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小學教育進入到了改革重要階段。誠然,農村小學教育與城市小學教育還存在著很大差距。小學數學作為小學教育的重點和難點,對于很多學困生來說學習起來比較困難,作業難度相對較大。這就需要構建適合農村小學數學作業有效操作的形式,從而幫助學困生樹立起自信,推動全班學生共同發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有效性
在新課程背景下,要求數學課程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的發展需要,讓每名學生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教師在作業設計當中一視同仁,特別是在作業布置中千篇一律,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讓不同學生在數學教育中均得不到發展。對于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數學教學質量止步不前,一方面是因為教師綜合素質不高,另一方面是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如留守兒童居多、家長文化層面不高、父母離異等。這些問題導致學生在做作業中拖拉,不加以思考,甚至是胡亂寫。所以開展分層作業設計模式,特別是對于學困生來說尤為重要,這樣即可讓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全面發展。
一、 農村小學數學作業布置現狀以及分層設計思路
農村小學是指在自然行政范圍內開展基礎教育的學校,并且相比城市小學教育來說教學條件較差,包括師資層面和基礎設施層面。在此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往往都是傳統布置方法,面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設計統一作業,這對一些學困生來說是巨大的挑戰,學困生不僅無法完成作業任務,還會打擊學困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數學作業分層設計方法應運而出。
分層作業,是指優化的彈性作業結構,它針對學生的學習水平層次進行分類,目的是使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實際實施中需要保證學生可以達到教師預期的學習目標。并對完成策劃的活動和達到策劃結果的程度進行評定。教師需要構建適應班級學生現狀的作業設計形式與操作形式,并配合有效的批改方案,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與能力。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端正學習態度,從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達到甚至趕超同齡學生的預期效果,提高作業布置質量。
二、 提高農村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有效性的方法
(一) 做好學生作業活動調研工作
為了能夠切實保障小學數學作業完成質量,前提工作就是做好學生調研,結合調研內容開展作業分層設計工作??梢酝ㄟ^入戶家訪家長和學生,通過交流和觀察分析學生的實際作業完成情況,并記錄相關信息。查找相關文獻和成功案例,為作業分層設計奠定基礎,客觀認識到作業分層設計的利與弊以及可操作性。在學校中選擇中低、中高年級代表學生,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觀察,結合按照記錄和發展新變化確定制定方案的可行性,論證完成后即可實施。
(二) 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實施
1. 學生分層,避免打擊學生積極性
對于學生分層來說,需要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級,代表了優、中、差,將每個層次的學生劃分為一組,在進行作業分層當中,需要以隱性分層為主,也就是不表明哪些學生分到了C層,教師要做到心里有數,避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這樣在留作業時可以針對A、B、C學生留不同難度的作業,保證每個層級學生通過努力都可以完成教學任務,這樣既可幫助學困生(C)樹立自信心,又提高了學困生的學習動力。
2. 作業要“精”,形式多樣
結合新課程標準與教材內容,深入學習教材與教學大綱,掌握數學知識點與類型,對每道作業題進行深度研究,掌握習題中的知識點以及不同層級學生的掌握程度,從而突出教學的難點與重點,這樣才能夠抓住關鍵,不會出現偏題等問題。
如針對“圓柱面積”設計作業:(1)底面直徑20 cm,高20 cm;(2)底面半徑10 cm,高是半徑的2倍;(3)底面周長為32 cm,高是半徑的2倍。作為一道半徑、直徑、周長為已知條件計算面積的習題,包括了面積計算基礎知識點,也融合了圓的周長知識點,這樣就將作業分成了三個層級,(1)題對于學困生來說可以完成作業,并逐漸完善學困生的基礎知識;而(2)題只是一個小的轉彎,學生通常可以完成作業;(3)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對于優等生來說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實踐過程中,也要對學生進行觀察記錄,將學生做作業的情況進行記錄,對記錄數據進行分析,分析哪些學生需要調換等級,如果學困生逐漸適應了C層級作業,并且每次作業分數都能夠達到95分(100滿分)以上,即可將學生上調到B層級,如果A層級學生作業分數較低,在60分以下,則需要下調到B層級。在作業設計當中也要不斷的思考,如果所留作業對學困生來說較難,需要再次降低作業難度,直到學困生均能達到60分以上為止,從而完善作業分層設計體系。
(三) 總結與反思
為了保證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有效性,需要教師事后做出總結與反思,在實踐當中多觀察、多思考,全面分析現行方法的局限性與可操作性。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了解學生做作業情況,也就是學生對作業的接受程度。也要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生作業情況進行總結,相比普通作業布置方法是否有成效??偨Y分析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利與弊,要最大程度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結合作業分層的實際開展情況,實時對分層作業設計方法進行調整,從而解決學生拖拉、不會、不認真的情況,可以在班級中設立“優秀作業榜”,在各層級作業完成度較好的學生名字旁粘貼小紅旗,從而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樹立榜樣。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農村小學教育的特殊性,為了能夠推動全班同學發展,需要采用作業分層設計方法,提高作業設計的有效性,特別是要加強對學困生的幫助,讓學困生可以通過自主努力完成作業目標,鞏固知識基礎,并逐漸實現知識延伸,這樣即可發揮作業分層設計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梅.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有效策略探究[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17):83.
[2]林權坤.淺談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多元平衡藝術[J].新課程(小學),2012(06):164-165.
[3]張來定.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關于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有效作業的再探索[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02):21.
作者簡介:
沈建興,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市西固區達川中心學校河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