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全國高校不斷擴招,學生黨員隊伍不斷壯大,尤其結合新疆區情,發展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更是新疆高校的重要使命,加強對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面對新形勢下的新問題,必須認真做好分析研究,采取新措施,以求真務實的態度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發展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工作。
關鍵詞:高校;少數民族;黨員發展
一、新疆高校發展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的現實意義
1、發展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是確保社會穩定,促進民族團結的現實需要。隨著社會主義中國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大步前行,新疆作為中國的西北“屏障”,高校更是首當其沖成為意識形態堅守的重地,在這種情況下,高校通過黨員發展工作,在廣大青年民族學生中進一步宣傳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意識形態觀念和國家觀念,對引領社會價值觀、抵御西方錯誤思想沖擊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對少數民族的優秀青年群體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把他們吸納到黨組織內,對國家穩定、民族團結的局面的鞏固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措施。
2、發展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是培育優秀少數民族干部,鞏固民族地區主流社會價值觀地位的迫切需要。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畢業后會進入天山南北社會各個領域工作,他們會第一時間將黨的主流價值觀念帶進民族地區、帶到基層,引導群眾明辨是非曲直,堅定理想信念,向大行其道的功利主義、個人主義和拜金主義錯誤價值觀念“開戰”,保障復興大計穩步推進。同時,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工作后,是黨在少數民族中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先進模范代表,是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協調民族關系、解決民族新問題的骨干力量,是黨的先進思想、方針政策在少數民族地區開花結果的重要保證,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3、發展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是優化新疆黨員隊伍結構、堅決圍繞中心工作的客觀需要。新疆高校注重發展少數民族黨員,是黨中央新時代新形勢下發展黨員工作意見要求的集中體現,做好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的發展和教育,引導引領和幫助他們到黨的力量相對薄弱的偏遠、基層地區工作,將有效改善新疆黨員隊伍整體年齡結構、文化結構及各個行業的黨員比例和分布狀況,是新疆高校堅決落實中央精神,奮力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重要抓手。
二、新疆高校發展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工作的現狀分析
1、新疆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基本情況復雜,人數較少,比例偏低。新疆獨一無二的區情形成了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特殊基本情況:部分少數民族學生對黨的基本理論知識及黨的偉大歷史儲備較少;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有意愿向黨組織靠攏,但由于漢語基礎差,無法完成黨課學習任務,難以通過黨課結業考試;還有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入黨后起不到先鋒模范作用,從而影響其他少數民族大學生入黨的積極性。受這些特殊情況影響,新疆高校大學生黨員中,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始終人數較少,比例偏低。
2、發展黨員過程中教育培訓成效欠佳。目前,高校發展大學生黨員普遍采用理論教育和實踐考察相結合的教育培訓方式,細化到新疆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的發展方面主要存在理論教育實效性不強和實踐教育要求不高兩個問題。在理論教育方面,黨課授課普遍采用大班制,少數民族大學生漢語基礎差,授課內容理論性強,多數少數民族大學生聽的似懂非懂;在實踐教育方面,少數民族大學生綜合素質欠佳,故對其在實踐教育和活動中的要求往往放得更寬松,致使少數民族大學生普遍對實踐教育看輕。在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入黨考察上,大部分考察者基本上只采取組織談話和思想匯報兩種表面方式。在入黨動機、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的考察上得不到全方位的結果,造成了少數民族大學生覺悟提升慢。
3、新疆高校基層黨建工作隊伍力量薄弱,工作力度不夠。高校年輕的基層黨務工作者,會存在不懂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對少數民族風俗和生活習性了解不深,難以在一般固定發展大學生黨員模式中探尋出適合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工作方法,影響了黨務工作結合實際和創新開展。
三、新疆高校加強發展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的建議
1、改革新疆高校黨課教育培育模式。高校發展少數民族大學生工作中,要始終本著全面提高少數民族大學生黨性修養、理論素養、實踐涵養,要突出做好兩個方面工作:在理論教育方面,一是要定材科學。針對特殊受教者,將愛國主義教育、民族觀、宗教觀和黨的宗教政策、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和社會熱點問題解讀納入教材。二是要形式創新。要盡量杜絕照本宣科的講授式授課,多分析案例,多結合實際熱點,形式上盡量采取互動式教學,創新開展老黨員座談、黨員讀書會、網上自學和網上論壇等。三是要側重針對。要把馬克思主義民族觀、黨的最新民族宗教政策等切合新疆實際的內容側重出來,引導他們摒棄錯誤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和歷史觀,使他們成為自覺的民族團結的維護者、建設者。在實踐教育方面,要有目的的給少數民族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壓擔子,在各級團組織、學生社團中安排他們擔任一些職動,鼓勵大學期間兼職創業,讓他們充分接觸基層和社會,加深對黨情國情區情的認識了解,提升個人實踐能力。
2、創新新疆高校基層黨務工作機制。第一,高校基層黨組織要在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前提下,形成符合自身實際的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甄選培育機制,分時間段和層次制定少數民族大學生發展工作規劃,不能少數民族漢族煮成“一鍋粥”。第二,要把好聯系人關。選拔政治素養高、責任心強、熱愛學生工作的青年少數民族教師補充到黨建工作隊伍中來,讓他們發揮自身優勢,言傳身教,做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入黨引路人。第三,要制定成體系的高校黨務工作者培訓、考察、評定機制,堅強高校黨務工作隊伍。定期組織貼合實際的黨務理論、社會時政培訓,邀請從事黨務工作多年的退休老黨員、老領導講授工作經驗,聘請離退休少數民族老黨員做高校大學生入黨聯系人。定期組織線上小型黨務水平測試,督促黨務工作者持之以恒的學習,營造一個互督互促互幫互扶的和諧共進局面。
3、充分激發少數民族大學生積極性。首先,高校基層黨組織要持之以恒做好黨的基本理論宣傳教育工作,做到從新生入校到老生離校不間斷,定期組織涵蓋所有黨團員的集體教育或活動,深入開展“三進兩聯一交友“活動,加強在生活、學習等方面對少數民族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言傳身教。其次,黨員的雙重身份在20歲左右的青澀年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基層黨組織要主動靠前給少數民族大學生黨員壓擔子、交任務,讓他們充實到基層黨團支部、學生自治組織和各類社團中擔任一部分工作,從各方面幫助和要求他們作出自己的“好樣子”,使他們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影響和帶動周邊少數民族同學,形成“發展一個、帶動一個”的良性循環。
作者簡介:劉新培,女,漢族,碩士,新疆財經大學金融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