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
摘要:多媒體目前已經成為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如何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價值,以實現課堂教學的優化設計則成為教師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從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出發,對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究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有所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問題;對策
一、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中的問題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引領了現代教育事業的進步,多媒體作為信息技術的重要內容,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普遍,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推動傳統教學方式向現代教學方式的過渡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多媒體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許多教師在運用的過程中,無法合理把握分寸,使得多媒體教學效果與預期相去甚遠。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缺乏對教學內容的深入挖掘,使得多媒體教學陷入形式化弊端。集聲音、圖像、文字等多元信息要素為一體的優勢使得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直接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吸引其注意力,調動其參與學習的興趣,但正是由于這一優勢,使得許多教師將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停留在形式層面,而缺乏對多媒體教學中聲音、圖像、文字等資源與數學知識、教學目標之間相關性的挖掘,讓學生在眼花繚亂的課程資源中失去了對課堂核心內容的把握;第二,利用多媒體課件替代教師講解,忽視師生之間的課堂交流。一些數學教師盲目推崇多媒體技術對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作用,忽視了自身主導作用的發揮,在課堂知識講解中,一味向學生展示課件,用多媒體技術面對學生的學習需求,而缺乏師生之間的真實交流,讓教師成為多媒體技術的陪襯,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第三,多媒體教學課程的設計缺乏對學生主體性的認識與分析,成人思維在課件知識設計中的大量存在,影響了學生對多媒體教學方式的接受效果。針對這些問題,小學數學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的過程中,應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背景,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認識、接受、利用多媒體,進而逐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的相關對策
1.明確教學目標,豐富多媒體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是教學實踐的指導,在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對教學目標進行優化設計,并在實踐中不斷強調與滲透,讓學生能夠在多媒體形式與數學內容之間實現融合,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圓”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在課件中為學制作了有趣的動畫:小熊和小兔子騎自行車比賽,其中小熊的自行車車輪是圓的,而小兔子的車輪則是三角形的,在比賽中,小熊已經騎出了很遠,小兔子依然在原地踏步:在第二輪比賽中,小熊仍然使用圓形車輪的自行車,而小兔子的車輪則變成了正六邊形,這一輪小兔子的自行車終于能動了,但是一路顛簸,使小兔子苦不堪言。在這樣一組動畫中,教師利用動畫形式將圓的相關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兩輪比賽中思考為什么圓形車輪能夠保證自行車平穩快速向前,而三角形、正六邊形卻不可以?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并在教師的引導下深入理解圓的半徑的相關知識,從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強化知識感知,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數學知識的抽象性使得一些小學生在了解問題的過程中面臨著思維過渡的困難。從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的過渡需要教師的科學引導。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則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引導學生調動多重感官感受知識,進而實現思維發展。例如在“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從生活中尋找教學素材,為學生呈現了紅領巾、鐘表、扇子等,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找到角,并形成初步印象;然后利用多媒體課件對圖片中的角進行強調,用動畫光點的閃爍,演示不同物體上角的形成,最后,清除實物,在圖片上只留下抽象的線條,并結合圖形講解角的概念。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的思考能夠由淺入深,進而實現從感性到理性的過渡。
3.轉變教學方式,引領課堂互動交流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結合“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為學生設計多元化的課程教學方式,從而轉變傳統教學單一化講解形式,讓學生在有效的課堂互動中,拓寬知識領域,深化知識理解。多媒體教學在情境構建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因此,教師應善于利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提供自主觀察、對比分析、互動討論的機會,讓學生不僅能夠實現人機互動,更能夠在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引導下,增進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實現教學情感的發展。例如在“分數加法”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利用課件為學生呈現學習任務,同時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各小組在問題的引導下互動交流,從整數加法的角度探究分數加法的意義,以及運算法則。這樣的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寬松、開放的討論環境,從而促進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發展。
4.拓寬教學空間,培養學生個性發展
現代教學理念對學生的個性培養給予了充分的重視,相較于傳統的統一化教學,差異化、個性化的教學方式更貼近學生現實,也更能夠獲得學生的接受和認可。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打破了傳統課堂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局限,讓學生的個性差異能夠在教學中得以展現。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微課資源,指導學生在預習階段設計學習方案,并有選擇、有針對性地選擇練習題;同時在課后鞏固中,對知識難點進行反復學習與研究,保持自己的學習進度,實現個性化學習。
三、結束語
總之,多媒體是現代教育教學實踐的重要工具,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豐富課堂內容,促進課堂互動,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但是,多媒體的運用并非一蹴而就,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面臨著諸多問題,而教師也應該正視問題,根據學生的主體特征,以及新課程標準,優化設計教學過程,讓多媒體技術真正發揮其在教學改革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朱志鋒.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反思[J].華夏教師,2017(17):82.
[2]韋宏禮.淺談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5(19):160.
[3]郭麗笙.小學數學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新通信,2015,1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