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區就業是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背景下新生的一種就業形式。其特點是發展空間大、地域面廣、靈活性高、覆蓋面積大。目前在社區就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資金扶持不到位、缺乏創業培訓、管理手段落實、就業人員素質不高等,因此社區就業管理機構應加強服務建設,提高社區服務質量,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以為社區就業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關鍵詞:應對策略;存在問題;社區就業
自改革開放以來,社區就業就已經逐步成為了增加就業機會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的就業形式及其嚴峻,在失業總量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的情況下,區域性失業現象日益明顯,公民就業壓力不斷加劇。在這樣的背景下積極開拓勞動密集型就業崗位已勢在必行,此時社區服務在促進再就業的優勢日益凸顯。介于此,本文就社區就業問題與對策進行簡要分析。
1社區就業面臨的問題
1.1資金扶持力度不夠
資金是社區就業發展面臨的一大難題,無論是建設勞動力市場,還是開發就業崗位,更或者是為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等,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撐。近幾年,盡管財政部門為支持就業工作分撥了一定數量的資金,但這對于促進設就業發展來說只是杯水車薪,進而造成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無法實現。
1.2社區就業缺乏創業培訓
由于社區下崗人員普遍年齡大、素質不高、技術水平較低。盡管社區服務業對專業要求并不高,但伴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改善,社區服務水平也應得到有效加強,因此需對社區服務人員加強技術、專業的就業指導與培訓。此外,培養與實際就業脫節的情況也極為常見,缺少行之有效的培訓方法。并且由于培訓經費有限,培訓時間短,培訓效果必定會受影響。
1.3社區就業管理方法手段落后
社區就業同樣離不開規范化的管理,但由于觀念落后、思想意識淡薄、缺乏管理經驗,致使我國目前社區就業管理方法與手段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在便民服務與后勤服務崗位上還存在層次化管理不到位、布局不合理、網絡化管理不夠等問題。
1.4社區就業人員素質水平不高
目前,我國有不少社區就業人員都是下崗職工或失業人員,這一群體本身就存在技術水平不高、文化素質較低的弱點。盡管社區服務并沒有很高的技術含量,但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人們對社區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促使著社區服務質量必須提高。所以提高社區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使社區成為新的一個就業增長點。
2促進社區就業發展的有效策略
2.1加大扶持力度
首先,政府應加大對公益性服務崗位的扶持力度。由于社區的某些行業,比如保安、保潔等都沒有任何盈利,但又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需由公益性組織來承擔,其費用也應由政府扶持來解決;其次,對于非公益性的社區就業組織政府應減少干預,為他們提供稅收優惠政策,對于資金的扶持可適當簡化手續,在滿足條件的基礎上減免稅收或場地費等政策,以此來鼓勵人們結合市場需求進行創業;再次,對于失業人員或者下崗職工要給予資金扶持,對于他們參與社區就業服務的要給與資金保障。
2.2解決社區培訓與場地問題
應根據市場經濟與行政制度相結合的方式,來解決由于違章拆遷或城市規劃等導致的社區就業場地問題。不僅要嚴格遵循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的原則,引導社區駐地企業并向群眾開發,為社區居民服務,還需政策城市規劃部門在進行舊城改造與新城創建時,為居民預留服務場地,并切實落實到實處。其中下崗、失業人群都是典型的社會弱勢群體,應本著可能與需要的原則,結合群體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根據社區一般的服務需求,開辦有針對性的培訓項目,以實現該群體盡快再就業,并將就業意識作為培訓的一項重要內容,包括自身的職業生涯、自身定位等。
2.3加強社區管理
要解決社區管理問題,就必須加強社區的層次化、規范化與科學化管理。各地相關部門也要逐步構建以政府為統一領導的各級負責制、社會廣泛參與的就業管理體制;各地社區也要綜合自身特點與社會經濟狀況合理制定就業目標責任體系,完善社區發展規劃,建立健全社區就業管理機構科學配置人員;各地社區的就業管理部門也要明確職責權限,分工管理,協調合作。只有這樣才能將社區發展成為一個正規、科學的管理機制,并逐步進入良性發展。
2.4提高社區就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提高社區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吸納優秀大學生到社區崗位中。具體的實施措施為,加強教育培訓工作、定期組織授課交流等活動、定期舉辦培訓班等,以達到提高社區就業人員服務素質與管理水平的目的。逐步提高社區就業人員的薪資待遇,將吸引高素質、高水平的優秀人才作為社區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在我國針對大學生制定的就業優惠政策中提出,積極鼓勵與引導大學生搭配城鄉基層就業,倡導開發基層管理崗位,對于到城鎮社區工作的大學生,要給予一定的薪酬補貼,并繳納規定的社會保險。這一政策無疑為社區建設注入新鮮活力,為緩解社區就業壓力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3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社區的就業發展問題,政府所能做的只有將影響社區就業發展的因素徹底清除掉,積極扶持社區就業發展。很明顯,僅依靠政府的積極性是根本不夠的,只有將社區的富余勞動力充分集合在一起,并將其內化自覺的行為,人人爭做社區服務者,只有這樣才可真正的實現社區就業發展,有利于解決失業、下崗人員多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宗太.城市社區就業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5(08):156-158.
[2]劉清華,胡西厚.產后女性再就業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以煙臺市為例[J].西北人口,2015(03):256-258.
[3]劉云云.高職社區康復專業學生就業現狀及對策分析[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6(05):234-236.
[4]張宗太.城市社區就業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5(8):246-246.
[5]王利平,李蕊.老齡化社會背景下高職護理專業畢業生社區就業的研究[J].河南農業,2017(18):7-8.
作者簡介
袁媛(1975—),女,四川成都人,本科,重慶市沙坪壩區委黨校教師,研究方向:勞動監察、干部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