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永金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注重結合學生的興趣選擇運用相應的教學方式,改變落后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只有學生在學習上表現的積極主動,才能真正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教學與游戲完美結合起來,在教學中合理地運用數學游戲,在備課階段優化選擇游戲,設計多種游戲形式,應用游戲軟件,還要做到適度運用游戲,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游戲教學的積極價值,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數學游戲;小學數學;意義;實踐應用
引言:
在新課標改革中,強調用新型的教學模式進行數學教學,數學作為一門重點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影響。增強數學教學的趣味性,開展一些教學性的數學游戲,對于數學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比較枯燥,小學生愛玩好動,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數學游戲,這可以激發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寓教于樂的良好教學效果。
一、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1.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如今,網絡和電子設備充斥了小學生的生活,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小學生的需求。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對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較強,因此,增加數學這一學科的趣味性顯得尤其重要。作為小學生而言,刻板的傳統教學方式并不能帶動其學習的熱情,游戲的方式卻可以很好的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避免學生對于學習產生排斥的心里,另外,通過游戲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儲備知識,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學生對于學習的認識。
2.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在對數學游戲進行安排和策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學生有更多交流和溝通的機會,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使得教師能夠更多的站在孩子們的角度考慮問題,為教師以后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一定的幫助。同時,在學生進行數學游戲的過程中,學生有了和教師合作的機會,在互動合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另外,數學游戲的過程也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教師的教學思路,是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和紐帶[1]。
3.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從根本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善傳統教學方式存在的不足。因此,實施數學游戲教學符合當今時代教育發展趨勢,只有通過游戲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才能使得學生在以后的學生中保持高度的熱情和積極性,以正確的態度投入到數學的學習當中去,從而大大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
二、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1.優化備課階段,合理選擇游戲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的核心是游戲,而游戲的選擇應與教學內容相符合,教師應充分備課,教材內容以及全體學生即為備課對象,綜合分析主要教學內容、學生興趣和愛好等因素,再制定出對應游戲內容[2]。例如在“加減乘除”知識教學中,教師可設計一個“找朋友”的數學游戲,全體學生都可以參與,每位學生手拿一個數字,教師擔任指揮員和裁判,學生需要按照教師發出的指令找到對應的朋友。如指令是三數相加之和為 20,學生則可以以自己手中數字為準,再找到兩個同學,三個數相加之和為 20 的同學站在一起;若指令是兩數相乘之積為20,則學生需要找到一個同學,兩個數相乘之積為 20 的同學站在一起。游戲可以分加、減、乘、除四輪進行,不符合指令的同學會被淘汰,其他同學繼續游戲。在游戲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明顯提升,學生為找到對應的朋友繼續游戲而積極思考,牢固掌握了數學知識。
2.設計多種游戲形式,調動學習熱情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且具有較強的好奇心,但他們缺乏定性,對待同一件事情容易出現膩煩情緒,這也是以往教育模式下學生學習興趣低下的原因之一?,F階段應用的數學游戲過程中也要注意上述這些問題,在游戲選擇上,教師應注重游戲的多樣化,最好通過多種游戲展開交叉式教學,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始終保持新鮮感,充滿熱情[3]。例如在“空間”相關知識教學中,可通過棋盤游戲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在“運算”相關知識教學中,可通過“找朋友”游戲開展教學工作;在“長方體與正方體”相關知識教學中,可通過“搭積木”游戲開展教學工作。教學游戲的多樣化并非在同一堂課中應用多種游戲,在一堂課中可選擇一到兩個不同的游戲,其他游戲可在下節課中應用,使課堂中教學內容占合理比例,這樣才能將數學游戲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3.以信息化為指導,注重應用游戲軟件
在當今信息化時代,一些游戲軟件也能應用到數學教學中,更好地開展游戲性教學,比如可以把連連看游戲應用到教學中,讓學生們對圖案進行分類,從而對學生的圖案分類能力進一步進行培養,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們對于計算數字的能力,在游戲的氛圍中接受相關數學知識,在緊張的游戲氣氛中提高思維反應能力[4]。
4.適當運用游戲,確保教學的有效性
游戲和數學之間存在相互統一、相互滲透的緊密關系,游戲對數學有著深刻的影響,挖掘和發揮數學游戲的作用,合理運用集游戲和數學于一體的數學游戲,具有極大的價值。但是,數學游戲不能代替一切,對于數學教育來說也好,對整體教育來說也好,都要注意一個適度。游戲本身不是目的,而是為了教學服務的,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旨在鼓勵和推動學生參與數學。教師應注意具有針對性評價工作的開展,例如在備課過程中,教師應以游戲特征為前提,合理地設置評價標準,包括參與程度、反應能力、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等,全面考核和評價學生,實現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結語: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要用多種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數學游戲能夠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使學生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志宗.淺談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現代化,2015(06):87.
[2]馮宇.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06):45-46.
[3]李道博.試分析小學數學游戲性教學策略的設計與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4(36):52.
[4]吳加燕.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討[J].考試周刊,2017(0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