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福明
從教二十五年的我,驀然回首,感慨萬千。教育,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寓育人于教書于日常生活中,方不失其根本。因此,無論做什么工作,首先愛護自己的身心,這是孝,這是安全;其次,砥礪品行,起心動念,與人為善;最后,刻苦學習各種知識,培養全方面的能力。我概括起來的教書育人為三點:即以安為根,以德為本,以學為魂。立德樹人,強身健體,端心正意,努力學習,為中華之崛起,為中國之屹立,為華夏之久長,不遺余力,教書育人。
一、以安為根,國家必穩。
在學校里,班級中,安全是什么?是心態、是行為,是言語、是意念。若心態平和、行為善穩、言語文明有禮,則班級必安。故曰:安定徐為,乃安全之基本要求!班應有班規,校應有校規,家有家規。規定是規則,是規矩,是約束身、語、意的。比如:入室而靜、入座即學,八字簡單,做到很難。因為真正在人前人后都能慎獨,表里如一,內外如一,嚴格自律的人是不多的,自覺嚴于律己的人,是很少的。這就需要班主任老師、科任老師、安全主任、德育主任、班級干部、大隊干部隨時提醒、隨時督促,隨時罰處,使規則成為習慣,成為自然。每名學生不僅要熟知、理解,記憶規則更要身體力行,融化在血液中,成為一種規范統一的行動。持之以恒形成一種習慣力、行動力、意志力,這才水到渠成。因此規則必須通過行為養成形成習慣,才是有用的準則。入室而靜,進教室就安靜,自覺主動地擺正本節課的書和備品,等待老師上課或安靜學習,如果老師不在或未安排任務,就應該自己學習本節課的相關知識,或自己找應學之知,應做之事,這叫自己管自己,做該做之事,這是自律、是自覺、是自主、是自學、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品質,更是成功人士必備德行。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過:“學習也好,工作也好,自己的品德修養也好,絕不是說達到了一個高度之后,就總在這個高度呆著了,而是稍一松動,就會從剛攀上的高度滑下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學生的安全意識、安全行為,是需要不斷地自我完善、自我鞏固、自我提升的。所以我們德育工作者,要不斷抓、抓反復、反復抓。在不斷的認識中,不斷的實踐中,實現對物質本質及規律的正確認識。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如此反復,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安全穩定壓倒一切,是一個國家、一個集體、一個人最重要的生存前提。此為立足世界之根,要實實在在地把握好,時時處處落實好。安全大事,人人有責。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時時、處處、事事,八個字是安全之家的四梁八柱,只有落實好,安全大廈方立于不倒之地。
二、以德為本、端心正身。
生活中的德是規范行為言語的,也可以從言行中體現。“有令即行,有禁即止”、“道德行為憑自律,文明規范貴堅持”……更重要的是做到在生活中踐行。《弟子規》、《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一切中華傳統美德以及全人類的優秀品質是學生應學習并做到的。人類自有史以來,戰爭、沖突、暴力等不和諧音符,從未間斷。為什么?私欲也!惡行也!壞德也!教子女于初來,人之初,性無善惡之分,涉世漸深,積習已久,不斷選擇,時善時惡,故有好壞之分……因此在學習、日常生活中,教育不僅是學校的事、教師的事,更是社會的事、家庭的事、父母長輩的事。要不斷地自我教育,不斷的修正自我的思想意念和身體言行,不斷地剪枝,去除毒瘤,才不致于長歪、生病,才能健康成長,成為對社會、對他人、對家國有益的人。美國前總統尼克松預言,如果說十九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二十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那么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此語甚有見的,所以自尼克松后很多美國領導人重視中國,甚至把中國當成真正的假想敵!是好事還是壞事?“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溫水煮青蛙”,您想做幸福快樂地死去而不知的那樣的青蛙嗎?很多人會說不想!但有不少人做那樣的青蛙而不知,整日渾渾噩噩,網吧、游戲……無所事事;打架、斗毆……不斷內耗……我們有些中小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是不安全的,是不道德的!必須從娃娃抓起,防微杜漸,禁于未發之謂預,防患于未然,滅危險于初發之萌芽……中國能否真正安全穩定的強大,在每個中國人!故安穩之德重于泰山。為師者,要時刻密切注視并監管學生的身心狀態。
三、以學為魂、智勇雙馨。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倘能生存,我仍要學習”,“生命不息,學習不已”……安全也好,德行也罷,與之學習,此三者,非一時為之、需之,實乃一生之所需,之所應為,不可斷廢,故曰:終身學習,終身德行,終身安全。而此處的學習是廣義的學習,不是狹義的書本上的課堂上的那些知識的學習……是向周圍所有人,向所有事物的虛心敬畏、鉆研,與之和諧相處,并學習其優點為己所用。以萬事萬物為師,以古今中外一切值得學習的事物為師,以一切能感知的物質的精神的事物為師,這是學習的目標,不斷學習,時刻學習,處處學習,不斷認識,不斷改過,不斷認識事物的本質,這才是真正的學習,真正的與時、與日俱進!不斷的反思、頓悟、改造世界觀與人生觀、價值觀……使自己有正確的思想,這才是學習的目的。因為有正確的思想,才有正確的行動,技能的掌握也是如此,只不過正確思想指導身體各部,正確操作而已。為師者,要真正教育學生,必須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有一顆可貴的童心。我們只有“變成孩子”,才能懂得孩子、理解孩子、教育孩子。我們應該蹲下身子,以孩子的視角來觀察世界,才能做到尊重孩子的情感。大而化之,之謂圣。我們教師要化入孩子的心靈,去感知他們心靈深處的情感漣漪和律動,去感知他們情感的脈搏,從而對癥下藥,事半功倍,短時高效。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戰勝自己才是真正的勇敢!我們在教育過程中要像魏書生那樣,在學生心靈深處找自己的助手,把學生變成朋友,而不是冤家對頭。為師者,時刻向學生學習,向家長學習,向社會學習,向古今中外世界萬物學習,不斷戰勝自己,方為人師;為生者,時刻向老師學習,向周圍人學習,向社會學習,向古今中外世界萬物學習,不斷戰勝弱點,方為人生。從這個意義上講,老師是學生,學生是老師,是靈魂的互動與共振,是教學相長,是矛盾統一,只有這樣的師生才能共同攀登學習、道德、健康、安全、勇敢、穩定……的人生最高峰,才能爬上云端,看那藍藍的天,才能領悟師生共同達到的境界,才能創造教育、教學、安全、健康穩定的奇跡!不僅是智勇雙馨,更是德才兼備,品學兼優,人生大豐收!慧也!智也!勇也……
綜上所述:以安為根,家國必穩;以德為本,端心正身;以學為魂,智勇雙馨。學習是學生之事業,向萬事萬物學習,時刻學習,分秒必爭,行立坐臥都學習,甚至做夢也在學習!我們不僅要擁有知識,更要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正確、迅速地運用知識,能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問題;我們不僅要敢于學習,更要敢于鍛煉,敢于挑戰自己,不斷攀登各種高峰,不斷戰勝自己!不斷學習、反省、革新自己,戰勝自己。人生是一本書,社會是一本書,宇宙世界……都是一本本厚厚的書,我們要讀、要悟……“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我從教二十五年來,感觸頗深。我為自己是一名教師而自豪,但同時倍感責任重大。我會用全部的精力,不斷學習,做好本職,為社會主義大廈添磚加瓦,打好娃娃的基礎,為建黨百年,建國百年的兩個一百年,為實現我們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相信當我們相聚在建國百年時,我們必為曾經的拼搏而驕傲和自豪。這是我們這一代從師者一定能做到的!愿我們相聚在偉大中華復興世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