個體差異等幾個方面對基于新課程理念的小學體育教學策略進行闡述。
(一) 興趣為導向,促進小學生加強體育鍛煉
教學理念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具有指導作用。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創新教學理念,由對學生提出體育鍛煉的要求,向激發學生體育鍛煉興趣轉變。在體育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不斷發現其興趣點,并針對興趣點設計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比如,“接力跑”可以提高學生運動的速度和耐力,增強小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結精神,促進同學之間的情感交流。在指導學生進行“接力跑”活動時,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快速掌握“上挑式”傳棒方法和蹲踞式起跑方法。教師可以將每四個學生分成一個小組,并根據每個學生的能力進行站位分配,按照教師的指導進行接力跑賽跑的練習。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又可以在實踐中檢驗學生接力跑技術掌握的水平。
(二) 實踐為根本,創新體育教學方法
小學體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我們要將體育實踐作為教學的落腳點。體育氛圍的營造是開展體育教學的關鍵,它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欲望。因此教師要創新體育教學方法,努力為學生營造充滿動感的體育氛圍。比如,在指導小學生學習足球技能的時候,可以播放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賽的主題曲《We Are One》等。足球世界杯主題曲通常都充滿激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組織活動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站成一圈,每兩個學生之間間隔3-7米,然后開展足球的傳遞游戲。為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還可以增加對失誤學生懲罰的環節,比如講個故事、唱一首歌曲等。教學方法的創新更有利于體育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 多元化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評價是檢驗學生學習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檢驗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不同的評價方式和評價內容可以對學生的發展起到不同的導向作用。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通常是通過期末測評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定的。這種評定方式一方面具有客觀性,但是另一方面又缺乏靈活性和全面性。多元化評價有利于針對學生體育發展的各個階段、各個方面進行全面的評價,更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評價的過程中,要注重小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情緒體驗,將學習過程評價和學習結果評價結合起來。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的考試成績分為學習態度、日常活動、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等四個部分,四部分的比例設定為1∶3∶3∶3。這種評價方式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出學生學習中的態度、能力、過程和結果,完整地展現出小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應當以鼓勵為主。比如在30米短跑中,學生跑步完成之后,教師可以說:“這次表現得不錯,比以往有了很大的進步。如果下次跑步的步頻更快一點就更好了。”這樣有針對性的鼓勵性評價,既讓學生看到了自己的進步,增強了鍛煉的信心,又可以讓學生明確自己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四) 關注學生差異,根據實際進行因材施教
因為學生的遺傳素質、家庭背景、教育經歷存在差異,所以每個人在體育方面的基礎也是千差萬別。教師在教學時要因材施教,讓每位學生都能在學習中獲得獨特的體驗。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恰當的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準備相應的體育器材。其次,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課堂交流活動。因為每個學生的基礎不同,所以只要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已經盡力,教師就要給予鼓勵,而不能苛求每個學生都必須有完美的表現。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同伴的身上吸取長處。最后,要根據個體差異創新體育教學方式,以新穎的方式吸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比如,在投擲籃球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設計一個“投擲籃球”的游戲,在學生完成熱身運動之后,開始分組練習。每組6-8人,游戲以競賽的形式開展。首先教師進行投籃的示范;然后每個小組選出一名投擲籃球準確率最高的學生作為隊長,帶領大家進行練習;最后,各小組之間進行比賽,在公平競爭之下,評選出投籃優勝隊。這種教學方式可以體現出“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比賽原則,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參考文獻:
[1]郁建華,蘇娟.課程改革與體育教學策略[N].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
[2]黃瑤.關于體育教學策略的研究[N].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7(5).
作者簡介:呂會珍,河南省駐馬店市,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楊集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