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麗 何旸 高晶 徐秀娟
摘 要:作為高校教學的重要基礎課程,統計學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在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并普及的今天,運用互聯網技術解決當前統計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文章在分析統計學教學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在互聯網環境下優化統計學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統計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理論教學與實際工作脫節
統計學作為高校學生的基礎學科,其內容不能與當前高校的發展相適應,且與統計實踐工作相脫離。統計學作為基礎學科不能為學院的發展作出貢獻,這是教學工作脫離實際的體現,很難教育出社會的有用人才,從而影響高校的發展。
2.過多重視數據分析
當前高校對統計學的教學重點過多地放在了對數據的分析上,并沒有把培養學生運用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這樣,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不到培養和鍛煉,從而影響了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操作。
3.教學過程有待優化
高校學生在初中、高中很少甚至并未接觸過統計學的相關內容,統計學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講都是一門新學科。對于學生來說,有些概念晦澀難懂。面對這種情況,高校教師采取的是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熟記這些自己并不理解的概念。這種方法在短期內是有效果的,能夠應付考試,并取得理想的成績,但由于學生并不理解,所以不利于實際應用。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教師講解完概念,帶學生去實際的工作中去解釋這些理論,最終使學生徹底理解概念,并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得到更好的應用。
1.構建“互聯網+”環境下新的課程體系
現如今,高校講解統計學,多是借助互聯網的幫助,根據所在高校的經濟狀況及學生自身的特點,我們決定將統計學應用于教學中,由此而設定的培養目標是結合互聯網的特點通過社會宏觀和微觀調控并運用統計理論建立新型課程體系。此體系要圍繞學科特點不斷進行改革和完善,最終促進高校的發展。
2.發展“互聯網+”教學模式
在網絡的世界里,人們不僅可以自己獲得所需要的信息,還可以在網絡平臺中和專業人士進行討論和交流。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統計學的教學模式也要適時創新與改革。這也是統計學這門學科教與學的關鍵。在互聯網技術普及之前,高校教學均以紙質版教案等為依據,而如今則是改成了方便的網絡媒體,而醫學生學習統計這門課也變得簡單,更容易理解了,因為附上了生動的圖畫及動畫,從此,學生不再畏懼統計學這門基礎學科,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
3.發揮實踐課程的作用
統計學的實踐課程是把學生所學到的統計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并且通過在實踐過程中的操作來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統計學科的實踐課程中,學生處于主動地位,遇到不明白的問題,自己可以通過網絡搜尋到問題的答案,體現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由于每個學生都具備自身獨有的特點,這也決定了在實踐課程結束時所給出的結論不同,這樣就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問題解決的能力。所以,教學改革要重視實踐課程的作用,同時要把以下二方面作為參考。第一,要為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實踐基地。因為學生很少甚至不了解統計學理論,學生對于外界的信息也相對閉塞。所以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不能快速并及時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谶@個原因,學校要以自身學校特點和本學校專業所共有的特點為出發點,為學生提供問題解答的平臺。第二,要有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作保障。合理的管理體制能解決統籌方面的很多問題。第三,學校作為學生與實習單位的媒介,既要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出現的事故做及時處理,又要保證實習單位能夠正常工作,這就需要制訂科學、合理的相關規定,最終達到學生實踐活動穩定有效開展的目的。
[1]袁 靜.關于應用統計學教學的若干思考[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7(2):131-133.
[2]李建華,林全杰.統計學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以濟南大學泉城學院為例[J].中國市場,2017(17):26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