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燕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被注入新的內涵,教師應更新思想觀念,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和模式。本文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的具體特點進行深入分析,提出激勵教育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激勵教育;小學;語文教育;應用
隨著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漸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找到主人翁的感覺,對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激勵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環節,利用激勵教育的方式對小學生進行教育,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成功的體驗,產生深厚的學習興趣。對于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來說也是一樣,將激勵教育方法運用于教學過程當中,可以極大地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促進學生的成才與發展。
一、激勵教育模式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作用
1.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小學生心智等各方面還不成熟,剛踏入小學時,他們可能還不太適應規律的學習和生活,需要教師的引導,也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表揚。倘若教師對學生只是一味的指責和訓斥,甚至歧視,那么不僅會傷害他們幼小的心靈,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甚至會給他們留下難以抹去的心理陰影,并從此失去學習興趣,對老師產生排斥及懼怕心理,影響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發展。若多給學生鼓勵和表揚,則能最大程度的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并堅定學習的信心,增加學習動力,使自卑者勇敢,使落后者進步,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有利的幫助。
2.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動機和積極性。人的一切行動都是由某種動機引起的,動機是一種精神狀態,它對人的行動起激發、推動、加強的作用,而激勵就是很好的動機。通過激勵教育,學生不僅能看到別人的長處,也能有意識的養成自我約束、自我鼓勵的習慣,從而不斷完善、超越自我,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并且,激勵就像是一種興奮劑,它能有效激發學生內在的動能,增強他們的勇氣和力量,促使他們在未知的領域里勇于開拓進取。
3.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小學是學生奠定學習基礎的重要階段,也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促進其身心健康發育的黃金階段。在此階段對學生采取激勵教育模式,不僅能增加學生的自信和堅定的信念,使學生更容易收獲成功,而且有助于穩定學生的情緒,保持愉快的學習,幫助學生形成開朗活潑的性格,并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激勵教育模式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1.擅用激勵性的語言。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激勵教育模式成了目前小學教學中最有效、最常用的教學手段。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擅用激勵性的語言,如:“很好”、“不錯”等。當學生回答問題回答錯誤時,不要急于批評學生的錯誤,先對其發言的積極性和踴躍性給予贊揚,然后再用溫和的語氣糾正其錯誤,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從而增加對語文學習及語文老師的好感,并樹立其學習語文的興趣和信心;當學生回答正確時,多用“真厲害”“真棒”等表揚性的語言,讓他們獲得內心和精神上的滿足,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堅定他們學習的信念,使他們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2.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面貌不同、特長不同、愛好不同、性格也不同。在教學中,每個學生也各有各的特點和性格,家庭背景、認知、心理承受能力等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師應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從而最大程度的發揮出激勵的作用。例如,對待生性活潑、學習積極主動的學生,教師可以面對面的對學生提出自己的期望,并堅定的告訴他們相信他們一定不會辜負老師的期望,從而讓他們找到努力的方向,不斷前進;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教師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因為他們不愛跟別人交流,且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教師除了熱情的對待他們外,還要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長處和閃光點,并給予表揚和鼓勵,從而讓他們慢慢敞開心扉,培養良好的性格,慢慢找到自信;對待學習能力差及自覺性差的學生,教師要細心并耐心的引導他們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并利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調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樹立起良好的語文學習意識。
3.激勵教育模式要秉承公正、公平的原則和心態。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每個學生均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個差異有的是與生俱來的,有的是后天養成的。毋庸置疑,每個教師,乃至每個人都喜歡優秀的學生,但是在教學中,教師卻應該保持公正、公平的心態,否則不僅會影響教育教學質量,而且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造成影響。在教學中,對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適當的鼓勵,使他們更上一層樓,但要把握好度,否則會使學生產生驕傲和自滿的心理;對于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教師要不斷鼓勵他們每一小步的進步,鼓勵他們不要放棄前進的腳步和學習的興趣,保持良好的心態,并指導他們探索進步的方法,從而促進他們的快速發展。
4.充分發揮榜樣力量對學生進行激勵。榜樣是激勵學生積極前進、勇往直前最直接的力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師的言行舉止在潛移默化中會深深的感染并影響學生。因此,教師要起到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多與學生溝通和交流,增加師生間友好的互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除此之外,教師要充分發揮出尖子生的作用,讓這些優秀、典型的尖子生成為學生的榜樣。小學生好勝心強,有著強烈的斗志心,通過樹立榜樣,可以讓他們看到優秀學生的努力和長處,從而發現自身的不足和學習中的問題,激勵他們更努力、更積極的學習,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逐步提升自身的成績。
三、結語
總之,良好的激勵教育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為了做到這一點就需要語文教師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他們的個性特征來進行不同的激勵方式,同時要運用富有激情的激勵語言來感染學生從而達到活躍課堂氣氛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