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實性,是為了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幫助小學生更好的學到更加有用的數學知識。而在這個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等待著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共同分析解決。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實性研究
一、 引言
數學知識往往伴隨著大量的抽象概念和公式,如果不將這些概念和公式具象化到生活當中,就會使數學的學習脫離生活實際,不僅影響對知識掌握的牢固程度,難以進行靈活運用,同時也無法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對學習數學知識缺乏熱情和學習動機。因此,如何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實性,為將來更加深入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是非常具有研究價值和重要意義的。
二、 課堂現實性
(一) 教學的現實性
教學的現實性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教學內容的現實性。教學內容的現實性是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將教材中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互聯系起來,從學生的生活經歷入手,讓學生明白其學到的數學知識能夠解決生活中什么樣的問題,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便于學生進行理解。第二,教學方式的現實性。教學方式的現實性是指例如以開展數學教學實踐活動等方式,讓學生處在相應的數學情景當中,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一方面強化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數學思想的培養。
(二) 學生的現實性
學生的現實性則主要體現在教師對每個學生的了解程度上。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生理和心理都還處在高速發育階段,因此不同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較大的差異,例如有的學生對圖形問題比較敏感,而有的學生則在學習代數時有更好的表現等等。因此要求教師在進行整體教學之外,還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增強相互之間的了解,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輔導,以保證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掉隊。
三、 現狀
就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來看,整體的教學結構已經達到了科學嚴謹的要求,但是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 教學內容脫離實際
很多小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聯系實際生活,僅僅只是將課本上的知識內容照本宣科,然后讓學生死記硬背,再讓學生通過大量解答數學習題來鞏固記憶。這樣的教學方式一方面是學生學到的是“死知識”,只能用來解答數學題,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是不能將其靈活運用,另一方面也會使數學的學習過程變得枯燥無味,學生對學習數學失去興趣,不能為今后更進一步學習數學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 課堂缺少交流
從現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氛圍上來看,師生之間往往缺乏交流互動,教師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缺乏足夠的了解,很多時候在課堂上認為自己已經講解得非常詳細,所有的學生應該都已經理解沒有問題了,然后直接進入做練習的階段,而忽視學生的具體感受。這樣一來,不僅學生上課缺少參與感,同時會使部分理解能力稍弱的學生越來越跟不上教學進度,進而失去學習數學的信心。
(三) 對習題訓練的認識不足
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確實需要一定量的習題訓練來進行知識鞏固。然而很多教師認為只要多做題,就能學好數學,而忽略了習題本身是否缺乏創新,脫離實際生活,并且大量類似習題的重復練習會因為過于模式化,而限制學生的思維,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會產生很大負面影響。
四、 方案
想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現狀,進一步達成小學數學課堂的現實性,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一) 改變教師教學觀念
筆者認為,想要落實小學數學課堂的現實性,第一步先要做到讓教師從根本上認識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解決數學題目,而是要通過一系列數學思想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本身就伴隨著很多抽象的定理公式等內容,一旦在脫離實際生活,就會使學習數學的過程變得枯燥無味。這就要求教師通過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配合自身教學經驗,隨時根據具體情況列舉出符合實際的例子,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二) 開展數學活動,進行趣味訓練
想要進一步加強數學課堂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就要通過不斷地開展簡單的數學教學活動,通過設計數學趣味問題,引導學生將問題的答案具體到實際生活中。比如,在教學“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時,教師可以在課前請學生準備9根與教材要求的長度一樣的小木棒,上課時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用小木棒擺一擺,看看是否能夠擺成一個三角形。學生們可以用不同長度的小木棒擺三角形,觀察擺的結果。完成動手擺三角形的任務后,再請學生們交流討論,說一說自己擺三角形的體會。在擺三角形的活動中,學生熱情高漲,參與度很高,不僅掌握了擺三角形的方法,養成了動手解決問題的習慣,還發現了“任意兩邊的和都大于第三邊,可以擺成三角形”這一規律,達到了本課教學的目的。樂之者不如好之者。
(三) 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式教學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學用也不例外。數學教學評價對數學課堂現實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不能直視表表面功夫。教學評價通過對教學活動的合理設計,以及學生在活動進行時的種種表現,經過認真細致的分析,總結活動成功的經驗,吸取活動失敗的教訓,最終一一記錄下來,達到為數學教學的現實性實施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饋的目的。
五、 結束語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實性,重點是使數學知識回歸到生活之中,而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和公式。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數學問題和實際生活的聯系,開展生活化的數學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通過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促進相互間的了解和信任,提升學習數學知識效率的同時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梟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實性研究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7(22):70.
[2]李玉霞.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實性研究及思考[J].讀與寫,2017,14(25).
[3]刁秀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實性研究與分析[J].讀寫算:教師版,2016(33):201.
[4]翟新偉.芻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實性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5(35):60-61.
作者簡介:
程愛萍,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玉田鎮王莊中心小學。