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太
摘 要: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給體育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體育教師的教學觀念正在逐步更新,學生的學習方式正在得到改變,體育課堂越來越受到少年兒童的喜愛,也日益在發揮著其他學科所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成為學校教育中培養學生個性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而體育游戲作為一種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體質,娛樂身心,陶冶性情為目的一種現代游戲方法,它能使學生在趣味的游戲中認識客觀事物,發展身體基本活動能力以及協調性、靈敏性、觀察力和表現力等;還能豐富體育課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使學生在樂中學、在趣中練,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關鍵詞:游戲教學;特點;原則;方法
體育游戲是從游戲中發展和派生出來的,是以促進身體健康發展為目的,有鮮明的教育意義的現代游戲方法。體育游戲是融體力開發和智力開發于一身,集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深受中小學生的喜愛,特別在小學的體育游戲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在體育課中最好地發揮體育游戲的作用呢?下面我僅談談我個人的幾點看法。
一、體育游戲的類型、特點
根據游戲的功能,我認為體育游戲大體上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
1.趣味型。這類游戲形式活潑、內容生動有趣,正好迎合學生求動、求趣、求新的心理特點。我國民間流傳的打陀螺、抖空竹、放風箏、捉迷藏、蕩秋千等,均屬這一種類。
2.情節型。即將游戲以一定的情節或主題貫穿起來,讓學生擔任情節或主題中的角色,并隨著游戲的情節積極活動、主動思考。如“地道戰”、“兔子與烏龜賽跑”、“深山探險”等游戲。
3.競爭型。競爭性是體育游戲的鮮明特點。例如:“迎面接力”、“奪球仗”等游戲,在激烈對抗中,引導學生努力去克服困難,勇敢拼搏,積極去爭取勝利,從中得到樂趣。群眾中廣泛開展的踢毽子、跳繩、拔河也屬于競爭型游戲。
4.教育型。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游戲中,如通過游戲“美化校園”或“植樹小能手”進行環保教育。
5.益智型。通過游戲活動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例如“建設兒童樂園”、“拼圖接力”等等。
當然,嚴格說,體育游戲是很難從功能上劃分其類型的。因為不論哪種游戲,大多都融趣味性、娛樂性、競爭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多種功能為一體,而且都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體育游戲是人類有意識的活動,因此游戲總在不斷豐富、發展。根據這個特點,教師可以、而且應該創造性地發展游戲內容,制定游戲的規則,并且不斷地創造出新的游戲。
其二,體育游戲都具有虛構和假想成分。在游戲活動中,人們可以扮演各種不同的社會角色,一般說來這些角色與個人在現實生活的角色毫無聯系。如在兒童游戲中可以扮演小青蛙、小兔,也可以扮演解放軍、醫生等角色。
其三,游戲是需要一定的規則的,規則可以調節游戲者之間的關系,是游戲得以公正、安全、順利進行的保證。從教育的角度來說,規則本身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可以教育兒童遵守紀律,履行應盡的職責,培養少年兒童對自己行為的責任感。因此,教師要重視規則的教育作用。
二、創編和選擇體育游戲遵循的原則
1.創編和選擇的游戲必須有趣味性、新奇性。趣味性是游戲的根本生命力,通過對游戲內容、組織方式、開展方法等進行甄選,找到既不失趣味又能有一定的運動量,讓學生的體質得到鍛煉的高效游戲教學模式。通過既定的目標,有針對性地發展學生局部或整體的素質,讓他們在快樂的游戲中獲得鍛煉。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圍繞學生的課堂體驗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引發學生們自主參與的熱情。
2.創編和選擇的游戲要具有安全性。對于小學生來說,安全是首要的因素,只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去實施教育。由于游戲的激烈對抗性,在通過游戲教育來提高學生的競技意識和運動興趣的同時,要保證學生的安全,發揮出體育游戲教學最大的價值。
3.創編和選擇的游戲要方便教學,簡單易行。有許多好的游戲,無論是從形式上或內容上都很新穎而富有吸引力,但由于組織方法較復雜或者需要較大的場地和器材,教學起來實在不方便,這樣的游戲我們最好不選用,以免浪費人力、物力、財力,反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4.游戲的內容應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我們要通過游戲的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團結友愛、遵守紀律、勇敢頑強的優良品質和集體主義精神,也就是說通過游戲的教學過程陶冶學生高尚品德和情操。
三、體育游戲的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直觀教學法是體育游戲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生動的講解、具體的演示,讓學生建立感性認識后,再進行模仿練習。例如:進行“錘子、剪刀、布”節奏跳游戲教學,教師先講解“錘子、剪刀、布”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再進行動作的演示,學生建立感性認識后,再進行模仿練習。
2.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是通過多媒體的播放,或者在已經布置好的場地上,通過語言的描繪、音樂的渲染以及具體的人員示范,讓學生了解游戲的過程及其相關的規則。
3.啟發式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發展水平出發,善于啟發學生質疑問難,啟發學生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例如在培養合作意識的“搬運游戲”教學中,教師通過設疑、誘導,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嘗試,從中獲得協同合作的體驗,增進了協同合作的意識。
4.評價教學法。體育游戲教學完成之后,作為教學的指導組織者,教師要適時進行評價和總結。結合游戲過程中的相關情況,及時的點評和總結能夠滿足學生的心理訴求,較好地鞏固教學成果。在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要做到公正公平,對于奮力拼搏、積極參與的學生要進行強力的表揚和鼓勵;在競賽類游戲中,對于獲勝的學生除了表揚外還要告誡他們戒驕戒躁繼續努力。評價和總結的目的,都是為了學生能夠在游戲中獲取到知識和能力,盡量培養出全面素質的優秀學生。
總之,游戲教學和素質教學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點,它深受學生喜愛,又有很好的鍛煉價值。我們要不斷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發揮作用,把教學教好、教活。充分發揮其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因此,在體育課中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排除學生的“逆反心理”,更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李廣源.探索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的作用與設計原則[J].科教文匯,2015.
[2]劉海軍.淺析小學體育游戲教學[J].學周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